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12-09 09:21

保持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家长要多参与家园共育活动。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幼儿教育理念#

        廖秀翠
        靖西市龙临镇中心幼儿园  53381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方针的指引和指导下,各个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指导中,依据幼儿的实际成长状况和幼儿园的实际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幼儿园游戏活动环境的构建和活动材料的投放,将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环境,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立足生活实践,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实现探究和发展,在生活中激发情绪和情感。著名教育家杜威、陶行知、陈鹤琴都曾指出生活教育的重要价值。因此,为了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重视幼儿教育生活化,实施生活化的幼儿课程。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它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因此,国家没有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标准,这也导致了各地区幼儿园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区的幼儿园可以自主地选择相应的课程,这使很多幼儿园的课程确实丰富多彩,但不少幼儿园忽略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部分幼儿园只会进行少量的科学教育,有些幼儿园甚至都没有科学教育的课程。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部分,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幼儿园在科学教育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数学教育部分则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这样的幼儿园教育现状使幼儿后期的综合能力发展存在一些不足,他们的许多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培养和引导。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策略
        2.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时机引导幼儿开展自发和随机的探索。如,户外活动是幼儿比较自由的时间,他们可以进行体育游戏,也可以和伙伴一起观察周围的动植物或各种有趣的现象。在户外散步时,幼儿对幼儿园的草坪产生了兴趣,于是教师利用这片草坪引导幼儿开展了长达数月的“草丛探秘”活动。幼儿在探究中发现一片小小的草坪中竟然有那么多种草,兴奋地采集下来制作标本……喜欢动物的幼儿惊喜地发现草丛中、树根下有很多蚂蚁爬来爬去,雨后的草坑里居然出现了许多小蜗牛,于是又开展了蜗牛和蚂蚁的相关探究……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使我们领悟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真谛。
        2.2教育活动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指出,生活就是教育,生活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中教育的内容是动态的。因此,教育应跟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动态的教育、跟随生活的教育才是有益于幼儿终身成长的教育。

由此可见,生活是幼儿发展的平台和最自然的课堂,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因素。教师应立足生活的大舞台,挖掘更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和元素,使幼儿教育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淀粉和碘酒融合产生的现象,教师便可以让幼儿选取面粉、面包、碘酒、蔬菜等物品,引导幼儿从这些熟悉的生活物品中探究淀粉与碘酒融合后发生的变化。这样的活动过程和活动内容均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能够让幼儿愉快地参与科学活动,并密切观察、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找出含有淀粉的蔬菜、水果等。幼儿的观察、分析、操作等过程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小班数学活动中,为了使幼儿真正掌握1~5内的加减法,教师便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棒棒糖、小糖果、小零食或水果,让他们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幼儿能够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这样既培养了数学思维,又能轻轻松松地调动数学学习的热情,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
        2.3创设生活化的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幼儿园时期的幼儿,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我国教育改革背景,在幼儿园教育时期,通过区域游戏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区域游戏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区域的“生活气息”,而不是简单的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开展丰富、有趣的区域游戏,例如,可以引入小猪佩奇的元素,先引导幼儿观看一段小猪佩奇的动画,然后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装饰房间,将区域内装饰成小猪佩奇的家,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有效锻炼了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生活化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游戏区域的划分,实现动静分开,构建安静的区域和相对声音较大的游戏区域,通过构建不同的区域引导幼儿进行生活化实践,从而达到区域游戏的目的,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4创设情境,引导自主式的探究方式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认识和探索是人类的本能,幼儿也不例外地喜欢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性,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一定的自主行为时,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就会逐步上升。每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通过不同的课堂情境来引导,幼儿也不例外。在不同的课堂情境里,幼儿会接触到不同的科学知识,对不同知识的探索会推动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幼儿在情境式的课堂里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探究方式。通过不同的科学教育情境,幼儿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科学教育场景,场景的多种转换也是进一步促进幼儿进行探究的原动力。当幼儿的探究意识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成为一种行为惯性,幼儿的自主式探究方式也将基本形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来说,科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将科学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物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激活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活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许静.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5):154.
[2]王晓伟.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提升途径[J].百科知识,2019(09):54-55.
[3]张艳琼.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教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6):16-18.

网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2378

相关内容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实践与思考.doc
幼儿园开展生活化美术活动实践思考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doc
生活化种植活动提升幼儿劳动品质的探究实践与思考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科学微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践生活教育思想,护幼儿本真童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对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的实践与思考
“生活教育”辨析——兼谈“幼儿园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误区
浅谈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践
幼儿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实践论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