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上)
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
陈婕君 著
前言 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塑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表现出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便是人的可塑性。
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需要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发展并完善出相对稳定的人格,整合自己的内在冲突,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与此同时也会一次次走出自己平衡的、舒适的状态(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寻求新的可能性,直到找到新的平衡。
可以说,自我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失衡,再从失控到重新掌控的过程。
本书要探讨的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更好地创造出完整的、成熟的自我。
我毕业于国外的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有多年临床咨询经验并创办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做了14年的心理咨询,咨询时长超过1万小时。除了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我还在高校开展临床心理学教学。在深入了解了很多人的人生故事和他们内心的真实经历与体验后,我发现大家来找我的原因都很相似: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某些方面已经失控了。
有的人在工作上遇到困境,不擅长沟通,机会都被别人抢走了,职位和收入慢慢落后于同龄人,而且年纪渐长,在高强度工作节奏面前会有些力不从心,又不知道能否换工作;有的人在情感方面遇到问题,发现自己在很多人际关系中存在不安全感,过于讨好他人或过分强势,可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己意;有的人在家庭关系上遇到问题,不管是父母、伴侣还是孩子,都需要自己为其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感觉自己快要被掏空了。
在面对这些困境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一种“泛中年危机”的状态,产生了自我价值感低、焦虑等各种不良心理感受,有的人也会产生很深的无力感,感叹人生太艰难,熬得很辛苦。
所以在前言中我想先分享三个步骤,大家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尝试恢复对生活的掌控力。
第一步,思考最显而易见又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失控了。
第二步,思考在重新掌控人生的过程中,有什么观念或想法阻碍了你的进步。
第三步,在完成了前面两个步骤后,思考如何开始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看第一步,到底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失控?
当人生走向失控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过程的发生是缓慢的、日积月累的。虽然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有意识做的,但是当时你往往并不清楚这些事情最后会导致目前的结果。没有人有意让自己过得很痛苦,只是很多时候这一积少成多的过程没有被自己留意。
那么,这时你可能就会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陷入这样的境地?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介绍一个新概念——心理基因。这一概念综合了各种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帮助人们从一个系统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每个人的生命。
提到基因,众所周知,生理基因决定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影响他的健康和终身的生理状况,决定他对什么过敏、有什么肤色、容易患什么疾病,又有什么特殊抵抗能力,等等。
而心理基因则会影响人们对事情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影响行为。简单来说,一个人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时的各种反应,就是心理基因的表现形式。心理基因是人从很小的时候就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周围人以及自己的底层逻辑。这些底层逻辑包括观念、想法,以及处理情绪和事情的方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如何应对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举个例子,小时候的你可能很多次想自己下楼和小朋友玩,父母却总是阻挠,威胁说如果没有大人在身边,就会有大灰狼把你叼走。父母为了你的安全限制了你的自由。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会同时把自己的焦虑感传递给你,渐渐地让你认为世界是充满危险的,是不安全的。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如果你已经慢慢长大,有了一定的处理事情的能力,但是父母为了安全还是习惯性地限制你的很多尝试,代你解决问题,帮你回避很多冲突,而没有引导你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那么在潜意识里,你就会认为除了躲开,除了努力避免危险发生,自己没能力在危险发生时真正保护好自己。
长此以往,和那些有解决问题的意识的人比起来,你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新挑战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得固执、保守、多疑,或者一遇到事情就想退缩,等等。这就是一个从小到大、积少成多的过程。慢慢地,这样的应对模式就有可能影响很多决定,比如,要不要尝试一个新的餐厅,要不要学一个新的方法以分析工作问题,要不要接受工作调动并到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等等。这些从小形成的应对模式,通过影响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时刻影响着你的生活。这些影响日积月累,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已经走在不同的路上。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从小到大的经历会塑造人们的认知,在帮助人们避开危险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们如何面对未来的机会。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感觉路越走越窄,这与认知和限制性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在过去十几年的临床咨询中,我看到很多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一步一步失去对生活的掌控。但是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开始反思、寻求帮助和进步。反思的过程一般会从个人对自己的重新理解开始。当他们开始可以重新理解自己并且重新做出选择的时候,真正的转变就开始了。在协助很多人转变自己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心理学方法其实很容易被使用,很多人因此重新获得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所以我想在这本书中把这些过程和方法分享出来,让大家可以更专业地帮助自己。
心理学可以帮助你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决定,这会真正改变你的人生。
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取决于心理基因。虽然有些事情还未发生,但底层逻辑已决定了事情在你心中的发展方向和结果。因为你会坚信那些你认为对的事情,而这分坚信,很多时候会蒙蔽你的双眼,使你看不到事情的其他可能性以及其他可能的解释。因为有意无意地看不见事情的发展存在其他的可能性,于是当类似的事情又在生活中发生的时候,你就会倾向于做出相似的决定和行为,从而使事情获得类似的结果。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一成不变。这种僵化的模式使你很容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被边缘化。
你可以通过本书对自己的心理基因做一次全面扫描,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处理情绪的,之后你对自己的处理方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就像去医院做一次检查,医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和未来的健康风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固守自己的底层逻辑和缺乏灵活度是他们在生活、事业、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渐渐被边缘化或产生不适应的根本原因。当人们开始理解自己,用心理学工具分析自己时,就可以从适合自己情况的地方入手,开始真正的改变。
可是,就算是做到了这一点,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好像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阻碍改变的产生。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此时可以开始第二步,思考在重新掌控人生的过程中,有什么观念或想法阻碍了你的进步。
我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大家没有真正了解掌控力背后的心理学和生物学原理,而只是凭着想象掌控人生,就会在所谓努力的过程中走很多弯路,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越挣扎陷得越深、越无助的情况。
这些弯路很多时候来自对掌控的误解。这些误解,大多源于错误观念或限制性观念,使自己做的和想的南辕北辙,最后无法获得预期的结果。比如,有些工作需要创意,不管是设计师、程序员还是产品经理,当灵感枯竭时或感到内心被掏空时,有的人会认为这都是因为自己不够自律,要去向那些更自律的同事学习,认为只要精细管理每一分钟就能重新掌控生活。而正是这种所谓的自律,把一个人仅剩的心理能量榨干,让他感觉更无力、更失控。而且这一过程的反复出现,会让他一再体验自我挫败,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又比如,很多人总会给自己定很高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因为不切合实际情况,最后都很难达成。这同样会使很多人进一步认为自己很无能,陷入恶性循环。
要停止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先了解以下三种最常见的对掌控概念的误解。
第一种,很多人以为掌控就是什么事情都必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做,事情不如意的时候就会很难受,感觉自己失去了掌控。
第二种,很多人以为掌控就意味着目标都可以完成,甚至必须完全按照计划节点完成。
第三种,很多人以为掌控是一个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自律与自我批评来实现成长的过程,以为只有每天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都要有成长,才能算是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阅读至此,很多人可能已经开始困惑了。如果这些所谓的成功法则在心理学上都是误区,那么真正能掌控人生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真正的掌控其实一般会有以下共同的表现。
第一,真正能掌控人生的人并非事事都要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是在事情发生变化时可以从容面对。
第二,真正能掌控人生的人在目标实现受阻时能快速认清事实并灵活调整计划,而不是严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而变得情绪化、不理智,甚至为了一时的意气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第三,对于很多人普遍认为需要高度自律才可以做好的事,真正能掌控人生的人完成得毫不费力,没有内耗,而且很开心、很快乐。
第三步,制订改变计划。
其实,人生的掌控力就是一种心理能力,可以通过“心理健身房”这一工具进行锻炼。很多人以为只要是有天赋的运动员就能获得奥运金牌,但其实就算一名运动员再有天赋,想要获得奥运金牌也要经过刻苦训练。
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也一样,同样需要实践、体验、锻炼;既要掌握心理体质的健康情况,明白特定的心理肌肉不强壮的原因,找到锻炼的方法,也要有相应的训练计划,一点一点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练习。
进入心理健身房之前要对自己的心理基因进行一次体检,然后制订心理健身计划。
一般来说,达成对自己人生的掌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个人发展;
人际关系发展;
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无论你是谁,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都需要平衡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重新获得对人生的掌控力是一个很灵活、从容、快乐并在内心充盈的情况下完成个人成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会让人感到真正的踏实和自信。这个能力人人都可以获得,这也是我撰写本书的初心。
在这本书里,我期待与更好的你相遇。
第一章 自我发展1.1 未来预警:走对当前每一步,未来才能不焦虑
很多25~40岁的人都会面临或经历一个问题:泛中年危机。
心理学意义上的中年危机一般发生在35~40岁,但是这一危机的潜伏期很长。中年危机的潜伏期一般从25岁起,而其根源在18~25岁。如果在18~25岁打好根基,25~35岁能够稳定发展并自我改变,中年危机会以中年黄金期的面貌出现。
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以中年黄金期的姿态来度过35~40岁阶段的人很少。这是因为很多人在人生历程中都经历过一些打击、资源短缺,这就好像心理上的营养不良,这些营养不良会表现为心理体质不强壮。
人到中年的时候,往往面临着更多的人生挑战,裁员、赡养老人、孩子教育等问题一起浮现出来。很多人都会觉得力不从心,觉得生活在重压之下开始失控。
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重新把过去缺失的心理营养补回来,通过调节心理和个人的发展,把中年危机转变为珍贵的中年黄金期。
在这一节中,我们一起审视一下从刚刚成年到中年的状态背后的机会与幸运,重新认识中年危机以及中年黄金期。
第一步,先来看几个接受调研的朋友在人到中年时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通过他们的情况来理解中年危机的状态是由什么导致的。
A女士27岁,结婚2年,没有孩子。她和老公都在老家做银行柜员,她工作了4年才转正。当同学们谈着自己当领导、涨薪的时候,她担忧的却是今年冬天单位是否能多发700元的煤炭补助,让一家人顺利过冬。平时,夫妻生活拮据,有时还要靠父母接济。工作上,柜员的工作重复性强,日复一日,似乎一辈子都要看到头了。而且陆续有传闻,他们的工作很快就会被自动柜员机和非现金交易取代,他们可能要面临失业。她也很想改变,但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她感觉自己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前途很渺茫。
B女士30岁,她每次遇到重大的问题,比如换工作、结婚,都会询问家人,尤其是她崇拜的女强人小姑。可其实别人根本不了解她的实际情况,给出的意见不一定合适。结果小姑不让她辞职,她就强忍着,小姑让她分手,她就分手。她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每次事情发生时,她心里都非常慌张,怕承担后果和责任,怕自己选择错误。结果就是她一直活得很痛苦,觉得自己没有主见,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很茫然。
以下是遇到瓶颈的第三类情况,这类情况比较多见。
C男士34岁,是公司的中层。他认为自己已经很难再升职,精力和体力都不如年轻人,爱人刚有了孩子,没法工作。他内心很焦虑,非常担心被新人替代,担心自己中年失业,也担心养不起自己的小家庭。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可以发现:对生活的失控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积少成多的过程。比如,一开始因为想着“银行工作稳定”,然后就去银行当柜员,过了好几年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但是自己已经经历了“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或者在另外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之下做出“必须辞职,必须创业”的决定,可是或许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创业和打工完全是两回事,没有做好评估、做好准备。当时那个决定改变了后续多年的际遇,为现在的人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很多这些逐步积累起来的冲动行事的影响,其实可以通过拥有情绪调节能力、不做出冲动决定而避免。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同样重要的能力,比如说意志力、坚韧的品格、良好的判断力、自控能力等,都是在0~18岁培养的。彼时如果没有及时发展出这些能力,自然会影响后续的发展,造成中年危机。
第二步,分析泛中年危机时期心理发展和人生发展要面对的问题。
中年阶段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心理状态——焦虑。当人感到生活失控的时候,也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会失眠、疲惫、痛苦。
在心理学看来,所有的焦虑都像晴雨表,焦虑在告诉你,你的决定不明智,或者你曾经想逃避的东西重新浮现了。
试想,如果有一个人可以一直在身边告诉你“这样不对,你可以有更好的办法”,人生就会容易很多,不用走那么多弯路。而焦虑、抑郁、快乐这些情绪就是身边的导师。抑郁出现时,是在提示“这个地方可能不太适合你,你可能没有做出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很多人认为有问题的是焦虑本身,应该消除焦虑、抑郁。其实不然。如果一开始就能掌握一套方法,辨别内心的声音,知道怎样做出决策,就可以避免焦虑的出现。
只要能不陷入情绪,而是在体察情绪的同时清醒地思考,就有了面对中年危机以及大部分人生问题的良好基础。能做到这一步,泛中年危机就有可能被转化为自我成长的机会。
不管是青春期还是中年危机,其实都是人正常的发展过程,就像种子发芽一样,是利用内在的发展动力冲破外在束缚的过程。如果动力不足,这一过程就会变成内心的冲突引发焦虑。从这一角度理解,人生一直都需要积攒能量、实现突破,这是贯穿一生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会带来很多能力,除了专业能力,还有自主性、能动性、思考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平衡情绪和理智等能力。
有的人可能会比较完善地发展出其中几种能力,但是另外几种能力可能就不会被很好地发展出来。比如,有的人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也有抗压能力,但是没有发展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社交方面觉得力不从心,很难和人亲近;有的人可能感觉自己各种能力都是60分,虽然各种能力都具备,但是都不太强大,感觉自己人生的发展速度很缓慢;有的人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环境等因素,一些底层的能力,例如自主性、能动性等,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即使之后他拥有了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因为地基不稳,他们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可能也不会发展得很完善。这些都是本书会逐个梳理的能力。通过梳理,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知道如果要顺利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书中也会提供一些检测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检查自己到底缺少哪些能力,以及缺失这些能力的原因,进而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怎样将之补足。
为什么要花精力梳理和修补这些能力呢?
因为人一旦缺乏某些能力而无法实现阶段性突破,就会想回避问题或陷入抑郁、绝望的情绪,而这些做法都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比如,有的人确实很努力,他就有可能用勤奋替代思考,变成穷忙,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巧妙的回避问题的方式;有的人会用不断思考而不行动回避问题,也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些都是在营造“我在努力解决问题”的假象。这些假象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并没有真正帮你找到解决方案。
第三步,重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绪管理。
真正的情绪管理与阶段性成长密切相关。
已经出现的坏情绪是一种提示,而如果知道什么具体问题导致了焦虑、恐慌和拖延,那么只要把问题解决,以后就不会再有类似的事发生,也就不再需要情绪的提示,因此情绪就会越来越稳定。所以年纪越大的人往往越从容、越淡定,这其实就是解决泛中年危机,或者从一个阶段顺利发展到下个阶段的过程。
后续的内容会涉及检索自己每个人生阶段缺失的心理营养,以及在每个阶段有了这些营养后可以发展出来的心理机制。了解这些以后我们通过有意识地补充心理营养,重新发展出对应的能力。
此处先设置两道简单的思考题。
问题一:想一下,列出五个你对于现在和未来感到失控或充满担忧的问题。
问题二:想一下,你平时都怎么处理这五个让你担忧的问题?
对这两道题的思考,有助于找到焦虑的原因,了解为什么每个人的焦虑不一样,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焦虑。
实际上,如果真正弄明白情绪、想法、行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理解一个人的心理与外在发展过程,就会发现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中年危机只是一个成长过程的开始,而不是最终结果。对于他们而言,所谓中年危机其实只是一个复习、深化人生经验,准备进入下一人生阶段的过程。
拥有一定的人生智慧后,人们就会本能地把这些智慧整合起来,融会贯通成自己的能力,自然就会想进入下一个更高的阶段。所以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人在拥有了一定人生经验后,需要进入另一个人生阶段时动荡不安的心理状态。
其实这个过程,就好像人们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学习内容深入很多,思考也更深了,再到了大学,人生看法都会随之改变。每一次提升都相当于向外突破了一个圈层,而能否顺利突破取决于个人积攒、发挥了多少能力,理解了多少事情,以及能否将收获的人生智慧融会贯通成能力和见识。感到焦虑其实是好事,意味着你可能要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了。
第四步,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掌控的、活得充分的?
很多人以为到了所谓的泛中年危机,人生就看到头了,因此感到绝望。事实并非如此。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正是这些变化、发展和所有的不确定性使一个人变得有活力。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求变化。有的人会很羡慕那些优雅的中老年人。可能是因为这些中老年人并不崇尚年轻,也不认为只有年轻才美好,他们认为每个人生阶段的风景都很美。
理解成熟,理解完整,沉淀人生的厚度,这些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对外的突破、圈层的突破,都是质变。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认为只有年轻的时候的样子、状态才是对的,所以才会感觉步入中年是件很可怕的事。这其中有很多不安全的感觉,对于年龄、体力、能力的不安全感等,后文会对此进行逐一分析。
那么,所谓的对人生的掌控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曾问一位教授:“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病人怎样才算是被治愈?”教授的答案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个人有没有被治愈,其实指的是他是不是有了成熟的人格和成熟的心理状态。”
成熟指的是内心的发展跟身体的发展处于同一个水平。
如果一个人心智发展得过于老成,那么可能有别的方面并没有被很好地发展出来;有的人的心智比实际的年龄幼稚,这就意味着他欠缺一些在这个年龄必须具备的能力。
同时,成熟还意味着另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并且能承担结果。
什么是有意识的选择?比如,上文中的B女士就没有做出有意识的选择的能力。但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B女士也做了选择,这个选择是“我把我的人生都交到别人的手上去”。这样的后果可能很严重。比如,如果遇到的问题很大,大到足以改变一生,这时如果仍然选择听从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而从此过得不幸福,那么即使找这个人算账,也无法改变过去和眼前的一切。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是“黏附性认同”,指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总认为别人说的就是对的,依附于权威。这样的人除了不能自己独立做决定,还会表现得不敢反驳别人,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没有自己的个性。真正成熟的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选择,而且知道不同的选择将带来怎样的后果,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其中不如意的结果,以及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风险,怎样控制这些风险。
当一个人面对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能这样思考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就是有掌控的,而且人格层面也比较成熟,因为能做到这些就意味着他可以灵活、积极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面对其中的冲突,并且可以处理自己跟自己的关系,处理自己跟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跟社会的关系。
其实,感觉人生失控的根本原因是,想要的东西太多,但能力太低。不过没关系,后文中的内容会帮助你慢慢补足那些缺失的能力,并以此为支点,帮助你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1.2 成年初显期:一边探索,一边成长
成年初显期这一概念指介乎青少年和成年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虽然通常被定义为20~28岁,但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既不是青春期,但也还没到成年期的心理状态。这一阶段的青年已经没有了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依赖感,但也还没有完全承担得起成年人的责任。
很多人会以为一个人的成年是在18岁的时候,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成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在18~28岁进行。当人们可以把年轻时学到的经验和知识融会成人生智慧的时候,成年的过程就算基本完成。
这中间大概有将近十年的路要走。就现在来看,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社会,只有一部分人会利用一些业余时间接触社会,更谈不上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或承担起一些家庭责任。这也就导致了现实中成年期的推后,很多人在27~35岁才开始成年,甚至有的人连这一阶段也错过了,到了35岁前后,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还与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中年危机就会来得比较猛烈。
在了解成年初显期前需要先回顾一下青春期。
青春期是成年期之前的一个阶段,是成年的基础。青春期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整合自我的过程。从爱利克·埃里克森[1]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来看,青春期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整合自己身上的各种特质,明白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适合成为怎样的人,而不再做一个对父母和老师言听计从的孩子。如果可以完成自我整合,就可以拥有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我认识,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为社会所接受;而如果没有充分整合自我,就会留下一个破碎的、不清晰的自我认知。
人们在高中时就会逐渐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思考要读什么专业,要成为怎样的人。比如,有的人在小学时可能想当老师、警察,他们在高中阶段的想法可能会变得不一样,或许想成为企业家,或者想要成为作家、歌手,可是转念一想,成为艺术家恐怕难以养活自己,于是又产生一丝犹豫。
人在从出生到高中的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累积了很多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开始对未来的生活有自己的展望。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些都是不懂事时的胡思乱想,但其实即使当时的想法再幼稚,对于人生发展而言也都非常重要。
所以可以回想一下,你在高中时对自己30岁的生活有过怎样的想象。如果能回忆起来,试着把它写下来,写得越详细越好。
可以再回想一下,你当时对人生最困惑的问题又是什么。如果能回忆起来,也把它认真写下来,进行复盘。
不管你觉得当时的想法有多么不成熟、多么幼稚,都先写下来。这一练习和回忆很重要,是后续内容的一个很重要的锚点,有助于你理解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成年期,怎样进入中年期,怎样成为真正的自己,以及成为社会上、家庭里的中流砥柱。
我在做咨询时发现,很多来访者最后逐渐活成了他们所不喜欢的父母的样子。不要惊讶,这其实就像人从小吃的食物会影响其身体发育一样。一个人从小吃的“精神食粮”也会影响他的心理成长。这里的“精神食粮”就是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所有行为。这些都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心理环境的一部分。
这些心理环境和精神食粮会使后代继承父母的心理特点。如果父母性格有矛盾,子女的内心就会同时存在两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周围的环境也对人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因素互相矛盾或不相容,就会让人内心产生很多困惑。如果当时这些困惑无法得到充分的解决,就会固着在生命中,像一块石头横亘在生命之河中,致使后续的很多人生发展都绕不开这块石头。
这些心理环境和精神食粮的影响是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就被施加在身上的,到了青春期的时候,这些影响开始发挥作用,让人形成不同的想法和特质。
这些影响、想法和特质就像一堆碎片,也会互相矛盾,需要被整合,否则人们就会感觉自己的内在很破碎、很矛盾,不知道应该怎样看待自己。
在这一时期,通过阅读人物传记可以了解别人怎样整合自己身上的特点,还可以看到他们怎样走出自己独特的路,为周围的人做出贡献。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看过一些励志的少年热血漫画,例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等。
以《火影忍者》为例,主人公漩涡鸣人在出生之后就成了孤儿,因为学习不好无法毕业,他喜欢的女孩也不喜欢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失败者。可是,这部漫画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在很多方面都很失败的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短板,怎样重新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他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和障碍,最后成为人人称赞的英雄。这就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这个故事在心理学上的意义就是,我们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既要发现自己,又要看到别人,并且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社群,与社群成员互相成就。
青春期对于成年初显期而言,就是进入社会前的一个准备。人们在青春期建立自己的自尊、自信、爱好、特长、社会技能和适应性,然后准备突破到下一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会通过对内、对外的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并且尝试不同的社交行为,逐渐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希望拥有怎样的关系。但是有一部分人在青春期时只顾着考试,于是这一阶段的人生任务就会被推后。
在了解青春期后,我们回到成年初显期这一话题上。青春期最重要的事是自我整合。在观察、了解、学习其他榜样的过程中,了解到人不是非黑即白的,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脾气和短板,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不同凡响之处。于是人在这个阶段就慢慢开始探索,接受自己所谓的缺点和独特的优势并将之整合为完整的自我认知。完成了这一整合的人,面对优点不会很骄傲,面对缺点也不会很自卑而无法接纳自己。这一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再追求完美,认清所有的特点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到,从儿童到青春期的阶段,人们的主要精力都在自己身上。如果把精力称为能量,人们将这时的大部分能量都放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一发展阶段应该有的状态。完成青春期阶段的整合后,心理成长就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完整的自我已经初步成型。此后,人们开始把能量放在和外界的联系上,也就是开始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社群、社会和世界。
而那些没有在这一阶段完成整合的人,在二三十岁时,还会很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还会纠结自己的形象、面子,依然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无法理解和体察周围的人。这些都是自我整合没有完成的表现。因此,他们就表现得很小家子气或格局很小,无法真正把目光投向外界。
过了青春期这一阶段后,就进入了成年初显期。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0~25岁是成年初显期,这一阶段的成长任务是亲密与孤独。
亲密与孤独,是完成青春期的整合并开始把目光投向外界后,所要面对的第一个人生问题。然而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答案而在随波逐流。比如,有的人在面对婚姻家庭问题时,只是因为年龄大了就结婚,顺其自然地生了孩子。那么,在这个维度上,他们就只是交了卷,但是并没有回答问题,因为他们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整合出的自我也不一样,整合过程中锻炼出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在各种人生问题上,人们自然也必定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而随波逐流其实是对自我成长的忽视和压制。之所以要回答亲密与孤独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并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在拷问人们:我如何跟另外一个人建立关系,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以及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关系。
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慢慢发展出在亲密关系、情绪和道德方面都能做出完整承诺的能力。做出完整承诺既需要体察自己,也需要体察别人;既能提出人际要求,也能承担相应的责任;既能融入社群和朋友关系,也能处理好彼此的独立性。
所以,亲密与孤独这一问题的答案,并非只涉及是否结婚,它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是否能够理解自己、信任自己,是否对自己有安全感等。因为只有在可以信任自己的时候,人们才能感到很踏实、很安全。有安全感,亲密关系才可能从互相索取、相爱相杀的状态变成互相支持的状态。比如,有的人需要伴侣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照顾自己,或者自己不进行沟通却希望别人能猜到自己的心思并满足自己,如果别人做不到就会很生气,难以平息。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在成年初显期,人们会和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关系,并且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逐渐看清自己、发展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做交际花或者必须要有很广泛的人脉,而意味着要开始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想要怎样的关系,以及怎样建立适合自己的关系。
同时,在成年初显期,人们还要经历一个很重要的探索过程,通过把目光投向外界,开始把过去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并且接受现实、调整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自我。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个人会将青春期时对自己的想象落实到具体的立足点上,并会随着探索的深入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
比如,我曾憧憬自己可以成为一位科学家,虽然我现在没有机会再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也可以找一份与科研有关系的工作。总体来说,这是梦想动态落地的过程,是一个稳固并沉淀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进入成年期做准备。在这一阶段,年轻人应该多尝试新事物。这种尝试不一定等同于频繁地换工作,而是让自己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一份工作,什么时候要意识到这份工作已经束缚了自己的发展,可以在考虑成熟后勇敢地离开。
1.3 转型期:向管理者转型,获得晋升
作为一个有稳定的方向和一定积累的职场人,如何做才能应对35岁前的人生转型期,完成积累并为阶段性突破做好准备呢?又要如何做才能不至于陷入大多数人都普遍存在的中年危机呢?
首先要问自己,在30岁的人生节点,你的立足点是什么?
30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节点,这一点是一个普遍认知。“三十而立”这个词,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存在。在这个词语中,“立”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个人观点是,三十而立的“立”意味着需要在30岁的时候找到自己人生的立足点,找到人生意义和内心满足感的来源,同时应该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意识。
要确定自己的立足点,可以先问自己两个很简单的问题。
问题一:你是否具备某种能力,仅凭这一能力,你就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问题二:如果以自己具备的能力为立足点,你能否站得住并站得稳,而且没有焦虑或不安的感觉。
在经过成年初显期的探索后,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就要对之前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一个自己可以立足的点,也就是原点。然后围绕这一原点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且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渐让自己的规划完善、落地,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迭代自己的规划,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这就像一款App,在其诞生之初往往只有一个概念或蓝本。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开发人员会不断对其进行功能和性能上的完善。同样的道理,一个最初版本的“社会自我”往往还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可以在该版本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因为之前的探索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及其可行性,后续只需要根据社会环境、行业的发展、周围的环境对自我进行优化与迭代即可。
当然,有时某些探索也有可能行不通,这就需要重新找到一个立足点。比如,我曾经认为成为科学家是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满足感的来源。但是经过大学、研究生阶段,我发现自己的天赋可能不在科学研究上,这个时候我就要做出选择。
首先,我要先确认从事科学工作、继续探索世界,是否仍然是我的人生意义和满足感的来源——这意味着我喜欢的是科学和探索本身,而不是贪图由此带来的研究资金等。如果确定了这是我的人生立足点,那么我虽然可能不适合做具体的研究,但是可以把科学思维和科学训练作为核心能力,参与科研管理,或者成为学术期刊编辑、科普人员,等等。
也许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成为科学家,可是在大学的时候发现原来科研生活和想象的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尽量多地尝试各种不同的领域和工作,重新找到自己真实的立足点。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试错,试错就是这个阶段的核心。
那些中年危机来得特别猛烈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不敢犯错、不能接受自己会错、要求自己完美的人。因为要求完美,他们完美地错过了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人们正是在不断探索、学习、试错的过程中,才能逐渐锻炼出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中的能力。
人们在这个阶段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开始在经济上有安全感;在试错的过程中,人们了解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自身能力的界限,从而开始学会合作,也学会根据现实而不是根据想象或幻想行事。检验现实的能力,也是在蜕变为成熟的成年人的过程中必须发展出的重要能力。
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也更了解自己的喜好,知道自己怎样生活才会觉得有意义;最后,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稳固的自己和稳固的“王国”,并且能感受自己的力量,获得掌控自我和改变自我的能力。
上述内容旨在建立一个三十而立的全新概念。三十而立是什么,是独立,是能力,而不是一定要有房有车、为人父母。
在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认同自己,围绕自己赖以生存的立足点继续走下去。
其实,经过成年初显期,大致在28~30岁时会遇到一个小的分支,这个分支其实就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显期的一场毕业考试。
经过前面的种种努力,身体在这个阶段开始一点点地衰退。年轻时可以熬夜加班,可以玩通宵,现在却要开始注意身体,不能再随意熬夜。这听起来好像并不是一件好事,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积极意义?
这其中最积极的意义莫过于身体在提醒我们:未来是有限的。从大学开始到35岁转型期,我们已经经历了十年左右对社会的探索,已经获得了很多新的能力。
这时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对那些不适合的因素做一些取舍,包括生活习惯、处理问题的习惯、心理的习惯、观念上的束缚等。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有意识地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活动,放弃一些对后半生没有积极影响的事。如果不肯主动放弃,当迫于形势被动地放弃这些事时只会更痛苦。有很多人在这时因为过度透支而疾病缠身,最后不得不真正停下来。
所以,如果感到身体有局限,就不应继续透支,要学会面对现实,根据现实条件找到和年轻时不一样的方法,实现同样的目标。这既是面对现实的做法,也是灵活的做法。毕竟,目标是做成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死在硬磕的路上。因此必须学习新的方法,而不是抱怨“为什么以前可以,现在却不行了”。
其实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的事情和没有实现的目标,本来就是调整内心和理解世界的工具。这一调整的过程可能会让人失去一些东西,但是也会让一些人拥有更系统、更全面、更成熟的思维方式。如果抱着很多过去的认知不改变,就相当于架空自己,让自己只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综上,28~30岁这一阶段的重要人生任务就是明确地认识自身的局限性,认识生命和精力的稀缺性,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些,才会真正地把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针对这一点,有一个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四个维度判断选定的方向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
维度一,自信。你现在做的事情会给你带来自信吗?你认为未来会越来越好还是会让你怀疑、否定自己?如果你有强烈的自我否定情绪,那你的选择就是不适合你的。
维度二,收获。在做这件事的过程里,除了收入,你都有哪些收获?
维度三,力量感。你现在做的事是消耗了你的力量感,还是增加了你的力量感?
维度四,取舍。如果只是这件事的一部分耗损了你的力量感,你是否可以灵活地把这一部分舍弃?
要按照这四个维度的提示思考,学会取舍,否则就有可能影响人生下一阶段的发展,导致中年危机的出现。
当然,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也要避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不要非黑即白地思考问题,要创造你自己的路,而不仅仅是做选择。很多人可能在某段时间里会觉得自己很不顺,变得很悲观。但其实这只是负面情绪在作祟,此时需要培养自己的逆商,不要知难而退。后文会对此做详细解释。
同样的道理,与过度悲观相对的是过度乐观。过度的乐观有时也会让人栽跟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35岁前可能是人生最后一个可以比较容易地跨越阶层的年龄段。此时就有必要分析到底为什么这时候是个机会,以及如何做才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体力、脑力和经验的黄金时期,如何成功跨越阶层?
这一过程会让人产生一些困惑,所以很多人开始再次学习,读更多书,或者找咨询师寻求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或者感觉自己这些年已经很累了,一想到未来还要工作30年就觉得很焦虑、很慌,担心某天被淘汰。此时要明确一点,当这些困惑产生的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否定它,认为自己不够成熟,或者认为这种困惑不应该存在。如果有意压制这些困惑,那么这些困惑也可能成为未来危机暴发的一个伏笔。
人生这一阶段的宝贵之处在于已经拥有的智慧和积累,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取得突破,很可能是因为还没学会如何使用它们。此时要正视自己的困惑。比如,困惑会让人感到恐慌、焦虑,但如果选择压制这种情绪,不面对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就压制了自我整合的功能,限制了自己的智慧成长。
反之,一个真正智商高的聪明人可以平衡自己的智力和情绪,他既不需要变成一个冷冰冰、超理智的机器人,也不需要歇斯底里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是有一定的疗愈力和恢复力的。即使不找心理咨询师,人们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力量克服很多性格和心理上的短板。
此处分享一个由阿根廷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提出的“WOOP思维法”,帮助你抓住一些机会。
WOOP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汉译为“心理比对”。
W代表Wish,是愿望的意思;第一个O代表Outcome,是结果的意思;第二个O代表Obstacle,是障碍的意思;最后的P代表Plan,是计划的意思。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第一,W代表你想要达成的愿望。
第二,O代表如果这个愿望实现后的最好的结果。
第三,第二个O则代表在实现的过程中,你可能或一定会遇到的障碍中的最大的障碍、最本质的障碍,以及这些障碍会导致的不一样的结果。
第四,P意味着你要做出详细的计划,知道如何克服或避免这些障碍的出现。
这一思维方法会让人越来越有能力预测自己在不同的选择中获得的结果,一步步变得成熟。
无论什么科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或其他专业,都不可能为人们指出一条畅通无阻、收益最高的路。所以,你也不用纠结于此,只要确定这条路适合自己,明确道路上的目标和障碍就足够了。
心理学家王浩威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只要拿起桨开始划,无论朝哪个方向,总会抵达一些目的地。”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知道无论朝哪个方向前行,总比留在原地强。
35岁之前,是跃升阶层最容易的时候,之后则会越来越困难。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梳理自己全部的经验和心理基因,就会有更大的概率抓住机会。
1.4 人格繁衍与停滞:如何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从埃里克森的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中期,也就是成年之后、中年之前这一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两个:繁衍与停滞、寻找人生意义。
本节分为五个部分对此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成年中期,有什么新的人生任务?
大多数成年人在成年中期都会经历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涉及一个人对自己人生角色的重新定义或转换。因为在这一阶段,一段关系或一份工作可能变得不再能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或许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意识到余生能保持体力和精力充沛的时间好像已经所剩无几,觉得人生不能就这样“走下坡”,要为自己做点其他有意义的事。
这种转变其实很好理解。生理、认知和情绪能力会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所处的社会背景也同样会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自身的转变就是对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变化所做出的非常自然的回应。
伴随着各种能力的增强,人们会感到自己的影响力更大、能做的事情更多、达成目标也更有把握,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生命流逝带来的紧迫感,于是想要突破和改变。
35~40岁可以被理解为中年的叛逆期。在青少年时期的叛逆期,人们感到父母和自我认知的束缚,要寻求突破和改变;而在中年的叛逆期,人们感到自身力量的衰退和时间的紧迫而想要进一步改变,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义。
成年中期就是为40岁前后的突破积攒力量的时候。一个顺利的转变通常会伴随着深度的自我反省。所以此时就需要完成对目前角色的重新评价,探索提供新的生命意义感的可能性,做出放弃旧角色投入新角色的决定。能顺利完成这些转变的人,会对生活产生一种全新的热情并找到新的生命意义感,也就不会陷入中年危机。
非常有趣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会像青春期一样,又一次更深刻地重新构建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建立起一个更复杂的自我同一性,并且在重新审视工作、婚姻、孩子、人生时具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目光。
反之,一些在青春期没有解决自己同一性问题的人,在这一阶段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会跟不上这一阶段的变化,没有足够的能力,但是又必须面对生命、时间有限等限制性条件。于是很多人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人生选择,可能会后悔,或责怪别人,变得愤世嫉俗、停滞不前,甚至采取过激的行为。
第二部分:成年中期,可以怎样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上文曾提及,青春期的人生任务是要形成自我的同一性,弄清“我是谁”。这个自我认知并不仅仅停留在评判自己是好是坏这一简单的判断维度,而是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知道自己喜欢和人建立怎样的关系,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同时还要真正接受自己,比如明白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可能更适合做分析的工作,甚至更适合独自一人工作,从而自信地拒绝那些需要频繁接触他人的工作,也可以只交几个知心朋友,不需要熟人满天下。
很有趣的是,在步入成年中期后,人们又要重新开始面对“我是谁”的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人一直都在成长,周围的环境也一直在变化,在经历成年初显期和成年期后,自身和周围的环境都会发生变化,能力也有所改变。因此,要成长到下一个维度,突破圈层,需要重新进行自我的整合。
在这一阶段,人们可能会开始厌倦和不喜欢那些在生活中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部分。因为这些部分可能已经不能再让自己成长。
于是人们会很自然地开始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未来想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喜欢现在生命中的这些内容?那些我不喜欢的内容又是从哪里来的?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又给我留下了什么影响?在这之后该如何进行自我整合?
其实,经历了成年初显期、成年转型期,人们已经在心理、人格,以及外在的职业上稳定下来。但是,这种稳定并不等同于固执、一成不变,而是在一个稳定的结构框架内,灵活地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变化。
第三部分:在多元化时代,怎样理解埃里克森定义的“繁衍”?
在过去,很多人对繁衍的理解都局限于生物学的意义,也就是生孩子,但其实,可以从更广义的范围理解繁衍这一概念。
所谓繁衍,其实是一个传承自己的学识经验、智慧沉淀,形成自己对人生新的理解,提携后辈的过程。
在提及繁衍时,其实首先要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繁衍还是至此停滞?
繁衍的核心意义在于让凝聚、积累的智慧传承下去,发挥影响力,让自己可以影响其他人的人生,并且让自己和别人都更完满。繁衍是对生命和思想经验的传承和延续。虽然身体会衰老、会消失,但是生命和思想会延续。
此时,人们往往已经进入一个人格相对平稳的成年中期,不仅仅会照顾自己的孩子,也会对其他孩子甚至是工作关系中的晚辈抱有一种天然的照顾的心态。有的教授、科学家及一些领域的成功人士则会选择出版著作、做讲座,以便传递自己的学识、思想、理念和观点,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作为一个人的一种生物本能——繁衍,让智慧、经验具有延续性,通过信息传递,不断调整迭代,不断延续、传承、发展。
广义上的繁衍还包括传承、延续影响力,以及让他人在受到影响后能够进一步发展出对人生、对自己、对意义的思考。
第四部分:如何避免“停滞”?
停滞是所谓的中年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近年有一个流行词,叫作“油腻的中年人”,此处的油腻,指的就是一种停滞、浑浊的人生状态。
中年人有所谓的油腻感,其实是因为个人开始固守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不再寻求发展,逐渐变得固执,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人到中年,人们可能会发现生活好像一成不变了,一眼就看到头了,好像就只能越来越老,直到死亡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中年的生活如果确实是活着就在不停地重复昨天的人生,可能确实没有意义,毕竟看不到自己的发展,看不到新的意义和希望,人生下半场就只剩下重复的下坡路。所以,当下要做的是,开始避免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不管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学习,还是工作环境、社交环境不鼓励个人学习和变化,此时人们都要开始面对挑战:是要繁衍发展下去,还是从此停下、不断退化。
此时需要再次强调35岁前的转型期的重要性。如果在这一时期成功地打下了基础,突破了一个圈层,即使年纪增大,人们也还是能感到人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虽然可能也会有焦虑产生,但还可以看到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在黄金发展时期,没有深刻思考,再加上不良习惯、懒惰,那么人到中年时,就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关于停滞的问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破不立。成年中期和青春期很像,同样是叛逆期和焦虑期。
面对焦虑,首先要做的是别怕!焦虑是一件好事,就像发烧一样,是免疫系统为了保护自己在和病菌打仗。如果从这一角度理解焦虑,就会发现焦虑就好像一个聪明的报错工具一样,能够提示人们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有问题存在确实是一件让人很难接受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焦虑。
要先学会安抚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的承受能力,让自己可以容纳自己的焦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焦虑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但是,大部分人在面对情绪时,往往会立刻做其他的事情以逃避、排解这些情绪,比如喝酒、购物、看恐怖片等。逃避焦虑的行为会进一步导致焦虑和空虚。要知道,真正能够处理情绪的活动会让人事后感到充实和满足,不管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都不会为此感到空虚和自责。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成熟的,才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逃避。
只有在有了一定的情绪耐受度时,人们才有可能做出真正的思考和改变。耐受度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情绪教练会说,当有负面情绪时,可以和情绪多待一会儿,例如用5分钟忍耐、体验自己的焦虑、悲伤。比如,你在焦虑时想吃冰激凌缓解,你可以多忍5分钟再去买冰激凌。忍耐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忍10分钟、20分钟再去吃冰激凌。
那么,在这5~20分钟里,可以尝试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书写,写什么不重要,想法、感受,甚至反复写一个字也可以。
第二件事,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自己的身体会有哪些反应。身体的反应也是一个很忠实的指南针。比如,我感到呼吸很浅、很急促,我觉得胸很闷,我觉得我的身体绷得很紧,等等。
第五部分:如何完成重新定义自己人生的转变?
步入成年中期,在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明显的外在表现。比如王石,离开万科后开始登山,在极限运动中思考企业和人生的问题。
对于人生的意义,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唯一的标准就是答案是否经过深思熟虑。如果无法在40岁前后给出答案,那么60岁时,很可能就会陷入更严重的停滞和绝望。有的老年人会把自己的子女作为精神寄托以获得生存的意义,陷入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重新定义自己人生转变时,要重新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我到底是谁?
看看你能用多少个维度来回答。
问题二:余生中对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会反映出个人真正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于这两个问题,很多人可能用10个字就能回答,但也有的人可能会写出一本书。
1.5 心理地图:绘制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和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根据本书内容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成长的心理地图,以此为思考的框架进行综合思考并回答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这幅简单的心理地图也会在后续阅读过程中持续充当工具。后续内容会对这幅心理地图一点点地进行丰富和补充。清楚地知道走过了哪些路,就自然知道自己拥有哪些资源、怎么使用,未来人生又可以有哪些走向,以及可以利用什么资源达成人生目标,缺少哪些心理营养,可以怎样获得这些营养,等等。
绘制心理地图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回答与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四个基本问题,对应这四个问题检视内心的第一反应。
这四个问题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问题,如果能完整地回答它们,即使遇到挫折和挑战,我们心底也会有应对的底气。很多人觉得在生活中失去了掌控,无力面对发生的问题,是因为他脚下的四块基石不稳固。
问题一:你觉得你所处的世界和环境安全吗?
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一个人的基础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就是说,你是否对周围和对自己感到安全。这份安全更多地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比如,一个人在战场上,战场的环境是危险的,他很明确地知道这一点,但是他的内在可以是安全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有判断力、有生存能力,而且他熟悉这片地区的地图和藏身处,他确信自己可以走出去。同样,在和平年代,就算外界环境相对安全,没有安全感的人也总会疑神疑鬼,总认为有人会对他不利,或者在职场人际交往中,总觉得别人会占自己的便宜,总会批评他,或者内心有很多情绪,觉得自己无法处理,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试着感觉一下,自己对别人有多少信任和多少怀疑,觉得周围的世界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心理层面的不安全。
基础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个人有良好的自尊的前置条件。一个人有了良好的自尊,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自信。
很多时候,人们会对自信有一种误解,片面地把自信理解为遇事不怕、昂头挺胸、握手力气大、能说会道,等等。这些可能是自信的一些外在表现,而不是自信本身。
其实,自信真正的意思是,觉得自己是可以被信赖的。比如,一个自信的演讲者会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认真调研和准备对演讲内容产生深刻理解,有能力在演讲台上把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这是对自己的能力的确定感。这个确定感来自于过去多次的演讲经验,他每次都可以在台上把话说完、说清楚。也就是说,自信不是夸张地表现自己,而是信赖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是一个有智慧且认真、负责、不轻易放弃的人,同时清楚自己的短板所在,并且有能力善后。
问题二:你觉得无论自己是否成功都值得被无条件喜欢吗,你喜欢你自己吗?
能确认自己是一个有存在价值的人,是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一个有稳定的自我认知的人,别人的追捧不会让他们沾沾自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分量,别人的贬低也不会使他们自我怀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同时,对于别人提出的好的建议,他们会思考、会接受、会成长,而不会觉得自己被别人针对了。这是自尊发展良好的表现。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自尊,要看一个人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要看一个人在逆境时、在承受压力时,是否仍然有能力找到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办法。而自尊发展不良的人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人格类型就是讨好型。讨好型的人为了被周围的人喜欢、认可,为了不起冲突,会压制自己的需求,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和他人相处,别人有任何意见,他们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如果你是讨好型的人,那么很多时候,即使别人告诉你他喜欢你,你也很难相信,需要不断地、反复地测试对方。
这种心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不够喜欢自己,所以也不会相信别人会喜欢自己。这种人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可以试着把手放在心脏上,配合平和的呼吸,慢慢感觉自己,然后再问自己:我愿意无条件地爱护我自己、喜欢自己吗?我愿意对我自己不离不弃吗?
问题三:你有能力做些什么事情,你有什么可以赖以为生的能力?
这个问题探讨的是对自己的能力的认知。
正如上文所述,青春期和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建立自我同一性这一任务,这会影响职业选择以及能否独立生存。如果人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生存,自然会找到很多方法证明自己确实不行,然后变得依赖他人,而后还会影响成年中期这一阶段是选择繁衍还是停滞。
在安全感、自尊、自信方面存在不足的人,当提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能力时,反而会强调“我还有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还没有做到,我还缺这个那个”。这时要记住一点,这种自我检讨的想法可以有,但是如果过度了,这些想法就会变成自我贬低。所以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要写下自己完成过的事情,以及完成这些事情时所展现出的能力。
比如,每次都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工作任务,这件事情其实就包含了很多能力,也反映出后续的努力方向。
首先,如果你对做一件事情有拖延倾向,并且知道自己有拖延症,这就意味着你拥有感知自己是否想做一件事情的能力,有觉察自己的情绪状况的能力。而从这件事情的结果来看,不难发现你还有一种能力,就是“即使这件事情我不太愿意干,但是仍然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因此你可以开始考虑个人发展方向,是什么因素导致自己不喜欢这件事情?是该换个事情做,还是该和老板沟通,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当愿意慢下来和自己耐心地沟通时,可以从自己平时的想法中获得很多对自己的认知和生活的智慧。
问题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事情时,你能做多少,能把这些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这一问题反映的是自我认知和对能力边界的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随意承诺很多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而在随意承诺时,因为没有真正考虑过自己能力的边界,他们真的以为自己能完成这些事情。有的人对金钱、时间、能力没有概念,于是给自己揽了很多活,最后却完成不了。也有的人属于常见的完美主义,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必须完美,必须是最好的。这些都是对自己的能力、生命、时间和资源的认知存在局限性的表现。
正如上文所述,成年到中年,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是生活局限也进一步加剧,这其实就是一个考验平衡和突破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承认或无法确认自己能力的边界,一味认为自己什么都行,那么他的中年危机就会特别猛烈,直到他能接受现实为止。
第二步,从成长环境的角度分析这四个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这四个自我发展的基本问题,其实在人们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答案,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想过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就会一直被这些问题影响,导致类似中年危机的问题。举个例子,一个3~7岁的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但是如果他总被严格地要求练琴1小时,由于他害怕自己的父母,也很想讨好他们,他就会欺骗自己的父母。在成年之后制订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制订出一些自己完成不了的计划,并且从来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能力。
之所以会产生自我欺骗,甚至是在潜意识里产生不自知的自我欺骗,其实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能力。
因为缺少自由的自我探索甚至娱乐或游戏,而一直在被要求,所以这样的人就很难正确地看待自己、判断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还包括一种对成功而言最重要的特质——自我控制。
在多人参与的游戏中,比如角色扮演,孩子在扮演老师、警察或医生的游戏中,会进行思考、计划、想象,这一过程能够提升孩子的执行力和协作力,以及认知的灵活性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种抑制冲动并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通常要求人们为了追求长远的成功而延迟当下的满足。
低水平的自我控制会导致不守承诺、违法犯罪,而高水平的自我控制与一系列正向的结果有关,包括更好的成绩、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高的自尊等。如果小时候被限制了娱乐的时间,某些能力的发展也就被限制了。所以如果你为人父母,在这一阶段要放手让孩子和小朋友玩,这很重要。
5~8岁是习惯养成的阶段。然而,养成习惯是否会限制发展呢?其实不会。这一阶段的所谓良好习惯实际上指的是,是否有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即使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遇到挫折,良好的习惯会帮助人们在遇到挫折时调整情绪并继续将事情做下去。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无法坚持做一件事就是因为遇到了挫折,或许是觉得困难、无趣、漫长、暂时看不到成效,等等。
这时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人们在今后遇到困难时是轻易放弃还是坚持到底。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人一吵架就说分手,就想放弃一段感情,但有的人会选择努力沟通并化解两个人的矛盾,这和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有关。如果在这一阶段能给自己制定情绪规范,这个规范就会成为一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否则情绪的泛滥就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如上文所述,拥有了一定情绪的耐受度,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和改变。
所以如果可以在5~8岁这一阶段培养出基本的意志力和实干能力,从而拥有主动性的发展,就可以顺利进入青春期。
第三步,评估在过去的时光里,自己对事业和生活的掌控有多少。
到现在为止,如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也思考了这些答案,那么一个心理地图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请继续回答以下四个更深入的问题。
问题一:在儿童期和少年期的时候,你对后续的生活有过怎样的期许?
问题二:在青春期的时候,最让你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考虑一下,这些困惑和你在那一阶段需要发展出来的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上面的这些主题——年少时的期许和困惑,在成年初显期里是怎样的?是随着你的社会化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还是被埋葬了,抑或是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使你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
问题四:在成年期的时候,你的脚步是虚浮的还是已经扎实立足?
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上文的内容对答案进行梳理,就会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地图的基本框架。
希望你带着属于自己的这张独特的心理地图继续往下读。通过对心理基因进行全面的筛查和优化,你会慢慢开始认清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如何重新掌控你的人生。彼时,你会发现那种感觉很安全、很踏实、很有价值,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
[1]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编者注
第二章 事业管理2.1 心态管理: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本章主要讨论逐渐进入事业瓶颈期的原因,工作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感到被工作占领了生活、消耗了精力,同时又为什么会越来越感到工作没有价值或意义,失去了工作的热情。
首先,请回忆在面对工作时的一些感受,这些感受会对心态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关于心态管理,很多人其实都存在误区和错误做法,治标不治本。
以戒烟为例,如果一个人在戒烟时只是单纯地用一些手段限制吸烟行为,而没有考虑如何处理背后的成瘾问题,即使他可以忍住不再抽烟,也很可能会转向喝酒或暴饮暴食等其他替代行为。所以在心态管理上,除了要掌握一些能够短期改变心态的方法,还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心态。
所以,先要了解自己对工作的真实感受。在测试后,你很有可能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爱工作,或者自己的工作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么讨厌。
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在中年时开始感觉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很多时候只剩下“熬着”,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状态。很多人在此时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不良工作状态已经开始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一般来说,这种状态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原因。
第一种,本来就不喜欢这一职业。随着工作内容和难度的变化,压力也会增大,每天的工作就变成了和负面情绪、负面经历做斗争。
第二种,由于过往的一些经历的影响,无法激活自己的活力,这阻碍了全部能力的发挥。比如,上学时老师对于考试成绩不太好的你总是横加指责,同学也孤立你。当领导一个新的项目时,你可能也会担心无法让同事认同,无法让领导满意,总是记得上学时的不好的感觉,于是面对工作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第三种,职业倦怠。上述原因都容易导致在工作中难以保持愉快,而更多地感到有压力。如果把愉快的经历比喻为收入,把焦虑和难受比喻为支出,当感到自己开始在工作中失去掌控时,人们其实已经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就像一台机器在不断地运作,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保养,也没有任何的原材料、原动力被加入。
对工作失去控制,指的是一种没有力量掌握周围的事情和事态发展的感觉。这种感觉进一步发展后,就会变为心理瘫痪的感觉。有些时候,心理瘫痪的感觉会被很多人定义为拖延症。很多人身上其实会同时存在这几种情况,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
程度轻的人如果不注意调节,时间久了也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很多时候会被人误认为是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业。不管多喜欢一件事情,只要从事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一定的倦怠。如果把职业倦怠误认为是对职业本身失去了热情和动力,人们很有可能就会错误地决定在这时变换职业。所以,怎样判断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就非常重要。
以下自我评测可以测试人们对工作的真实的感受。
请仔细思考以下四个问题,并且写下看到问题时心里产生的第一个答案。
在给出答案时,一定要记住一点,答案不需要符合现实,只需要是内心产生的第一个答案,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就直接写出来。
问题一:早上起来时,睁开眼睛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可以回想一下,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或者回想一下这一周、上个月或这几个月以来,早上睁开眼睛时的第一感受,可能会有很多个不同的第一感受,可以把几个最常见的第一感受写下来。
问题二:想象一下自己正在上班,进入办公室或进入办公楼时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你是否留意到,在进入的那一刻,感受会有什么变化?
问题三:如果不需要再担心收入,不需要再担心别人的目光和看法,目前的工作中哪些部分是你没有收入也愿意做的?
问题四:如果可以不顾一切,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在余生里,你想做什么?
在过往的咨询中有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别人做某件事就那么轻松,但是我自己做某件事就这么困难?其实世界很公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难,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人们可能只是看到了别人轻易成功的部分,却没有看到背后是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人们看到的可能是他们没有心理内耗时的表现,但是没有看到为了过没有内耗的生活,他们付出过多大的努力。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同意一个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真相:如果想要获得心理健康,那么就要过遵循内心的生活。过遵循内心的生活需要很多勇气和付出。所以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人付出努力后的结果。如果你也想有这样的生活,就要看看这些人比其他人多付出了什么。
第一,他们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他们可以承受别人的看法和反对,并且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仍然可以一直坚持,只要这个想法遵循自己内心。
第二,在被要求做一些违背内心想法的事情时,他们知道怎样灵活处理。不管是直接拒绝,还是周旋,还是妥协,他们总能灵活地找到出路,而不是做违背内心的事情。他们不认为妥协是一件消极的事情,因为妥协其实意味着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其实很多有内耗的人、内心纠结的人,在生活中经常都会在很多方面让步,但是这些让步都是出于恐惧、不安全感,而让步的结果通常是委屈了自己,在内心积压了很多消极的情绪。他们通常以为“如果我忍下来了,如果我委屈一下,这件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就不麻烦了”。
确实,“打碎牙往肚子里吞”在当时看起来是个很快能摆平事情的做法,可是在后期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甚至会有一种背叛自己的“存在主义负罪感”。而那些没有内耗的人,他们其实每天都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很麻烦”的事情上。他们不会随便对抗或讨好,而是花很多时间调节自己的情绪后,思考怎样协调好周围的事情,并且在这些事情上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
正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协调这些事情,所以他们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踏实的,都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因为有这分踏实,他们就可以稳稳地掌控自己周围的事情,并且不会感到急躁或不耐烦,也因此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从容而充满热情的。
这个自我评测可以让人们对自己与工作之间的真实关系有一定的认识。有的人可能会问:如果现在从事的确实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是不是就必须辞职?不是的!其实辞职或继续工作,只是行为层面的问题,在付诸行动之前,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即使是必须从事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工作,也有很多其他办法可以帮助人们重新恢复心理健康并找到人生的意义。
要达到快乐而有活力、没有内耗的状态,要从觉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感觉开始,这种感觉包括心理感觉和生理感觉。
先做一个情绪的觉察,这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对工作的真实感受。这一工作情绪觉察和缓解的方法包括三件事情。
第一件,记录当工作中的压力源出现时,身体有哪些部位有感觉,有什么感觉?
比如,工作中会有很多压力源,可能是需要给客户打电话,或者是接听客户的来电,或者是需要面对老板,或者是做演讲,参加会议,等等。
首先要做的是列出工作中的压力来源。然后,体会一下想到这些压力源时身体会有哪些部位有反应,具体有哪些反应?比如,有的人感觉肩膀发紧,或者肩膀会不由自主地耸起来,或者感觉膝盖发软,或者感觉消化系统有反应,等等。
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的压力源时,反应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大家尽量花一些时间,比如回忆一下今天的工作,从进入办公室到离开办公室,一整天的工作中哪些事情会带来压力,是怎样的压力?这种压力出现时会有什么感觉?
第二件,记录压力源后,晚上躺在床上时,大家可以试一试自然放松自己的肩膀,正常地呼吸,然后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压力有反应的部位上。比如,整天都觉得肚子很紧张、很难受,那么在床上开始放松后,就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到肚子上。在这个时候肚子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此时可以按摩一下腹部,但是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肚子上,感受肚子的感觉。
如果反应部位是肩膀或是脚踝,也是同样,在放松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地方,然后保持呼吸,也就是“你要记着呼吸”。这句话听起来很可笑,但其实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在做这一练习时要记住保持呼吸,不管有什么情绪,都尽量记得要有意识地呼吸。在保持呼吸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放松承受压力的身体部位,让压抑在身体里的情绪浮现出来。这一点是最难的,因为既然需要身体代替精神承受感觉,就证明这一感觉并不好。如果第一次练习时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可以继续每天做。需要做的只是坚持尝试。因为即使只是开始一个小尝试,实际上就已经在开始实现转变了。
第三件,让承受压力的部位可以“开口说话”。这一练习是为了知道被压抑的情绪是什么。对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到困难的人,就可以使用这一小窍门。感觉一下,承受压力的那个部位是像一只兔子,还是一团泥浆,还是一根木头。然后,可以想象假如那个部位可以开口说话,它会说什么?有时肚子会说“不好,离他远一点儿”,有些时候肚子会想起一段小时候玩过家家的回忆,等等。这些都是情绪的象征,就像梦一样。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开始了解自己原来对生活和工作可能存在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很丰富,也可能对同一个工作、同一件事情有很多种感觉。没有关系,今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清晰地知道到底有一些什么感觉。
本章的后续内容将进一步梳理,在成年期和中年期会在的工作、事业和社会交往方面遇到的挑战。
如果你已经在中年期,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复盘并且改变现状。
如果你还处于成年初显期,那么你可以未雨绸缪。
2.2 选择管理:如何面对事业困境与瓶颈
在阅读上一节后,很多人会想,当自己面对事业上的选择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所以就算知道自己对目前工作的感觉,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找到改变的方向。
大部分人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人只是根据高考分数报考专业,或者听说什么专业容易就业,就选择什么专业。
很多人都缺乏自己的价值判断,缺乏思考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被事情推着走,但是内心又感觉有很大落差。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价值观体系和自我缺失的表现。关于这一问题,北大著名的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根据他和学生一同工作的经验,将这一情况称为“空心病”。
比如,一个没有内在的价值判断、喜好判断、感觉导航系统的人,就好像一个玩具机器人,像一个用他人的评价堆砌起来的玩具,而其内在实际上是空空如也的,因此他们的心理危机很多时候会在高三或在大学时暴发。就算此时没有暴发,顺利毕业进入职场,他们在后续发展中也会面临巨大的困境。从小学青少年时期的积累,进行自我认知,到后面的整合迭代,到最后的突破,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发展过程。
每一环节里走过的捷径,最终都会在后续环节中变成最长的弯路。徐凯文副教授提到的空心病,在日常咨询中非常常见,其表现为对他人意见的异常依赖。比如,有问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出选择,必须征求别人的意见;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哪点不如别人就会很难受;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虽然自己在生活中似乎什么都做对了,但是又总感觉哪里不对,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舒展、不舒服。
一些大学生以及进入社会的成年人由于严重的空心病,容易陷入严重的抑郁,甚至最后不得不退学或病休在家,难以回到学校或工作岗位。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之一便是拥有一个被包办的童年,尤其是在5~13岁这一时期。
为什么很多家长要包办孩子的童年呢?因为对有些人而言,学习好就代表一切都好,包办孩子的童年可以使孩子很快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这是一条很多家长喜欢走的捷径,但它却是人生发展中最长的弯路。因为包办童年、只看学习成绩这条捷径的代价是孩子的自我、自主性、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童年时,如果每一次都让别人帮自己做选择,没有经历过思考和选择,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觉得什么更值“钱”。当然,这个钱其实指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精力等稀缺资源。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了解自己更看重什么、什么事情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然后在往后的抉择中,人们就会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投入更多,并且限制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毕竟时间、金钱、精力都是有限的。
价值观就是取舍。如果很多事情从小就都由父母包办,人们自然就会缺少练习选择、面对取舍的过程。
没有父母的“包办”,孩子就需要自己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协调很多不同的冲突,也需要学会认识自己,并且逐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或者面对挫折时都是被动应对而不是主动迎战,或者一直都选择最容易的路,他的心理免疫系统就会很脆弱,就好像一直处在无菌病房里一样。而那些一直在真实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所经历的就像从小到大的发烧、感冒一样,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生病,病愈之后体内就会有抗体,免疫系统就会越来越强大。
心理和身体其实是有共同点的。如果心理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什么都由别人包办,这无异于让心理一直处在一间无菌病房中。其他人花了18年的时间慢慢适应了外界,他们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小病,通过克服这些小病拥有了抗体。而对于你而言,可能在过去的18年甚至20年中都过着完全没有病痛的生活,因此你一旦从无菌病房里走出来,就会经历别人在过去的时间里经历过的所有病痛。只有将这些病痛全都经历一遍,才能产生和别人一样的抗体。
这一过程还会锻炼人承受情绪的能力。每一次生病都会很难受,都会带来很多情绪,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慢慢知道怎样面对这些情绪。如果从小没有经历过这些,心理可能就会很脆弱。如果在过往的人生中走的都是捷径,那么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尽快把之前欠的债都还清。
人在面对选择时需要具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和承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强弱取决于13岁之前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发展情况,而在这些发展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我能做多少。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人们以怎样的标准做事业上的选择。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回到4岁的时候。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在4岁的时候,需要大量玩耍,也喜欢玩耍。一个孩子开始玩耍时,就会发展出真实的能力,并且开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玩耍时,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都是自发的,不需要刻意努力。注意力集中、创造力旺盛是所有人天生就自带的状态。如果觉得注意力很难集中,要学习的是如何恢复到天生的状态,而不是学习重建这个状态。
人类天生充满好奇心、专注力和创造力。人们并不需要学习怎么好奇,学习怎么专注,怎么有创造力。
很多小孩可以花半天时间看蚂蚁,可以问出很多问题,可以很专注地玩一个玩具,玩一下午都不腻,还可以把积木拼搭成各种样子,把它想象为一个人,想象为一个厨房,等等。这些充满创造力的状态其实是人类天生就有的,所以真正要关注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人们失去了这一状态。
比如,很多人觉得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因为从小就被要求学钢琴、学小提琴等,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有的人可能会说:“说不定这些爱好练着练着就逐渐爱上它了呢?”其实,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真正的爱好其实是发现这件事情的有趣之处后才开始学习,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有趣之处。当然,再热爱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但有由于喜爱,所以在面对挑战、困难时,感受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快感和成就感,而不需要刻意坚持。以打鼓为例,很多人开始喜欢打鼓,其实可能是因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可能只是看到别人在打鼓,然后发现原来打鼓这么有意思,有很多节奏变化,就算没有其他乐器配合,打鼓本身好像也很有意思。在听到鼓点的时候,感觉整个身体都想跟着跳动起来,感受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热情,因此他们才会想学习打鼓。由于一开始这件事情就是一段很正向的经历,所以在学习打鼓的过程中,即使还没能学会打某个节奏,但他们知道自己能把这个节奏打得很顺畅的时候会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所以他们就可以忍受枯燥的练习过程。
而对于在学习尝试后找到的爱好,如果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体会了快乐,那也可以算是真正的喜欢;但如果练习的动力是每次获奖时的风光,那么爱好其实是获奖,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对于有空心病的人而言,他需要享受的就是获奖时的风光,就是别人的赞扬甚至是自己藐视别人时的虚荣。
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当然,这有个大前提,就是安全感。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害怕被别人讨厌,那么他就不敢自由自在地玩。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别人的观点。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时,所选择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妈妈觉得他喜欢的,或者是周围的人觉得他看起来很擅长的事情。这样的人会把别人的感觉看得比自己的真实感觉更重要。
在面临选择时,在尝试寻找突破时,尝试找寻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优先位置,还是把别人的感受、看法放在优先位置,是一个很本质的区别。如果在做抉择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别人的看法,那么有很大概率做出一个并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决定;如果把自己的感觉放在优先位置,然后再平衡周围人的感受以做出最终选择,那么所做的事情至少是自己喜欢的,人生就会容易很多。
比如,我可能知道打鼓不一定会给我带来很高的收入,但打鼓这事让我很愉悦。我也许不必成为一个专业的鼓手,但是我可以在每天打鼓的时候感觉快乐一点。这时我就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我。
如果在儿童期没有充分地玩耍,那么这些没玩够的人往往会在事业上遭遇瓶颈。我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实现自我转变的方法是学习如何玩。在练习玩耍的过程中,那些为了满足别人而被压抑下来、没有得到满足的情绪就会浮现出来。这是一件好事。虽然这些情绪可能会让人很难受,但是这些情绪就是重新获得发展生机的很重要的动力。
开始练习玩耍前,需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回忆从小到大是否有过太投入而忘记了时间流逝的经历?如果有,当时在做什么?
问题二:上一次放肆玩耍并且觉得很开心是什么时候?当时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
问题三:回忆你上一次玩耍结束后,是感觉更充实还是更空虚?
问题三旨在区分逃避式的放纵娱乐和真正的玩耍。其实很多人不愿意玩耍或不敢玩耍,是因为他们以为玩耍和放纵是一回事。
其实不然。对大部分人而言,玩耍还远远没达到放纵的地步。如果真的很担心这一点,可以学习区分逃避式的放纵娱乐和真正的玩耍,标准就是,做完这件事情后是感到更充实,还是感到更空虚。对于那些有强迫性思维的来访者,我甚至会告诉他们:我能给你开的药就是每天必须睡够12小时,玩够6小时,而且还不仅仅是玩电子游戏,还必须每天变着花样玩。
这个练习可能很困难,但是记住一点,这些困难一个一个地被解决的过程,恰恰是重新获得生机的过程。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投入地玩耍,很多原来的强迫性思维,很多职业上的困境都会被解决。
在转变的过程中,限制性思维和错误信念也是很大的障碍。比如,在谈及学习和进步时,一个典型的观念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们普遍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因此他们会在人生中不断寻找痛苦,认为只有承受痛苦才可以达到人生的目标。这样的人可能一生都会很痛苦,而且这份痛苦还是自找的。反之,如果把这一限制性思维模式替换为“人在痛苦中固然可以学到一些内容,但是在快乐中学习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获得很多人生意义”,就会在面对选择时,也可以选择快乐,这样自然就会更容易避免一些痛苦。
在成长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限制性观念非常重要。学会玩耍,其实是很多人走出30~40岁困境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虽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临床工作中,这一简单的做法几乎百分之百帮助了面临中年危机的人。
而且,学会玩耍这件事情本身就有助于恢复很多没有被发展出来的心理功能。
2.3 精力管理:如何拥有精力和专注力
怎样才能拥有精力充沛和专注力良好的状态?
这是一个很多职场人都会问的问题。因为状态管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工作低效,难以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算拥有好状态?状态管理又是怎么一回事?大家经常想拥有的好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心理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案例,案例的主角叫米西(Missy)。米西参与了一项长达七十多年、至今仍在进行的研究。从她出生到她的孩子出生,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在实验中被记录存档。米西是一个很难得一见的典型,其典型之处在于她的家庭环境良好、父母心理状态稳定,她顺利地度过了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于是,人们可以在她身上看到人的各种能力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米西在2岁时,参加了一次关于解决问题和情绪调节的实验。年仅2岁的米西被单独放到一个房间里,房间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透明箱子,箱子里放的是对孩子有极大吸引力的玩具,而在箱子外面的地上则放着几个普通的玩具。
当米西进入房间时,她很自然地被透明箱子里的玩具吸引。她非常高兴地跑向箱子,然后开始推箱子、搬箱子,希望找到能打开这个箱子的办法。她一会儿看看箱子里的玩具,高兴得不自觉地笑起来,然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到箱子上,继续尝试打开箱子。在这一过程中,她对新玩具的喜欢是自然、直接、由衷的,并且表露出了这种喜欢。在打开箱子拿到玩具这件事情上她表现得很有自信,她很坚持地尝试各种不同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她只是一个2岁的小女孩,在实验时她还穿着尿布,而这个箱子的高度和她的身高一样。
在实验设置里,小孩是打不开这个箱子的。也就是说,对小孩而言这是一个会引起挫败感的实验。米西尝试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任何打开这个箱子的办法。这个时候她开始皱眉头了。在开始皱眉头的时候,她频频看向箱子里充满吸引力的玩具,然后又继续想办法。这时可以明显看出她内心开始有情绪了,虽然这个情绪还在她的控制范围内,但是已经开始影响她的投入状态。
设想如果是你,在遇到对自己有强烈吸引力又似乎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会有哪些情绪?会怎样处理这些情绪?这个事情后来的走向又会怎样?
一般来说,很多孩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放声大哭,或者不再坚持玩这个玩具,或者开始敲打箱子,表现得很生气、很沮丧。但2岁的米西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情绪调节能力。她没有让自己的沮丧情绪继续发展。当开始感觉到沮丧时,她径直走向房间里的那堆普通玩具,坐下来开始玩那堆普通玩具。她的表情刚开始仍然显得有些沮丧,但是很快她就开始投入地玩那堆普通的玩具。玩了两三分钟,她的情绪就恢复了。这时,她很快站起来,离开这堆能安抚自己情绪的普通玩具,回到透明玻璃箱子前,继续想办法。这样的过程反复了几遍,直到实验结束。
米西的身上拥有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发展出的状态管理能力。
第一点,米西对于吸引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然而直接地表现出喜爱之情并且会主动追求。很多其他孩子进入房间后,可能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些玩具,或者看到玩具在箱子里面就认为“这个玩具不能玩”,或者尝试一下就放弃了,但是玩普通玩具时就会心不在焉。
第二点,米西对于解决问题有坚持不懈的品质,而且是坚持而不是固执,她能灵活地选择和尝试不同办法。有的人做事浅尝辄止,无法坚持不懈;有的成年人在事业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觉得非如此不可,不接受任何其他意见,这就是固执。
第三点,米西有觉察自己情绪的能力。这种觉察来自于她能接纳这样一个事实:消极情绪就是日常生活里很自然的部分,出现消极情绪就去调节和解决。这得益于她的父母的情绪成熟度。所以,她很熟悉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沮丧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自己之前,她就会主动采取行动,及时进行调节。很多人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允许自己有消极情绪,却任由情绪在心底发酵,影响日常的工作状态。
第四点,米西能暂时离开自己的压力来源,通过熟悉的办法调节情绪,然后再继续解决问题。她既没有和箱子死磕到底,也没有找到替代品就回避和逃避内心的追求。有的孩子看到很吸引他的玩具后,就无法再去玩普通的玩具,情绪就卡在“好玩具得不到、普通玩具看不上”的困境里。
从米西在这一实验中的表现可以看到她的很多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的萌芽。在后续的人生里,她或许能把这种玩耍和探索顺利转移到对人生、事业、关系的探索上,并且保持了好奇和热忱、坚毅和灵活。通过米西2岁时在这个实验中的表现已经可以预计她在进入社会后在事业上会有所成就。
那么,在精力和专注力的问题上,米西能给人什么启发?
首先,当一个人投入地玩耍时,这一状态就是一个人最专注的状态。如果发现自己不会玩,或者不敢玩,或者玩的时候觉得很无聊,那么现在就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重新学会玩,可能是完成阶段性突破的第一步。玩耍时,人的创造力、精力、专注度是最高的。如果没有玩耍,无法享受一些经历,那么人们就会缺乏调节情绪的出口了。毕竟,调节情绪不等于压抑情绪,而是要释放压力,然后将愉快的情绪填充进去。
其次,很多人都有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这其实是在成长过程中没能保护好自己自然的状态,而被外界的影响入侵过多造成的。如果一个小孩在很专注的时候总是被打断,这个孩子自然就无法形成专注力。
什么叫总是被打断?比如,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去动物园玩时,因为想要“值回票价”,总希望能带孩子看完所有动物。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很有限。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今天特别想看河马,他就可以在河马前看好几个小时,保持一个特别专注的状态。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并不会觉得要看完所有的动物才是好的;当他被河马吸引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看河马。但此时家长可能会有很多目标,他们会拽着孩子看完所有的动物,或者希望今天能完成认识15个小动物的任务,于是他们会在孩子很专注地看河马时打断孩子,说“走,我们去看老虎”。
到了看老虎的地方,孩子可能也会被老虎吸引,开始看老虎。等到他的注意力好不容易从心心念念的河马身上转移到老虎身上,开始认真看老虎时,家长又说“好,时间到了,我们要去看斑马”。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不断被打断。而且日积月累,受到这一习惯的影响,孩子以后每当要投入一件事情时,“一定要值回票价”这一思维就会入侵进来。这些思维限制就会使他一旦集中注意力就会感到焦虑,以至于必须通过刷手机、吃东西转移注意力。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专注状态一直被打破,自然就很难再维持这一状态。
小时候没有充分玩耍的孩子,就无法在玩耍和探索的过程中顺利发展出对后续人生而言至关重要的各种心理能力。没有玩耍的状态作为参照物,一个人也就很难形成专注状态的标准,也无从知晓调节自己的精力以维持专注状态的方法,也很难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米西带来的另一个在状态管理上的启发是,小时候的玩耍质量与长大之后学习的状态、进入社会后工作的状态、在亲密关系中维持亲密的状态都密切相关。
要注意孩子的玩耍质量。有的孩子可以自由探索,会在玩耍时先观察周围都有什么玩具,分别怎么玩,以及最想玩哪个,或者看看怎么把玩具组合起来。他们会有很多想象,比如,同样是积木,如果他们今天玩建造游戏,那些积木可能就是一块块砖头,明天玩的可能是过家家,那些积木可能就会是不同的人。在玩耍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都会发挥出来,他们也会从中体会很多乐趣。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很多时候只是拿着玩具而已,并没有非常投入地玩耍,好像还有一些别的事情占据着他的注意力。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曾经这样,或者留意到自己在玩耍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倾心享受,那么就需要重点留意这一问题。因为一个人的玩耍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质量。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你和你的伴侣在一起时可能也会缺少玩耍,更没有相同的兴趣点,相处时往往就会不放松、不享受;在事业发展上,上班是使人烦躁,还是总能带来乐趣?这些都可以从一个人的玩耍质量上看出来。
最后,怎样从探索性的玩耍状态转换到投入精力专注做事的状态?玩耍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应该在哪些方面投入精力或哪些方面最适合投入精力。
如果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人生就会很无聊。而玩耍可以帮助人们逐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比如,在玩耍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音乐、声音。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不管是成为音乐家、调音师、DJ,还是从事其他与音乐有关的工作,只要是和音乐、听觉相关的工作,都能让我延续好奇,保持专注的玩耍状态。
而且,由于这件事情是我喜欢的,所以在工作时,我仍然会和玩耍时一样,不断探索各种新奇玩法、新事物。这样的人认为在下班后学习是没有压力的,是很享受的,不会觉得在被老板要求学习,并且他们也很享受不断磨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新事物的过程。
在玩耍这件事情上,其实很多人会有很多错误的信念。这些错误的信念使其远离了这种自然的状态。比如很多人都觉得兴趣不能发展为职业,有人觉得干活就必须一动不动,间歇休息的工作方法不好,等等。设想,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做这件事情前要做很多心理建设,做的时候也无法感受快乐,跟那些对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感兴趣的人比起来,你可能永远都无法超越他们。你认为的加班,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在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甚至会因此忘记时间。所以,加班时,你会有很多怨言、很难受,而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在加班,而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们的心理感受完全不一样。日积月累之下,你自然会大大落后于他们。再回想一下米西的例子,她过人的情绪调节能力正是体现在她能在适当的时候离开箱子,通过玩玩具调节自己的情绪。
所谓的坚持、坚毅,其实是指在某件事情时如果遇到问题或挑战能不退缩,并且能调整自己的状态。坚持、坚毅,并不是要求人们一定要做一件很难的事情或很讨厌的事情并在其中获得锻炼。这是很多人对坚持、坚毅的误解。
要做到真正的坚持、坚毅需要认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或挑战的现实,但是仍然对这件事情心存热爱,仍然愉悦地完成这件事情,坚信眼前的困难只是一时的,总会过去。这样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有期盼的。
一个人如果本来就不喜欢这件事情,而且着手的事情又比较难以完成,无法从中体会任何乐趣,那么他对未来就很难有期盼,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当然就只能咬牙坚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动力会逐渐减少,因为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出路,也无法获得任何积极体验。
回到上文提及的一个问题,如果现在重新回忆你的工作,有没有一些工作即使没有报酬你也愿意做?如果有,这些工作就是真正可以让你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的。
如果做一份工作只是为了钱,那么这份工作带来的也就只有钱,而没有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并不能带来人生的意义。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四五十岁时就很容易陷入绝望和停滞,晚年生活也可能很痛苦。
所以,大家如果现在正好有机会,就可以尝试发掘“我玩什么时比较高兴”。现在的玩耍乐趣不一定要成为职业,但是如果不曾将任何时间花在一件自己真正认同的事情上,那么在后续的人生中可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更多的绝望感和无力感。
作为一个小练习,请你在一周内尝试做三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这很重要。
什么是“没有意义”?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然会用功利的标准评判一件事情。例如这件事情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或者有利于竞争。所以,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试着做一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对于你而言才是新的尝试。“没有意义”这个标准是在帮助你跳脱出功利的思想,寻找一些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比如,看一看蚂蚁搬家,或者晒个太阳、懒散一下,或者玩玩沙子,甚至给自己买一直想玩的遥控车、芭比娃娃,等等。这些你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时,对于个人突破来说,才是应该立即探索的。否则,一直囿于很多以往的评判标准,你的眼睛永远只能看到那些固定思维让你看到的东西。
再次回到米西的案例。维持专注需要对精力进行管理。很多人都会要求自己有大段时间、有完美的状态才开始工作。而米西带来的启示是,在日常生活中,精力是有限的,状态会随时改变,如果一切都要等到所有条件成熟才能做,那就永远无法开始。
专注不是等出来的,不是刷手机刷出来的,而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慢慢进入的一种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就是会经常波动。比如米西想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她就会专注于解决问题;当情绪开始干扰状态时,她就会选择暂时放下问题,用玩耍重新给自己补充能量;能量充足后再去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意志力、精力、专注力都有限。假设一个人一天的意志力、精力和专注力是100份,上午的工作消耗了40份,下午的工作消耗了50份,到了晚上,其实就只剩下10份。10份意志力、精力和专注力可能不足以抵御夜宵的诱惑。如果要求自己不吃夜宵,这时就会很难受,因为已经没有“余额”完成自控这件事情了。面对这种情况,要么为自己“充值”,要么减少在工作上消耗的意志力、精力、专注力,将其多分配一些在自己的生活上。透支固然也是一种选择,但透支的利息很高。
2.4 人脉管理: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价值
有很多人在中年、压力最大的时候被辞退,又很难再通过投递简历获得新工作。确实,在进入社会十五六年后,换工作或进一步发展已经不能再仅仅依靠一份简历,而是需要依靠自己进入社会后建立起来的社交网。而这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很多人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社交网,他们把建立社交网错误地理解为功利的算计或办公室政治,因而对社交不屑一顾,最后在需要朋友帮忙时走投无路。
本节的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人际关系的自然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探讨人如何获得影响力。
第三部分,思考基于经历而交换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第四部分,分析自身的发展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互相影响。
上文一再强调玩耍的重要性,因为在人脉管理的过程中,能否跟别人玩到一起,决定了是发展出真正的人际关系,还是止步于互相加了微信好友。
先来看看自然发展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和一个人玩到一起后建立起来的关系,同和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起的革命友谊一样,这种关系很可能是牢不可破的。这一结论来自学者对孩子玩耍过程的研究。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能通过别人的回应体会自己的所作所为带给别人的感受,以及别人的所作所为带给自己的感受。在这一互相协调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学会如何兼顾别人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调试、不断学习怎样既让自己玩好也和别人相处好。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找什么样的朋友,以及什么样的人不适合与之成为朋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习到很多关于社交的知识。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既了解了别人,也通过别人这面镜子从更多层面了解了自己。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当需要在人际关系上或事业上做决定的时候,人们就不容易被别人的观点裹挟,而会更有主见。
比如,你是一个研究者或科研人员,那么在社会网里更适合你的位置可能是研究员、科学家或研发团队的领导者。这些位置对你而言,甚至可能比公司高管更重要,也更能为你带来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感。即使周围的人都认为成为高管很风光,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了解,就会坚信“成为科研工作者是更适合我的路”。
在和别人自然地发展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既能了解别人,也理解自己,并且还能发展出同理心、共情能力、换位思考能力。以这些认知和能力为基础,就能逐渐把通过社交获得的社会资源用于个人的发展。社会资源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工作方面,更多的是让我们通过了解别人的经历,接触更多观点,增加新知识的输入,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人和人之间的良好互动也会成为情绪稳定的后盾。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必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时,个人的影响力就开始逐渐显现。
第一章曾提及,人到中年时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是繁衍与停滞。其中,一个很容易衡量的指标就是影响力。
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有多少人能听见他说的话,以及有多少人会听从他的话或思考他提出的观点。影响力和权力不一样。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力,但是如果有影响力,他的话就有分量,就会有很多人愿意追随他,听取他的建议。
在回答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成为领导者之前,首先要回答上一个问题:在社会中,到底哪个位置更适合我?
做领导者就要具备领导者应有的技能,做普通的一线员工也需要具备做一线工作所需的技能,很多时候二者并不一致。因此,并不是只有成为高管的人才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同时,人们也会对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有更多追随者感兴趣。
回到上文中米西的例子。米西在上小学之后,每年都会回到研究中心参加夏令营。米西非常自然地成为各种小团体的中心,不管是篮球课上的临时队长,还是即兴唱歌时的领唱,她总会很自然地吸引追随者,并且大家都是很自然地和她协作。米西在7岁时就已经开始拥有影响力了。
有影响力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能处理自己的情绪,体察别人的情绪,并且可以在调节情绪后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法。
第二,对其他人感兴趣,并且并非出于个人利益,而是真正对其他人感兴趣,能整合团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也就是常说的知人善用。这样的领导者不仅能真正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缺点,也知道怎样帮助团队成员发挥长处,避免其短处成为整个团队的障碍;同时,因为对他人感兴趣且真正关注他人,所以他们可以在和他人协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帮助他们进行个人发展。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成为团队的核心,即使不是职位最高的人,他也一定是说话最有分量的人。
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和周围人建立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真实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利益关系。利益和权力可以带来服从,但是影响力只能建立在真实的关注和共情的基础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和比等级关系更深刻的人际互动。一个人能否建立影响力,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拥有上述能力,以及他能否和周围的人有深刻的互动和共同的经历。
综上,在进行人脉管理时,首先要和对方玩到一起,玩到一起是建立人脉的基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有建立深厚关系的基础,有共同的经历或者曾经同舟共济。
有很多人在想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尝试相亲,但相亲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其中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共同的经历,只是把亲密关系建立在条件交换的基础之上。
曾经有人问我,在相亲时遇到了觉得特别合适的女生或男生,应该如何和他进一步加深关系。真正能让两个人加深关系的只有共同的经历,看看《兄弟连》里的战友之情就能明白。
比如,目前有一种治愈亲密关系问题的疗法叫作荒野疗法。荒野疗法就是让夫妻二人跟着一个既是治疗师又是向导的人一起在荒野中生活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一周。在荒漠中,手机没有信号,和现实世界失去联系,夫妻二人只有彼此;同时在荒漠中,也会面临很多生存问题,甚至被野兽袭击,等等。
这一过程可以让彼此看到对方的恐惧,从而互相支持,相互依靠。双方会逐渐打开心理防线。这就很像战友情谊,夫妻二人一起经历过这些事情后,就能真正恢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状态。
建立人脉的一个基础是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经历也包括过往生活中相同的经历,比如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在异国他乡偶遇一人,攀谈之下发现彼此都是创业者,都经历过一些很痛苦的时刻,都经历过孤独感,你们对此都深有体会,这样的共鸣就可以拉近你们的距离。所以,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共同的经历,那么熟人就很难真正成为人脉,而只会是通信录中的某人。
关系的建立往往有赖于共同的信任合作和互相支持。信任,来自于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每次我找你你都在”或“我失败你不会指责我”,慢慢地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信任。支持,则来自于互相的深度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因为从知道一个道理,到将之转化为行动,这中间还有很多道坎。这些坎其实来自于过往的经历或过往的关系留下的阴影、教训和经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曾经有一些不好的经历,可能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时就会对对方有想象和预期,这些预设会阻碍真正的了解,会让人会先入为主。比如,我觉得所有人最后都会离开我,那么我可能就不会在对方身上花费太多精力,而这一点反而真的导致别人离开我;再比如,我觉得人与人都在互相利用,我可能就会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诱导别人利用我以便建立关系。
这些假设就是关系模板。这些关系模板会影响人们建立人脉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关系模式,需要认识自己。实际上,真正的人脉必然和实际的能力、生活状态一致。很多人在提升自己之后,周围的人自然也就换了。如果发现周围的人都不如自己,这时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因为有的人只有当身边都是不如自己的人时,才能觉得自己有力量。如果一个人一直需要别人给予肯定,身边自然会需要一大堆不如自己的人。
但是一直处在这种环境里,对自己的发展完全没有好处,这种环境会使人故步自封,觉得没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要突破这一点,就要看到自己在建立人际关系时的一些障碍。比如,有的人可能喜欢对比,可能喜欢控制别人,可能好强,可能自卑,这些都会影响关系模板。
所以如果想建立良性的人脉关系,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提升,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在此情况之下,不难发现,一个人的人脉管理其实和自我管理一样。所以,如果想管理好人脉,就要从重新认识自己开始。
2.5 价值管理:如何提升工作中的自我价值
很多时候,那些内心没有自我的人,其实往往有很优秀的背景和经历,都能将很多事情做得很完美,只是这些事情并不能带给他们存在感,所以他们才会在很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觉得活着很没有意义。
能否从正在做的事情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对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存在感首先表现为一个人能确认自己的存在。有时候人们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或者存在感低,指的就是没有人在意自己,甚至有时自己都会不自觉地忽视自己。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讲,一个人之所以能确认自己的存在,是因为能确认自己可以被其他人感知,并且可以感受别人的反应,看到别人的眼里有自己。这种存在感的确认方式来自于生命早期。照顾孩子的人能确认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并给予回应,于是孩子就能确认自己和他人的存在。如果孩子大喊大叫都没有人理,或者表达的任何感受都被说是错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压抑。更有甚者,就会变得唯唯诺诺,没有自我。
当一个人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就能感到自己拥有力量感,也就是感到自己可以推动一些事情,可以通过与周围那些会回应自己的人协作完成一些任务。这就是上文提及的“我能做什么,我能做多少”的心理发展阶段。在能够认知并且使用自己拥有的能力做事情后,就会慢慢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对周围世界的影响以及周围世界的反馈,人们会因此感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存在感。
存在感和意义感是所有人都渴望获得的,对心理和精神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养分。缺少二者,心理就会饥饿。人总是希望能在世界上留下更多的痕迹。
人是追求意义的生物,而意义是对自己做的事情的理解。这种理解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方面,是否对所做的事情有深刻的理解,是否思考过自己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比如,对于需要长期重复的事情,是把它当作最终结果,还是一个达到目标的过程;是在穷忙,还是在有意识地做准备。
第二方面,这种理解和这个目的是否能带来正向的价值感。
第三方面,这种理解和这个目的是否能使人产生一种自己从属于某一个大于自身的事物的感觉。
当体会到存在的意义时,人们才会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因此,要不断尝试觉察工作中的真实感受。
这份工作是让你更加肯定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更好,还是让你觉得被掏空了?你对这份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还是觉得目前的工作毫无意义,甚至和你的价值观相违背?工作中的哪些部分是即使没有报酬你也愿意做的?
这些即使没有报酬你也愿意做的部分,就是可以为你带来存在感和意义的部分,就是超出物质报酬的部分。这也就是很多人会在很多不产生经济收益的事情上投入业余时间的原因。经济收益不是生活的全部,当做的事情有意义的时候,人才有可能感受自己的存在,觉察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工作的真正的意义。
如果工作不能带来存在感和价值感,不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带来滋养,这份工作就会掏空人们的内在,让人们陷入枯竭、疑惑、失望,长此以往,人们连自己的精神补给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繁衍和延续了。
通过对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分析,可以用四分法把目前的工作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这份工作能带来存在感,但是无法让人感到有意义。
第二种,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但是工作的过程无法让人感受自己的存在。
第三种,这份工作既没有带来存在感,更没让人感到有任何意义。
第四种,这份工作既带来存在感,也让人生更有意义。
对号入座,你目前的工作属于这四种里的哪一种?你觉得你有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助你把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结合起来,让你慢慢找到存在感和意义感?
存在感是一种充实的感觉,一种“我很有力量”的感觉。看到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看到周围的人和世界的正向反馈,会让人逐渐稳固自己的存在感,并且进一步感受自己的力量。在这一基础上,如果对自己从事的事情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看到其背后更宏大的目标,就会产生意义感。
比如,一个人如果只是每天在流水线上做着重复的工作,其心智就容易日渐麻木,但是如果他从事这份工作是为了更宏大的目标,就会产生意义感,这份工作对他而言就不再只是日常重复劳动。
意义感让人们体会到自己做的事情超出了日常琐事的范畴,从而在精神上给予人们外在的滋养。
中国有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就是给别人鱼肉吃,不如教别人怎么捕鱼。希望本章的内容使大家的逻辑升级产生一些想法和观念上面的转变,让你逐渐重新找到工作和业余生活的本质,让其服务于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存在感和意义。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一定能过找到一个完全符合个人生存意义的工作,没有关系,只要能找到可以带来意义感的其他事情即可。
其实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业余时间,在这些时间里能否找到一个给自己满足感又有意义的事情,对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
网址: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621
相关内容
发展心理学自我整理.doc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自我发展心理学100讲
MOOC简介——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心理发展与个体成长——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自我成长报告(12篇)
心理学自我成长报告(通用15篇)
大学心理健康课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学自我成长报告(通用7篇)
开展线上课堂 合肥市中小学在抗击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