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约型农业十大捷径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活知识# #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 #生态农业#
发展节约型农业十大捷径
【字体:大 中 小】【2005年09月18日】【责任编辑:】【阅读:1287 次】
在构建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有十种途径可以使节约型农业落到实处,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增加值,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一是坚持实施农业的“立体化”经营。在农业生产中,把种、养、加结合起来,开展立体化经营,种植业为殖业提供饲料,为加工业提供原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为加工业提供原料;加工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为养殖业提供饲料。这样,可以实现原材料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变低价值为高价值,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达到节约化经营的目的。 二是坚持实施农业的“专业化”经营。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式“多种经营”、“广种薄收”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占主导地位,其结果是投入大,产出小。必须实施专业化经营方式。这样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投资、技术、场地等等,生产拳头产品,发展支柱产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三是坚持实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目前,农村生产经营中缺乏组织管理,导致生产经营的品种杂,规模小,质量低,不便于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产品没有市场优势,当然更谈不上经济优势。为此,必须要转变农户的生产经营观念,以一定的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充分发挥生产经营的规模优势,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四是坚持实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大多数地方的农业还处于分散零星的生产经营状况,很多生产项目难以形成一个产业,因此,要对一些有市场前景的生产经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方法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把项目做大、做强、做优,使项目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 五是坚持实施农业的“合作化”经营。农户要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就必须开展合作化经营。可以实施多方面的合作方式,即劳动力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合作等等。通过合作,可以发展一家一户不能发展的生产经营项目,而且能够达到立体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目的。采取合作化生产经营方式,不仅能减少费用开支,还可以减少很多设施的购置,能够有效地减少投资,减少浪费。 六是坚持实施农业的“科技化”经营。农民由于不懂科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肥料的浪费就是农民生产中比较突出的浪费。实施农业科技化经营,由于采取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防止了浪费,增加了收益。 七是坚持实施农业的“信息化”经营。很多农村一是信息不灵,二是不懂怎样获取和使用信息,事实上,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的政策、科技、市场、天气等方面的信息是经常在发生变化的,农民只有不断地搜集、分析、整理、储存、使用这些信息,才能增强生产经营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防止和避免损失和浪费。 八是坚持实施农业的“机械化”经营。为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避免人力和耕地的浪费,需要增加农业机械,扩大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虽然这样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是可以长期受益,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家对农业机械又实行补贴,这是一项对农民的利好举措。 九是坚持实施农业的“城镇化”经营。农业的各种资源需要通过农业城镇化经营加以整合。农业城镇化经营,有利于农村与城市的结合与沟通,大量的农业产品可以通过农业城镇化经营进入城市的市场,实现农业劳动的价值;与此同时,农村需要的城市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通过农业城镇化经营,及时流入农村,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十是坚持实施农业“集约化”经营。到目前为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粗放经营现象还比较严重,产品的品质不高,在市场上价格上不去,导致经济效益差。因此,要开展精耕细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向名、优、新、精、特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延长生产、加工链,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经营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 来源:中国特产报 作者:梁登生 )
网址:发展节约型农业十大捷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6506
相关内容
农业部发布“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发布
六项任务十大行动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如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包括哪些
农业――增强节约有八大重点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专家:系统推进农业农村节水
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规划——“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有了路线图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冷知识!农光互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抚松县农业农村局 “节能增效”助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