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

发布时间:2024-11-12 20:11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劳什博格的作品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劳什博格的作品

蔡国强当代艺术作品

蔡国强当代艺术作品

聂跃华简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公选课导师,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讲导师,主讲课程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民进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水彩画会副秘书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罗丹基金会“功勋艺术奖”获得者。作品由中国外交部、中国民进中央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北京会议中心、清华大学美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老师怎么看当代绘画?”曾经有听众这样问道。在第一期我们介绍了国内绘画的四大流派:当代绘画、主题绘画、传统绘画、中西融合绘画。

有关“当代艺术”,是一个尖锐、不好回答的问题。一位矿产老板说:“理论家建议我投资”(当代艺术品),他拿不定主意,特别纠结,征询我的意见,我问他:“是否喜欢当代艺术?”他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什么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包括哪些形态?

当代艺术涵盖绘画,但早已突破绘画边界

当代艺术涵盖绘画,但早已突破绘画边界,现成品、行为、事件、装置、影像等都包括在内。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其中的展品鲜有绘画,主要是以上几种形态。这些形态对中国大众来说,并不熟悉,只在北上广等大都市艺术区出现,但对绘画界的冲击很大,尤其是2008年前后,当代艺术品,屡屡拍出几千万的天价,对许多学艺、从艺、收藏者都产生很大困惑。谁在买这样的作品?如何辨识这类作品?

河清,艺术评论家、浙江大学的教授,曾在法国研究艺术史十多年,在他的《艺术的阴谋》一书里,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的线索。他描述了美国艺术基金会对当代艺术高价收藏的前因后果,认为当代艺术是美国人创造的概念,是美国国家的文化战略,是艺术阴谋。对当代艺术,他持否定态度。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他许多观点并不认同,但他代表一种声音。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的艺术中心(现已关闭),是最早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上世纪90年代,其主创人尤伦斯在圆明园画家村,开始以100美元左右的低价收购中国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当然这是传闻,没有考证。十几年后以几千万美元的天价卖出,前几年,他把收藏的中国画家的当代绘画,大部分抛售了。这似乎验证了河清的观点。

陈传席,人民大学的教授,美术批评家。他对当代艺术又是怎么看呢?他认为美国主导的当代绘画的产生是因为美国建国200年,历史短,文化资源匮乏,画家少,所以推出这种拿生活中的现成品作为艺术品。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画家波洛克,原是一名油漆匠,现在是美国的著名艺术家。他的一幅画拍卖几千万美元。为什么这样一个工匠变成艺术巨匠呢?美国历史短暂,不像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史,中国画家队伍特别庞大,中国的画家人数在世界范围也是最多的。这是第二种观点,陈传席的观点有一定的客观性。

“去绘画性”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

2017年我在纽约,参观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层展厅有许多生活现成品作为艺术品展出,“去绘画性”是突出的感觉。绘画的技艺性是绘画产生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去技艺”产生了空心化的结果,这也是西方一些学者对西方当代艺术未来的忧虑,但当代艺术是一个客观存在。当代艺术的意义是否建立在策展人的释意?用颠覆传统观念的方式引导新生的艺术样式?而这类展品是不是艺术品?将取决于每个观者的观念与态度。是与否,观者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结论需要时间。

曾经有一个朋友,送他的孩子到美国去上学,去看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物馆。他回来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他说:“您怎么看当代艺术?”他表示看不懂博物馆展品,“为什么随便一个现成品,往那一放就是艺术品,我不太理解。”威尼斯双年展中的展品有许多现成品,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将实物当作艺术品,会感到莫名其妙、大失所望。

“去绘画性”是对绘画传统颠覆性革命,当代艺术源于杜尚的《泉》,用现成品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展出。“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理念,但并不是任何人随意拿一件物品参展都是艺术品,而是需要策展人的选定。当代艺术策展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理念、对艺术家的选定以及对作品的解读,成为当代艺术展关键部分,而艺术家、展品变得并不重要,只有策展人选定的艺术家的现成品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作品。所以资本、基金会、策展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读画”的观赏性原则仍适用于当代艺术

脱离了绘画样式的艺术,无法用绘画的规律去观看或解读,但“读画”的观赏性原则仍然适用,可以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在北京798和宋庄的一些展厅有一些具有强化理念的绘画作品,与现代艺术相比,更强调观念或意识的寓意性,在这一点上,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些相似。任何艺术思潮的产生都有历史的必然性,而其中必然包括主客观两方面,学者河清、陈传席的观点也许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片面性。

艺术形式随着历史进程演变是必然的,我们纵观美术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历史,变革携带强烈的原创性,但任何原创的动因都需要与其契合形式的完美结合,而这需要艺术家长期、反复、艰苦实践和顿悟。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产生作品的内在价值,才会随着时间沉淀出永恒的经典。而这恰恰是艺术品收藏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读画”关键性要点。(待续)

■聂跃华

责任编辑:煜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

网址: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157

相关内容

生活就是艺术
《日本生活的艺术》 | 生活,就是一件艺术品
艺术是什么??生活是艺术吗我个人认为生活就 – 手机爱问
不同意“艺术高于生活”的说法,因艺术也是生活,真切说是”艺术有别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
生活是一门艺术
生活的艺术家就是热爱生活、美化生活、享受生活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生活是一道艺术
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