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分析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作品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设计应该认真的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
关键词: 心理 人性化温暖情感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逐渐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今天,设计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和影响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在我的此次论文中我所找的艺术作品更多的涉及到的是人性情感,从大众心理角度出发的。大众的心理人性化设计不仅体现在精神上,更体现在对人的关怀关心上,设计物在日趋完善的功能中,渗透着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和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和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真情。
作品(一)盲文电器插头标签
作者对残疾人的关怀心理
照顾残疾人自身的自尊心理
日常生活中,残疾人因为身体的种种不便,需要别人的引领和帮助才能操作电器或其他什么的等,一些专为残疾人设计电器设备等, 就可以让其独立操作。以这个为设计宗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人对残疾人提供帮助,这样的话既方便了他人又充分的考虑到了残疾人的自尊心理。
作为未来的设计师的我们更应该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不仅要用我们的智慧,更多的是我们的情感,要善于从别人的心理出发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盲文电器插头标签,设计师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敬佩的学长,陈书文。他是我们学校07级工业设计的,盲文电源插头标签也是2011年红点设计概念奖的得主!我曾经采访过他对于这个设计的创意想法,他当时淡淡的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呵呵,我只是带着对他人的关怀在做设计而已,关键是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抓住他人的心,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很有爱的小玩意就可以了,其实没什么的.
作品(二) 心理互动艺术再创造艺术街头艺术
主题:快乐的童年,留在斑驳的墙上(期待你的加入)
最近马来西亚槟城州乔治市的一幅街头绘画作品在网络中异常火爆,Ernest Zacharevic通过独特创作方式将街头艺术与过往的人们产生了很好的互动作用。
设计中加强人文关怀,似乎成了现代每个设计师的责设!
(心理学融入):对呀,当你漫步在马来西亚的街头,或许某个不经意的转角就会令人眼前一亮:墙壁上绘着两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小孩儿,姐姐骑在自行车上带着弟弟,弟弟坐在后座揽着姐姐的腰,一脸又兴奋又害怕的表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仔细一看,噢,原来只有那辆自行车是真的,两个小孩是画在墙上的图画而已。创作方式独特,而且可以与路过的观众产生互动。画与实物的结合,整个3D效果相当逼真。呈现在普通的街头,普通的墙壁。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做出了个各种有趣表情拍照留念。在这些抓拍的照片中,有的扮演了被车撞倒,有的撅起小孩子的耳朵,有的使用图样编辑软件加入了有趣的文字的描述和各种生动的配色。这样的作品如果被我们发现了怎能不让人好奇,让人心动呢。
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当他们在街头看到这个壁画的时候,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诠释,完成了艺术的二次创作。” 满足了大家强烈的愉悦心理!
这是一个可不断生长、可万千变化的艺术设计,每个人都是创作者。因为人的心理就是个不断开花结果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用最柔软的方式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感动这份柔软的关怀啊!这就是艺术家们巧用心理的妙处!
作品(三) 1)Pouring Light Lamp2)被上帝打翻的奶茶杯(牛奶倒灯)
“倾倒温暖”
有没有搞错 ,竟然还有动的光,光还会像水一样倒出来么?
倒牛奶的动作让人想起温暖,尤其是大约在冬季。
这是韩国设计师Yeongwoo Kim~带来的一款灯具设计,打翻的茶杯灯 (Pouring Light Lamp)——上帝在云端偷看世博的时候,一不小心打翻了奶茶杯,而仙界的奶水毕竟不同于凡间,竟然凝固而晶莹剔透起变成了可爱的台灯~采用LED光源,造型就是打翻的奶茶杯
模仿了用杯子倾倒牛奶的动作,杯体就是灯罩,倒出的牛奶形就是灯座。流淌的奶茶水变成了台灯架开关则隐蔽杯子的底部
颜色:灯体通体奶白色 LED灯可选用不同颜色的光源,开关茶包也可
光源为LED灯,另外,灯座采用荧光材料做成,熄灯之后依然可以发射出微弱的灯光
生理上来感受:大家的生活经验都知道倒牛奶的动作让人想起温暖,尤其是大约冬季。
心理上来感受:Yeongwoo Kim这款“倾倒灯”把浓浓而又温暖的感情融入产品设计中,就像它倾倒出来的不是什么光也不是什么奶而是是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对周围人无限的关怀和温暖。
还可以提炼一个概念 ,就是光也可以向水一样倾倒出来,仿佛此时你站在旁边,倒下来的光都可以“沾湿”你的衣服。
亦可让人想象温柔地倾倒时光。
“牛奶倾倒灯” 或叫被上帝“打翻的奶茶杯”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说此设计就是传递瞬间优美与幽默还有温暖的一个化身。
产品在设计结构上完成了非常有创意的转化,杯体转化成了灯罩,倒出的牛奶形转化成灯座。流淌的奶茶水转化成台灯架,开关则隐蔽杯子的底部,奶茶包转化成开关的拉环,合乎情理、物理、的转化。
此作品就如上帝跟我们开了个玩笑,到奶茶水的时候调皮的把时间定格了,就给人间了呈现了这瞬间的美作。让瞬间得美成为永恒。
此设计作品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光”竟然可以像“水”一样流动,所以又可名“流动的光”。
“温暖”似乎也被倾倒出来了,似乎也在蔓延。不得不让人心里暖暖的。
经验:利用了敏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还有心理经验。
说它是巧夺天工的设计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他抓住了人心需要温暖的那一瞬。
只要你我有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因此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斥着心理学设计,这种人情味的设计体现在这每根线条上,每种鲜艳的颜色上,每个可爱的造型上,更是深入的游离在了每个童真的孩子的心间。当然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很巧妙的销售手段。
工业设计不再是冷冰冰的了!
产品的设计融合客观规律的科学之真、为人目的技术之善、赏心悦目的情趣之美与一体,开拓了真 、善、美相结合的新产品设计!
只要有了社会心理学,只要你我有心生活的每一处拐角都有温情与乐趣,你也就掌握了当代艺术的动脉.......
因为设计中有了心理学,所以你才能在洗衣服很累的时候,在晾衣服的那一刻,休息片刻时,静静的看着干净的衣服,欣赏可爱的马戏表演,享受满足的同时,也能感受这份乐趣。笑一笑,十年少么!
在你身边是不是总有一些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与设计,或让你爱不释手,或让你思绪飞扬,有时候你觉得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有时又被简单有效的操作征服,它们简单美丽,但是又深入人心,感官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等这些小而美、触动我心的设计在现代总是与人性心理紧紧相联系!
如果我是设计师的话,也许你们会问我该怎么去探讨社会心理学对设计影响这个问题,或是带着心理学怎么去做设计?
第2篇
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创造力;审美
艺术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着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当代美学的理论认为,艺术欣赏是欣赏者从艺术本体出发,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感悟之后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作品有一个全新的感悟与品鉴结果,从而使审美对象具有个体的独特思想。可见,艺术欣赏不仅是欣赏者被动接受的过程,更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性活动。所以,幼儿园的艺术欣赏教育应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术作品能力的教育。艺术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感受美、体验美之后通过自己想象进行思想上创造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幼儿可以在全新的或熟悉的周围教育环境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而发展幼儿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实际欣赏艺术作品教学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应当完善自我,提高艺术能力
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接受和认知能力不足,因而必须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教师的艺术素养要有足够的水平,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才会有艺术气息,当然,其中也不免有孩子本身的天分因素。教师应当充分抓住作品的特点并通过美术欣赏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兴趣。
1.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因而,教师的艺术素养程度也受到职业的考察。艺术素养是指人们在对艺术品有着基础的生理感觉后,通过艺术理论进行理性判断,也是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教师应当对部分美术作品M行充分的了解,知道它们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知识,进而找到适合幼儿培养创造力的点,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打开思维。同时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论能力,进而才能逐步提高艺术欣赏教学能力。
2.教师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每个艺术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教师根据已有的审美和理论观念,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通过对艺术作品不断的观察品鉴、理论分析、思想探讨等,所形成的鉴赏作品能力是指对艺术作品认知和审美鉴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调动审美知觉和审美情感,教师应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仔细探索、技法分析等,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在不断地对作品的细细品读中探索作品的美与不足,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艺术作品从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享受。幼儿教师虽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且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向有艺术专业特长的人学习,请教如何品鉴美术作品的面貌、创作思想与方法等探索得知方式,在其引导以及努力的学习下,能够实质性地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的过程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幼互相交流的过程。幼儿美术欣赏中的交流应该是在民主与平等、自由与尊重的环境影响下,教师与幼儿以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为中介,围绕其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悟,理解想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幼儿在平等对话中实现对美的艺术感悟的共振,共同欣赏艺术作品美的过程。对话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与幼儿都是欣赏的主体。如果在欣赏教育的对话中,教师只是提问人与评价者的角色,那么对话交流就失去了民主平等的精神以及通过对话交流得到尊重的个人意义。所以,在美术欣赏教育对话中,教师应该知道与孩子之间处于一个相同的平台,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接纳幼儿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强迫幼儿去接受权威对于作品的欣赏观点或教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个人看法;教师尤其要鼓励幼儿突破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意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理解,勇于探索自我感受中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观点,从而使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艺术欣赏感悟。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运用扎实的知识理论和高水平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作品;文化价值;内涵分析
1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
茶叶自从被人类发现后,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和引用茶叶,茶叶的推广和种植得到迅速发展,茶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茶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大批杰出诗人和文人的推动下,人们给茶叶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便应运而生。发展至唐代,茶文化得到了最鼎盛的发展。以茶为主题的唐诗至今仍在流传,而陆羽所作的《茶经》更对茶文化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升华,对茶文化的核心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实现了更精炼的概括。至宋代以后,瓷器的鼎盛发展,又大大提升了茶具的艺术审美价值,推动了茶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至现代以来,人们又成立了许多专业的机构组织,来整理总结茶文化的精髓,并不断搜集与茶文化有关的艺术作品。通过人们的努力,茶文化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地传承和进步,与时俱进,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典范。
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与茶文化的内在关系
茶文化在世界历史中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形成了范围广、历史久、多样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系,成为人们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影响下,大量的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涵盖了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和生活领域。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实现茶与茶文化之间相互转换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些具体或者抽象的茶文化艺术作品,又将茶文化升华浓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茶文化,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丰富抽象的茶文化内涵,实现了茶文化的进步式发展和伟大传承。2.1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发展历史从茶叶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就开始诞生,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逐更加高级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享受,从最初以茶叶的生态美为主题进行的创作,到有些伟大的艺术家直接在茶叶上进行艺术创作,将茶叶的生态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到后来以茶叶的生产种植工具为艺术灵感来源进行创作;再往后,人们通过对一些金属工具或者木质或者石器的茶具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一些伟大文人的一些文学创作,将那些栩栩如生的茶具赋予了更有灵性的文化内涵;同时大量的茶诗、茶歌,以茶为主题的图画开始涌现,还诞生了以采茶动作为基础的采茶舞蹈。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也不断的在发展,不断的从质量上、内容上、形式上、材料上进行更为深刻的变革和提升,来源也更加广泛,艺术审美也不断的提高完善。2.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包含的内容丰富广阔,形式新颖多样,发展历史更是悠久漫长,紧紧地与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体系。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形式上说,有些具体形象地反应了人们对茶文化的探索和追求,如以茶为元素的茶具,通过对茶叶进行雕刻的茶雕,还有很多以茶为主题的建筑物等等;有些是将抽象的茶文化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如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这是茶艺术作品的核心思想内涵;还有通过对茶的绘画来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的茶画,还有以茶为主题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勤劳睿智的劳动人民更是在辛苦的劳作时,通过将采茶动作改编成采茶舞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2.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茶文化的内在关系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茶文化的高度集中的内涵体现,是茶文化的精髓,人们通过将茶文化浓缩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是人们对于茶文化进行情感宣泄和诉说的一个出口,通过种种艺术作品,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人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高度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茶文化通过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茶文化的成长脚步一步步被记录,茶文化的精髓也得到更美的展现,实现了艺术审美价值的提升,完成了自身文化体系的价值升华。
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内涵分析
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主要艺术灵感都是来源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再通过充满智慧的人们进行抽象的或者具体的艺术加工,实现了种繁多的茶叶形态美,许多艺术家更是通过精湛高端复杂的雕刻工艺对茶叶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而形成的茶雕艺术文化,体现了这些艺术作品的形象美;同时,人们通过以茶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和文学作品创作,一些优秀作品至今仍在流传,体现了文化美;采茶舞的创造发展和流产更是茶文化与人文主义高度融合的结晶,体现了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动态美;这些艺术作品同样伴随着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岁月,经历了沧海桑田,体现了历史美。总而言之,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创造的浓缩和升华,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3.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分析随着茶文化的深入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被赋予了大量的茶文化内涵,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是诗人还是画家,雕刻家还是歌唱家,甚至是劳动者,都通过对茶的寄托,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或者一些精神需求的诉说通过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来,使得这些艺术作品具有丰厚广泛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各个文化领域和生活基层的人们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但它们都实现了对于美的表达,都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文化价值,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审美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茶,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随着历史的发展,茶与人类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文主义精神,人们通过对茶进行艺术创作,来实现自己精神价值的提升和思想文化的寄托,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将茶文化和人文主义精神完美结合,并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人们对于茶高度热爱的情感的猛烈迸发,更是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困苦时所展现对于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人生困惑时和解决社会复杂难题时对于未知难题的勇于探索精神,不仅仅是人们正确美好价值观的体现,也帮助和引导他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3.4基于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内涵的文化价值意义探讨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的高度体现,其内涵精华可以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和解决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同时其具有的高度艺术审美价值,可以大大促进人们认识美的真正含义,从而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这些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人们多样化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人文主义精神,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丰富了人们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速和提升了世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世界物质文明和文化世界的完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结语
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系列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它们是茶文化核心内涵的高度体现,同时在漫长的岁月发展历程中,又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体系,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多样性,并且提升了人们的艺术审美价值。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更是将抽象的茶文化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从而使得这些艺术作品更加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不仅仅促进了茶文化的历史性传承和发展,更加提升了自身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于茶艺术作品和茶文化的发展具有双重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浅谈唐代茶艺和茶道[J].农业考古,2012(5):84-94.
[2]余悦,刘静.从唐代茶诗看茶艺的审美情趣[J].中州学刊,2010(6):190-193.
[3]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J].农业考古,2002(2):139-144.
第4篇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手段和方法的。”赏析艺术作品能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学生个人审美观的形成。如果说实践艺术活动代表“动”,那么赏析艺术作品相对地代表“静”。我校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听理论型美术课,或反映课堂体验不愉快,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是教师进行赏析艺术作品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赏析艺术作品课是否等于浪费时间。学生以否定课程或自我否定为前提,是开展赏析艺术作品教学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中小型乡镇,受家庭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许多非工美专业学生为了今后顺利参加工作,以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同时,一部分学生过去接受的美术教育较少,认为自己没有美术细胞,天生和美术绝缘,赏析艺术作品就是对牛弹琴。越是没有深刻体验过赏析艺术作品带来的精神震撼和愉悦,学生越是怀疑自己对艺术的感知及鉴赏能力。长此以往,将来他们走上社会和他人交流涉及艺术相关内容时很可能会有自卑情绪。
2.忙于听讲的赏析艺术作品教学。赏析艺术作品教学被不少学生称为“不画画的美术课”。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听课即可。通过学校定期抽选学生进行的教学质量反馈和测评结果,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解所占比例过重。赏析艺术作品一般是针对课本中某张作品图片,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分析作品名字含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再结合专业美术知识分析用色、构图、设计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赏析一件艺术作品,从而引申至精神层面,达到以美育人,提高修养的目的。如此全套赏析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自然、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不过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前期就被庞大的知识体系打败,对后续的引申教育已经麻木,无力思考,造成了学生的固有印象———赏析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听讲过程。
3.一口气“喝”四十五分钟“白开水”。虽然课本中选取的艺术作品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佳作,但是不少作品年代背景久远,采用的技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趣味性大打折扣。同时,大部分非工美专业的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其他专业,是因为本身对其他专业的兴趣远大于美术。诸多因素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无法理解作品,更不用谈产生共鸣。完全理性、专业地讲解赏析艺术作品,既不符合非工美专业学生的兴趣方向,也不符合该年龄段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觉得教学内容食之无味,课堂体验就像被动地灌白开水。教学过程中各个学科知识的补充、不同艺术作品间的切换,无非是稍微改变了“开水”的温度,有所调节但本质不变,这样学生课上容易走神。
二、有效的教学对策
1.摆正心态,走出误区。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并不像部分学生认为的那样毫无用处,反而益处众多。不少美术知识当下看着似乎没有用处,其实是存在生活的细节中而没有被人意识到。教师应先向学生说明美的应用无处不在,包括衣食住行等遍布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的各个角落。绘制黑板报、拍摄摄影作品、设计网页、设计公司VI形象等,这些都需要用到美术知识,而赏析艺术作品是掌握美术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可以以此来说服学生摆正心态,端正学习态度。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美术细胞,这是一个自我认识误区。美的感受源自视觉,是人人都能感觉到的。摆事实讲道理,教师可借由学生觉得校服不美于是普遍不喜欢穿校服,来展开说明对服装的选择这一小事上体现着每个人对美的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服饰进行分析,对好的部分加以肯定,给予鼓励,增加学生对赏析行为的亲近感。
2.内容有取舍,增加互动性。赏析艺术作品时,面对课本中大量范例和涉及各个学科的海量知识点,教师需要有所取舍,不用面面俱到。处处重点等于没有重点。每个例子都按重复步骤赏析,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比如,赏析西方印象派绘画时课本有三个范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范例一系统地详细分析、范例二简略分析同时加入涉及该范例的短视频观赏、范例三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打破全程教师说、学生听的局面。审美是相对自由的,公共艺术美术课不是培养学生流水线式的审美,而是在学生固有的个人审美的基础上,往积极的方向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使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自主地思考,根据已学的系统全套分析方法,举一反三,学会赏析的方法,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不要设置完全开放式的问题,如:关于这幅图你有什么看法?这样的问题易造成课堂冷场。
3.挖掘教材魅力,提升课堂趣味。非工美专业的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关注点和工美专业学生不同,比较随性。如:对画面角落的奔跑的动物、架子上的一块猪肉、墙上的一个花纹等次要琐碎的部分给予大量关注。这样欣赏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和正统主流赏析切入点不同。专业美术赏析或许会分析画面构图、色彩情感,然后引申展开,但学生可能更关注配角人物的一个表情。只要学生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切入点稍微另辟蹊径也没有关系。教师不能光说自己想说的,也要兼顾学生想听的,挖掘教材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部分,要制定多种方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切入点和话题做出相应调整。如果能在课堂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兴趣,就能激发其学习欲望让后续教学顺利进行。在兼顾讲解课本知识点的情况下,教师可添加与时俱进的学生喜欢的例子,让课堂成为“一包刺激的跳跳糖”。只有解开学生抵触学习的心结,才能让学生积极、自愿、快乐地学习。教师也要不断反思,改进现有教学方法,才能让赏析艺术作品教学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步实现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使学生未来人生更美好。
作者:吴黛 单位:福建理工学校
第5篇
新时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再加上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追求越来越痴迷。声乐表演的再创作就是指,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自身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运用合理的表演技巧,全方位地把握艺术内涵,并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艺术演绎的过程。再创作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艺术作品的魅力,同时展现表演者的艺术技巧。本文主要阐述了声乐表演艺术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再创作的原则,并提出了再创作的策略。
一、声乐表演再创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赋予声乐作品新的内涵。声乐作品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来表演的,不同的表演者的阅历又互不相同,在表演技巧和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当然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为相同的艺术作品赋予了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内涵。其次,使艺术作品更有表现力。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延伸作品的深层次涵义,使艺术形象更加生动和丰富,把艺术作品表现得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最后,提高表演者的表演素质。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层次理解和挖掘作品内涵的过程,其中需要全面把握作品风格,合理运用多种表现技巧,再创作本身就是对表演者能力的考验。
二、创作原则分析
(一)立足于声乐作品本身
再创作是在原作品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声乐表演再创作的基本原则。因此不能改变原作品的风格和基调,要保持与原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否则脱离了原作品进行创作,改变了原作品的基调,即使创作水平再高,也不能称为再创作。
(二)融入创作者的独特理解
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再创作,是建立在表演者相对高超的艺术造诣基础之上的,必须要融入创作者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对于创作者主观上的创作,要全面把握作品内涵,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再通过较高的艺术表演能力表现出来。
(三)艺术作品表现性和表演技巧性的完美融合
作品的艺术表现性和表演者的技巧性是声乐表演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两者在表演过程中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表演技巧,对作品的艺术性就会展示不充分,缺少了作品的艺术性,单独的表演技巧当然也不可取,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最重要。
三、创作策略探讨
(一)充分理解作品内涵
声乐作品再创作的基本原则就是立足与作品本身,因此对声乐作品进行再创作首先要认真分析作品的特点,把握作品的基调和风格,正确理解作品内涵。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全面把握和剖析,在再创作作品之前,认真分析和研究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挖掘作品的本质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把握作品基调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声乐作品的再创作。另外,声乐作品的再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创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会,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再创作的灵感。
(二)熟练掌握各种表现技巧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进行再创作,表演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艺术表演技巧,这是进行作品再创作的关键。熟练掌握各种表现技巧,例如表演者的声音天赋、歌唱技巧、舞蹈技巧、肢体语言等,通过多种表现技巧的应用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同时高超的表现技巧也是表演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另外,还需要表演者合理的使用表现技巧,只有把表演技巧合理地应用到具体的艺术作品再创作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魅力。
(三)发挥舞台渲染作用
声乐表演过程中离不开舞台表演的渲染,良好的舞台表演往往是伴随着表演者的再创作活动展开的,能够更好地表现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舞台表演主要包括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动作、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基本动作表情表现出来的。表演者在作品再创作过程中,要根据作品内涵和基调的变化,合理发挥自己的舞台表演,从而来渲染更好的舞台效果。
第6篇
【关键词】抽象美术;美术作品;教学策略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抽象艺术作品是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抽象艺术是根据作品的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角度转换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之相对的是具象艺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面对抽象艺术作品,很难领悟到其中的思想与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欣赏抽象艺术作品。
一、当前抽象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抽象美术作品具有自身较为突出、鲜明的特点与特征,因此在美术作品中很少有对现实客观世界中现象的描绘,在作品中塑造和表现出的艺术形象往往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就是通过应用颜色、点、线、面、以及肌理等独特的绘画语言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借以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抽象艺术,并能了解抽象艺术中的含义,这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较大的难度。在抽象艺术作品赏析教学中存在教学困难往往是包括以下的原因:首先,抽象艺术作品本身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存在认识的困难;其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理解抽象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抽象美术的表现形式与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性。在面对抽象艺术作品时,往往就会沿用具象艺术作品欣赏思维来对其进行赏析,这就导致赏析很难展开。这就需要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激发学生赏析抽象艺术作品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逐渐从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向抽象艺术作品欣赏过渡。
二、抽象艺术作品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色彩与线条的魅力
学生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色彩斑斓的,学生的感官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彩刺激。在抽象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色彩与美术作品形式来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感受与体会,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对抽象艺术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缺乏直接体会抽象创作的机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涂鸦,因为通过涂鸦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抽象艺术。同时,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反映出其心理特征与情绪的变化。例如在其创作中的红色,一方面可以表示热情,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愤怒。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涂鸦了解抽象艺术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将色彩、形象结合起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变化。
同时,由于抽象艺术在其创作中往往还具备一定的音乐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听到音乐后,将自己听到的形象或者是情景通过应用色彩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听到音乐后,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进行绘画,教师不可过多干涉,要使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其艺术作品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判断,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其对抽象艺术的感知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赏析抽象艺术作品。
(二)抽象艺术教学要结合社会和个人历史背景
在很多的抽象艺术作品赏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国外的抽象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认为只有国外才有抽象美术作品。但是,在中国美术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纹饰本身也是抽象艺术形式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远古时期的抽象艺术进行了解,这样也可以使学生从点、线、面等不同的角度对抽象艺术作品进行进一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够对抽象艺术的起因、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社会效应等进行详细分析,能够对创作背景等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抽象艺术作品赏析习惯。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和了解我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西方抽象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难度也会减小。例如在欣赏康定斯基的《即兴31号》作品时,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对理解其思想情感就比较容易。画面中飞扬着玫瑰色、绯红、蔚蓝、黄色、橙色、紫色、翡翠色,还有黑色。单纯地看着,就有许多愉悦在其中,表明艺术家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主题也比较独特。通过激烈变化的线条与强烈的色彩对比,充分地感受到创作者虽然身处乱世,却十分向往美好生活。《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的著作,反应当时美国纽约百老汇街夜晚的景象,独特的色彩界限,用无数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进行分割,形成强烈的画面感,给人以热闹、愉快和舒畅的心情。欣赏此作品时,需要将抽象艺术作品赏析与创作者的生活环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创作背景等进行有机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其审美水平。
总而言之,在高中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抽象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释放与缓解学习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保证抽象艺术教学课程的顺利展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并能发掘艺术作品中的规律与艺术价值,尽量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艺术作品中的深刻情感,从而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摄影艺术;意境;再现;表现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29-01
摄影作为当前代表性的大众艺术,相比于音乐或者是美术等艺术形式,摄影艺术的起步相对较晚,是在科学时代逐渐流行的艺术形式。摄影作为一门造型艺术,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独有的艺术语言,将摄影者的精神追求通过真实直白或者是抽象的形式表达出来。然而摄影作品是否能够上升到摄影艺术的范畴,主要取决于对摄影艺术作品的处理,而对于摄影作品的处理,最关键的就是摄影艺术的再现与表现问题。再现就是指在摄影作品创作过程中,摄影者对自然对象或者是社会生活的描述与反应,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对客体的真实写真。表现则是对现实的再造与锤炼,将摄影作者的情感体验以及审美价值,直接的融入到创作作品之中,摄影作品表现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艺术的手段,夸张的形态表现,来展现摄影作品的象征意义与精神内涵,通过对客体的再造,真实的抒发个人情感。
一、意境内涵分析
摄影艺术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必须要具有深层次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摄影者通过摄影作为载体,通过摄影作品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于实物的认识与看法。这不仅仅是艺术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摄影作品再现与表现的对象。在摄影作品意境的表现上,一些摄影者采用再现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对原景的再现创作出意境悠远的摄影艺术作品。另外一些作者则采用表现的艺术手法,采用含蓄或者是寓意等摄影创作的表现手法,来保证摄影艺术作品的意境。
对于摄影艺术作品而言,已必须要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意境表达,摄影者也只有通过一定的摄影手法创作出摄影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某种心情或者是某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就是摄影作品的意境。摄影作品中的画面属于“景”,摄影者的思想以及情感则是其中的“情”,只有将情与景有机的交融在以期,才能产生摄影作品的真正意境。
二、关于摄影创作过程中的再现
摄影艺术随着摄影器材的不断发展也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之中,在摄影艺术的最早期,摄影只是作为客观真实事物的一种记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摄影艺术也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一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对现实生活认识与反映写照的艺术内容。再现,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要求摄影者通过使用朴素的以及现实的美学原则,通过在时间、空间或者是摄影对象的运动形式等方面,来展现摄影对象的自然形态与真实之美。利用再现这种手法来展现摄影艺术,一般需要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能够发现、理解自然对象纯自然形态的美学,这也是摄影艺术再现表现的重要前提。只有对于自然对象或者是客观社会生活中的美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真实地、不加修饰的以及客观的将自然对象原样原貌的记录下来,并使得这种真实的记录之中充满了丰富的意境与内涵。
通过再现这种摄影艺术表现手法,不仅使得摄影作品在外在表现上更加接近于生活真是,同时也能够真正的揭示自然的本质以及底蕴,将摄影作者对于自然认识的真谛以及意趣利用摄影作品表达出来。所以说再现就是摄影作者对生活、对自然一种主客体相融合的创造行为,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用再现表达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世界上著名的摄影大师都是喜欢忠实质朴的反映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以及生活万象,通过使用高水平熟练的摄影技巧以及细腻精美的技术质量,实现对原景风格的再现。利用再现手法创作摄影艺术作品的特点就在于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三、关于摄影创作中的表现手法
对于表现这种摄影艺术手法,更加强调的是在摄影过程中突出主观情感思想的表达,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模仿或者是复制方面,而是通过在摄影镜头之中加入作者自身的感情理想,使得摄影艺术作品更加具有意境、理想与梦幻特点。为了提高摄影艺术作品的表现性,在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应该必须明确摄影作者对于作品所赋予的主题,只有明确了摄影艺术作品的主题,才能在摄影创作过程中精准的扣题;其次,在摄影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调整曝光、色彩、线条、影调以及运动镜头,通过这些摄影技巧的使用,突出摄影者自身的特点;第三,摄影者可以对底片或者是照片进行加工与处理,在处理环节上应该融入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以及想象,甚至是浮夸的修饰,重点强调摄影过程中主体对于创作的主观介入。因此,对于摄影艺术创作表现的运用,必须以摄影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作为基础,通过视像、视觉化的转变以及视觉逻辑思维,在作品中将造型情感化,对观赏者的感官形成冲击。
四、结语
摄影艺术作为艺术形式的新型形态,也是摄影者对客观自然对象以及社会生活的再现与创造,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使摄影作品满足大众审美的要求,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必须有机的结合再现与表现。摄影者无论是采用再现艺术手法,还是用表现的艺术手法,都需要摄影者对摄影对象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进而创作出富有活力与生命的艺术作品。
第8篇
作者:杨钰宁
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其中心是艺术作品。
个人认为,艺术批评是关于艺术现象的话语,是批评家个人情感、思想与艺术现象的碰撞,其间夹杂着批评家个人的生活阅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艺术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现象本身的分析评价,同时可以了解到批评家鲜明的个性与态度。
一、 要素构成
一般说来,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被认为是艺术批评应该有的基本要素,也有人将分析合并到描述和解释之中,将描述、解释和判断视为艺术批评的基本要素。在通常情况下,艺术批评的步骤也正是按照这种顺序展开的,因为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后一个要素总是依赖前一个要素。
二、基本能力
艺术批评家是艺术家最好的朋友,也是艺术家身边最清醒的观察者、最善意的提醒者和最认真的解读者。个人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学者,要想从事艺术批评,首先要提高自己三方面的能力。
1.生动的感受能力和敏锐的直觉能力。2.理性思维的能力和宏观把握的能力。3.广博的艺术修养和深刻的人文精神。
三、作用和意义
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批评家的帮助 ,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于各种艺术现象的考察和探讨。
四、问题和思考
现在艺术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西式化”“过度学术化”“市场化”“网络草根化”等方面。
第9篇
关键词:艺术;艺术作品;结构
一、传统美学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做出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探讨,历来都为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且众说纷纭。但众多的说法中,对艺术作品所做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长期以来,关于艺术品的形式/内容的二分及其互相对立的思想,在文艺理论史上占据主导性地位。”因此,谈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的二分,也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对于艺术的重要意义。
作品结构上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近代美学中正式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孕在古典美学中。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理式”的“影子”或“幻像”;艺术作品只能在“外形”上对“理式”加以模仿,而不能分享“理式”本身。在这里,一方面,还没有内容和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只是“外在的形式”,“与真理隔了三层”,这也隐约暗示着后来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某些因素。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为“材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所规定;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赋予材质以形式,形式本身就是作品的内容。这里的“形式”与“材料”的对立,虽不等于后世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但无疑蕴含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真正将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美学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是黑格尔。他认为,美或艺术作品作为感性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其背后蕴含的“内容”是作为世界本源的“绝对理念”。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但这种统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等价并列,而是有主与次,有高与下之分,作为内容的绝对理念是本体,高于它的显现形式。因此,内容是主因,决定形式,并且“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黑格尔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确实概括了当时艺术的概况,揭示出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某些真理性的东西。但黑格尔是孤立的,尽管他的美学思想在当时的理论界震动巨大,可在艺术实践领域,“他的学说没有发生多大影响,感性主义和形式主义一直在泛滥着。”特别是重形式的现代艺术崛起后,对内容的强调已变得不合时宜。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形式主义”的和“抽象主义”的,前者弃绝艺术的内容转而致力于对纯形式的专注和开掘,而后者累于沉重的内容,将其“抽象”为单纯的“形式”。诚如李斯托威尔所言:“在近代艺术和近代艺术批评家当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形式主义倾向。”这股形式主义不仅表现在克莱夫·贝尔等人所倡导的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形式美学,也表现在文学中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美学思潮等。它们涉及的领域和探讨的对象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趋向却是一致的:它们仍然基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弃绝内容,单纯地在艺术形式或文学形式上探究“本质性”的东西。英国的克莱夫·贝尔主张:“艺术除了呈示其形式关系的抽象式样之外,就再也没有更重要的东西了。其余一切,如情调、信息以及理性的内容等,都与艺术无关,毫无美学价值。”在这里,已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问题,而是说内容根本就与审美无关,因而应从艺术中坚决加以清除。在文学研究领域,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及布拉格学派,单方面突出形式的作用,认为并不是内容决定和创造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和创造了内容。“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性就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及技巧的安排组织,因此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步其后尘,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兰色姆提出“架构—肌质”理论,认为诗的本质不在于内容的逻辑陈述(即“构架”),而在于与“构架”相分立的细节部分即“肌质”。“兰色姆所说的构架和肌质尽管与通常所说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等同,但与后者还是大体类似的。”
形式主义把艺术实践和批评引向了艺术自身核心的东西,确实揭示了以往艺术研究所忽略的重要的东西。对于形式主义美学及其理论价值,或许可以用克罗齐一句话加以概括:“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
二、现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结构继续探讨
但是,建立在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结构观,同样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西方现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对艺术作品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严厉的批评。
只有艺术作品的整体,不存在纯然的“内容”与“形式”,因为没有人可以将“内容”或“形式”从作品中分离出来。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指出:“形形的两极对立范畴,如能指/所指、自然/文化、语音/书写、感性/理性等均受到质疑。”因为,传统哲学总是将这些范畴组中的前项置于中心在场的位置,并主导后项的存在。所谓“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只不过是逻辑上的预设,缺乏真正可靠的基础。在艺术作品中,几乎没有什么因素可以被看做是纯然的“内容”或“形式”。例如,舞姿是舞蹈艺术的语言因素之一,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它使舞蹈结构上的承转鲜明呈现出来。在这一个意义上,它显然应该属于形式的范畴。但是,“舞姿在舞蹈中既作为模式的一部分,又是感情要素的一部分而存在”,“把观众引入主人公的灵魂深处”。在这一意义上,舞姿又似乎应该属于内容的范畴。这说明,艺术作品中的内容与形式绝非判然两清。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结构理论一旦接触到具体的艺术问题时,必然陷于难以克服的悖论之中。因为,二元对立在逻辑上必然导致重视一方忽视另一方,即非此即彼;这样,无论是重视作品的内容,还是重视作品的形式,都必然脱离艺术欣赏的实际经验。单纯地重视作品的内容,使得艺术欣赏实际上成为文献学考证,弊病明显,姑且不论。再者,貌似深刻的形式主义美学在遭遇艺术实践时,情况也不见得好多少。形式主义主张作品中存在着一种富有秩序感和张力的结构或抽象模式,而这正是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只有对它的欣赏才算是“纯审美”的。这一说法很有诱惑力,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在我们倾听贝多芬或巴托克的音乐时,实际上并不只是为了听它们那‘纯粹的形式关系’,在我们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莎士比亚或但丁的作品时,同样也不单是为了获得这种‘关系’。即使观看米开朗琪罗或凡高的绘画,我们也不完全是为了欣赏这种狭隘形式主义者们所说的平衡和秩序。”既然事实上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那么为什么还要从浑然一体的作品中刻意抽象出干巴巴的“形式”因素呢?既然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这种抽象的“形式”,那么艺术家为什么还要殚精竭虑地将外在世界的鲜活形象移植到作品中呢?这是形式主义者所无法解释的。因此,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结构理论,只有形而上的意义,在实践上价值相当有限。
正是由于这些缺陷,内容与形式的二元结构理论受到现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广泛批评。音乐批评家、美学家汉斯立克在分析音乐中的内容与形式时,归纳说:“任何企图把一个主题中的形式跟内容分离开来的实际上的尝试,都会引向矛盾或主观任意性。”实际上,将艺术作品区分为内容与形式只是一种人为的粗暴行为,它将鲜活、浑然的艺术品一刀两断,这在理论上必然陷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在实践上必然是荒唐可笑的。因此,韦勒克、沃伦指出:“这种分法把一件艺术品分割成两半:粗糙的内容和附加于其上的、纯粹的外在形式。显然一件艺术品的美学效果并非存在于它所谓的内容中。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品的梗概不是可笑的或者无意义的。但是,若把形式作为一个积极的美学因素,而把内容作为一个与美学无关的因素加以区别,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因此,很多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论家纷纷抛弃了内容与形式这组大而无当的范畴,转而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做更为实际和深入的探索。其中,尤为值得重视的是现象学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新探索。杜夫海纳在其《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分析一般艺术作品的结构为这样三层:材料层、主题层与表现层。该结构模型揭示了艺术作品从外到内、从表层到深层的实际情况,还是有相当的科学价值的。“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系统,严谨而有致的艺术作品层次分析思想,无疑当推波兰现象学艺术理论家英伽登。”他认为,文学和艺术作品既非实在的客体,也非观念的客体,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纯意向性构成”,“它存在的根据是作家意识的创作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其它可能的物理形式”。基于此,英伽登将文学作品分为四个层次:
(1)词语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
(2)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
(3)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
(4)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
英伽登的这一结构理论,以现象学观察的方法论,将作品的作者、文本与读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将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联系起来,将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诸因素联系起来,就如同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那样。
三、艺术作品的结构是多层次的
借鉴以上各家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分析的长处,整合其相异之处,推及各门类艺术样式,以务实的态度,笔者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做如下归纳:材料与媒介层、技术与技艺层、符号与图式层、形象与意象层以及意蕴层。逐一论述如下。
1,材料、媒介层
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作用于人类,这是没有疑问的。因此,传统美学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艺术作品的物质性的一面,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探讨,往往无视它所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好像艺术纯粹是一种心理体验。但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必须有所凭借才得以呈示;不借助于物质材料,作品就不可能以实体方式存在。因此,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基层就是“材料与媒介”,它是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物质凭借,即海德格尔所说的“物因素”。“在建筑作品中有石质的东西。在木刻作品中有木质的东西。在绘画作品中有色彩的东西,在语言作品中有话音,在音乐作品中有声响。”与之并列的,还有作品构成、存在及展示所凭借的物质媒介,例如画笔、纸张等之于绘画,乐器之于音乐,人体等之于舞蹈,摄像设备、放映设备等之于影视等。
艺术作品的“材料”与“媒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比如,对于绘画作品,颜料是媒介,它以“色彩”的方式融入作品,并构成其物质存在的一部分,因此,“色彩”是绘画的材料。对于音乐,乐器是媒介,它所发出的乐音才是音乐的材料。材料与媒介手段虽不等同,但二者间有密切关联。“艺术家同物质手段的纠缠无非为了使它在我们眼中不再是物质手段,并使它作为材料得到颂扬。”但细致说来,媒介物之中也存在着复杂情况。比如,颜料作为媒介,它可以进入作品,以“色彩”的方式继续存在,因而是可转化的;但对同样是媒介物的画笔,情况就不同,画笔介入作品是过程性的,作品完成后,画笔就离它而去,因而不可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材料,只是单纯的媒介。
材料的情况同样复杂。并非乐器奏出的声音就是音乐的材料,因为演奏者随便奏出的不成曲调的声音,便不能构成音乐的材料,只有那些有组织的乐音才成为音乐的材料。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但却隐含着一个深奥的艺术学问题:“自然的实体”如何变成“艺术的材料”?秘密显然就在于艺术家的介入——他对物质实体的“处理”,使之从“物理的存在”转换为“艺术的存在”。在雕塑中,雕塑家使得石头不再是它本身,而是人体的某种“形象”或者其它什么。虽然作品中的材料,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讲还是石质的,但这时我们总是不把它看做是一块石头,而是将它看做是人体,并从中感觉到肌肤的细腻温润,或者将它看作是有着某种意味的纯粹的图式。如果某件雕塑作品好似人体形状的石头,这往往意味着它是失败的。因为,这并非一件真正的雕塑作品,石头也还是它自身。因此,在艺术作品中,材料总是被消除其自然属性,除非它本身就具有值得我们观照的价值。在很多工艺品中,材料的自然属性要尽力保持,并使其彰显。例如,明式家具“充分利用了紫檀木、黄杨木、花梨木这些硬木的特性,既不用漆饰破坏它们天然的美妙纹理,又不用镂空装饰违背它们自然的沉重结实感。”在这里,木料的天然纹理、它的沉重感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当它进入工艺品之中,不仅不需改变,还应彰显。
2,技术、技艺层
艺术作品中的技术和技艺(也包括技巧,下同)也往往被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所忽略不论。原因大概以下两点:其一,技术与技艺往往被看做是纯物质层面的因素,而被排斥在艺术之外,因为,艺术品主要是凭其精神价值、而不是单凭其技术或技艺含量被认可的,事实上上,向来就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其二,技术和技艺只是在创作过程中才’是明显的,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不像艺术形式、艺术形象那样,它是隐遁的。固然,艺术家的内在世界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确实重要。英国浪漫派诗人柯勒律治说:“如果诗人不是首先为一种有力的内在力量、一种情感所推动,他将始终是蹩脚的不成功的耕耘者。”对浪漫主义者,这样的说法仿佛金科玉律,即便是对现代美学而言,情感之于艺术的重要性似乎也没有丝毫衰减。但反过来看,只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人们就该承认技术和技艺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相当重要的因素。罗丹说:“艺术只是情操,但没有体积,比例,颜色的知识;没有灵敏的手腕,最活跃的情感也要僵死。”如果缺乏技术和技艺的支持,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洞察等,都无法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或者根本无从表达。因此,要想真正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从技艺或技巧的角度切入是最地道的选择。阿多诺说:“除非弄懂作品的技巧,否则就不会理解作品本身。”
技术、技艺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就更为清晰。“艺术”(Art)一词本来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或“技艺”,无论古希腊人,还是中国古人,都是这样。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木匠造床或农民植树,还是诗人写诗或画家画画,都是“技艺”。这说明,艺术本来就是从技术与技艺中升华而成。直到现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仍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工艺美术中,有时技术或技艺本身就能构成一种工艺的式样,比如微雕。艺人通常更喜欢说“看我的绝活!”而不是说“欣赏我制作的工艺品”。“绝活”这个词表明,工艺注重的是不同凡响的“技术”或“技艺”,“艺术性”倒在其次。因此,“对于工匠、艺人和工艺师而言,要紧的不是创新,而是继承;不是别出心裁,而是技艺娴熟。”
3,符号、图式层
艺术家将其精湛的技艺施展在材料上,对它进行改造、整合并重新组织,改变它原来的存在方式和性质,使其成为“另一种”存在——“组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寓有“意向性”的内在品质,即艺术作品的符号或图式。在这一过程中,材料消失了,因为它藉由艺术家的创造而转化和升华为艺术语言。“这种创造活动的实质是由艺术家有意识的明确行为构成的,但这些行为总是以某种物理的作用来实现自己,而这些作用是由那实现或改造某种物理对象——物质材料——的艺术家的意志所引导的,赋予物理对象以它藉以成为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基质的形式。”材料由艺术家的意志改变了它的物理法则,因而作为艺术作品的有机部分隶属于艺术存在的法则。从这一层开始,作品褪掉了它的“物的因素”,并以符号、图式尝试着对人的“内在”进行“敞开”。因此,符号、图式层也就是作品的形式层,即狭义上的艺术语言层。例如,对于舞蹈艺术,人体是其唯一重要的媒介物(但不是其材料),人体做出的动作和姿势是材料。单纯的动作和姿势,如生活中的那些,作为纯物质性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但舞者却将一系列的动作和姿势加以整合和排列,组织成前后相续、动静有致的“力的结构”——在此构成中,芭蕾舞的舞者藉以“开、绷、立、直”或者中国舞的舞者藉以“圆、拧、曲、倾”等程序化的动作,以及富有造型感的舞势、舞步、手势、表情等等“符号”或“图式”,将它与其内在世界——心灵的运动、情感的姿态——吻合起来,从而身心如一。因此,在舞蹈艺术中,与其说是身体的舞动,不如说是心灵的舞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舞蹈艺术是表现性的和个体性的,只有亲自参与而不能单纯地旁观。
但符号、图式对内在的呈现是有限的,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它从媒介、材料层蜕变而来,作为内在的初始形态,往往是象征性和暗示性的。因此,符号、图式对内在、情感的呈现,“实则是一种处于抽象状态的表现,这种抽象表现也叫符号性的标示。”符号、图式一方面对内在进行“敞开”,另一方面在“敞开”中又留下了诸多空白和“未定点”。在这一方面,很多现代派艺术作品都给我们提供了绝好的例子。在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最著名的《等待戈多》中,按照传统戏剧美学,与其说两个流浪汉、埃斯特拉冈、弗拉基米尔、戈多等是剧中“人物”,毋宁说是一种抽象化的符号,他们没有“戏剧性动作”,没有“戏剧性格”;同时,剧情本身——无聊而无望的等待,也同样是符号性的标示,它没有冲突,没有发展;剧词也是抽象化的符号,它无逻辑性,不可理喻。这些符号或图式以其特定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留下了诸多空白点,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戈多是谁,流浪汉为什么要等戈多,他们从何而来,为何在此地,波卓、勒克为何突然成为瞎子和哑巴,他们之间为何相互折磨而又难以离弃,等等。这些图式留下的“空白”或“未定点”需要观众自行解答。英国雕塑家摩尔,常以实体与虚空之间的对比构成作品,图式化似乎更为彻底,很难从中看到确定的具象,抽象的雕塑符号或图式给观者留下了玩味不尽的空间。
4,形象、意象层
人的内在世界生动多变,具体而微,“像在森林中的灯火那样变幻不定,互相交叉和重叠。”符号、图式层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充满暗示性和不确定性,并不足以清晰呈现内在。因此,艺术符号或图式就必须联结一体,构成丰富而生动的、具有内在生命的有机整体,即形象、意象层。
此处所谓的“形象”,并非是指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艺术作品中主题(特别是人物)的写照,而是指作品中以艺术符号和图式所呈现的感性总和。例如,在法国画家安格尔《泉》这幅画作中,不能认为“形象”就是画面上那个肩扛着水罐的少女以及倾泻着的泉水,更不能认为“形象”就是少女本身,尽管观者的目光和兴趣会不自觉地集中到她身上。因为画面中的其它部分,例如少女脚下那含苞未放的雏菊、她背后的岩面以及画面中呈现出的少女肌肤的柔软细腻感、富有韵味的线条、正面的构图等,都有其审美意义。所有这些感性的存在,都是构成画作“形象”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作品的“形象”丰富,鲜明,生动,有着内在的生命。这里通常还有一个误解,即艺术“形象”往往只是被理解成作品中“再现”部分,特别是在文学、绘画、雕塑等“再现型艺术”中,它很容易地被看做是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模仿”。但作品中的“形象”还应该同时包括抽象型艺术及表现型艺术中由符号、图式构成的审美形式。在抽象绘画或抽象雕塑中,只有纯粹的线条、色块、体积极其构成,至于它们具体指涉什么事物(事实上,很可能什么都不指涉),我们往往根本无法辨认;而在音乐这样的表现型艺术中,我们则只能听到一些有组织的乐音的行进。这些形式或符号连同它们的构成,同样也属于作品中的“形象层”。
需要指出的是,作品中的“形象”并不等于对外在世界的复制,哪怕“形象”是具象的,写实的,也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写实主义,也没有不偏不倚的或绝对忠实的自然正义,任何对现实的复制都不是自动的和机械的。”事实上,任何艺术作品及其“形象”都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物,形象“此在”,意指“彼在”。艺术家不是机械的存在物,他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主要是从这个世界抽取某个确定的、有意义的对象,使之成为自己的财富,并不断地把我们领到这个对象上去。”这就决定了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层不可避免地带有艺术家的意向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品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
作为美学范畴,“意象”一词最早由意象主义诗人庞德提出。但“意”与“象”的存在,一直是艺术作品构成上的现实。大致说来,所谓“象”即上述“形象”,是指作品的外在的“显相”;而“意”则是渗透在“象”之中的某种倾向性或者某种朦胧的意味。“意”与“象”无论是在意象派诗作中,还是在其他流派或风格的诗作中,或者是在其他式样的艺术作品中,都是存在的。例如,唐人韦庄的词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极富有鲜明的画面感。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其实渗透着韦庄对江南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对江南的依恋、热爱和痴迷,这正是词作之“意”。因此,原本地理意义上的“景”(江南)在此变为浸渍着情感体验的“景”,而词人的情感则呈现为“景”之“情”。“景”与“情”,“象”与“意”融合一处,由此构成了一个关于“江南”的“意象”。
叶朗先生说:“审美意象正是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产生,而且只能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在这一结构中,审美主体趋向客体,通过体验,得“意”于“象”,“象”因“意”见。因此,“意象”是审美主客体在这一结构中的“和弦”。
5,意蕴层
大凡那些艺术杰作或者有着持久魅力的作品,除了以其“形象”或“意象”显露出深厚的美学意义之外,还有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蕴。意蕴不是作品结构中的实在物,而是由审美主体的意向行为所引发的“盈余”意义。宋代范温说:“有余意之谓韵。”主体的“意向”将作品引向其本文(由有限的“形象”或“意象”构成)之外的广阔空间,这时便发生了意义的“盈余”或“增值”,即意蕴。因此,意蕴层是艺术作品的结构中最为深远的一层,仿佛行星之虚无缥缈的“光带”,相当于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中的“形而上质”。荚伽登认为,伟大的作品中的再现客体层能够呈现出“崇高、悲剧、恐惧、震惊、神秘、丑恶、神圣、悲悯”等特质,它既非客体性的,也非主体性的,“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与物之上,并以其光芒穿透万物而使之显现。”
这种由“意向”或“意境”所引发的哲理性意蕴,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典诗论所讲的“象外之象”或“弦外之音”。受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不太“滞于外物”或者执着于观相,而总是力图“把握那个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或者力图在色相中悟“禅”。然而“象”却总是有限的,主体需要超越这有限的“象”或“色”,在“象外”探寻“道”,在“色空”中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这里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之后的古典诗歌往往总是极力追求“象”之外的一种玄妙的意蕴,即“象外之象”。“只有这种‘象外之象’——‘境’,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气’)。”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引用戴叔伦的话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既然,宇宙万物之终极的“道”不在这有限的物像,而在“象外之象”或“景外之景”,因而诗人和词人总是力图通过一幅看似平淡的画面,实则创造出意义深远的“意境”。刘禹锡《乌衣巷》写:“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朱雀桥、乌衣巷、野草花、夕阳、飞燕、百姓家等都是诗人眼前所见,是有限的“象”,但诗人(也包括我们读者)却由这有限的物象直觉到王朝兴废的沧桑感、人生短暂的凄凉与无奈,顿悟到世事无常的深邃哲理,由“有限”领略到“无限”。
第10篇
关键词: 作品的独创性判断;原创作品;二次作品
一、引 言
作品的独创性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把握这种独创性需要具体分析,原因是不同种类的作品中可供作者发挥创造力的余地不同。与二次作品相比,原创作品中给予作者较大的空间发挥创造力,独创性程度高于二次作品。此外,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中,独创性的体现不同。如二次作品的独创性是与已有作品相比而体现出的独创性。因此,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会因作品种类的不同而具有个性。
本文把作品分成原创作品和二次作品两大类分别讨论作品的独创性判断。原创作品是首次创作行为而非基于对已有作品的再创作产生的作品。二次作品是以已有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而产生的作品。需强调的是,原创作品是相对的原创,并不是绝对的原创。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原创,因为作者创作任何一部作品均得利用先前存在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原创作品不排除对已有作品的借鉴和利用,但原创作品借鉴、利用已有作品只是作为其创作的素材或启发其创作。在二次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原作品的影子,进行的再创作是对原作品表现形式的改变或是对原作品结构、内容的重新安排。二次作品包括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
二、原创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原创作品,是作者经过自己的独立性构思,从无到有直接产生的作品[1]。这种作品是根据首次创作行为而非基于他人的已有作品演绎产生。这类作品中作者可发挥创造力的余地很大,因此创作出的作品比较容易具有独创性。根据作品内在价值的不同,把原创作品分为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作品,功能性作品。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审美、娱乐以及教育等。事实作品的价值在于对事实的真实、准确地表现。功能性作品的价值则在于描述或体现某种方法、程序、规则。
(一)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1.文学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作品。文学作品总是由一定的主题、情节、场景、角色、语言、结构构成。对文学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主要是判断受著作权法保护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独创性。
文学作品的主题属于作品的思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若对主题予以保护则会阻碍他人对相同主题的再创作。事实上是,对于同一主题进行创作时,由于作者阅历、写作角度的个人差异,往往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因此作品的主题不宜予以保护。
语言是塑造形象和典型、阐述观点、反映现实的根据,自然应受著作权法保护[2]。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描述作者思想、感情的且具有独创性的语言。判断语言的独创性就是判断作品中的语言是否具有作者自己的特点。
情节、场景、角色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受到著作权保护,主要取决于能否通过“情景理论”的测试。“根据这一理论,文学作品中的某些要素,如事件、人物的特性和背景等,不受版权保护。因为这些要素是特定的主题或思想观念的必然派生物,或者说作者在处理同一主题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类似的要素。显然对这些要素提供版权保护必然会阻止他人就同一主题或思想观念进行创作。”例如反映这一主题的作品必然离不开日本兵、汉奸、拷打等角色和情节。对这些要素的保护显然不利于对相同主题作品的再创作。除必要情景不受保护,作品中源于公有领域的作品情节、场景、角色不受著作权保护,因为它们属于公有财富,不具有独创性。作者在作品中虚构事实并以虚构的事实描述情节、角色、场景的,这样的情节、角色、场景融入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具有独创性。
“结构是对作品总体的组织和安排”[2]。为了表达主题,作者要考虑如何组织材料,安排角色,设计情节、场景以及如何使整篇文章前后衔接。这种整体上的组织和安排是作者在创作过程投入创造性劳动的体现。结构应受著作权保护。如何判断结构的独创性?笔者认为非抄袭其他作品的结构,适合本作品的结构就是具有独创性的结构。
2.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艺术作品是指借助其他道具以塑造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作品。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供人们娱乐、审美。根据艺术作品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不同,把艺术作品分为视觉艺术作品和听觉艺术作品。视觉艺术作品包括美术作品、雕塑、摄影作品、以类似摄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舞蹈、建筑作品。听觉艺术作品包括乐曲、戏剧。电影作品则兼具视觉艺术作品和听觉艺术作品的特点。
艺术作品总是由一定的艺术创作元素构成。视觉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通常包括:颜色、透视、几何形状、标准排列方法[3]。视觉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对这些元素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线条、色彩构成美术作品。透视、几何形状构成雕塑。舞蹈作品是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来表现思想感情的作品。听觉艺术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作品。“音乐作品包括配词或不配词的声音的各种具有独创性的组合,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是旋律、和声、节奏。”[4]
对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主要是判断作者对这些基本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是否具有创造性。此外,对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时还应考虑到创意这个因素。著作权法不保护创意,但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或者是一个从创意到表达的过程。尤其是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创意的作用更是重要。有创意的作品往往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颇具创造性、独创性的作品。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但没有要求作品具备很高的独创性。艺术作品中具有少许创意即可满足独创性的要求。
(二)事实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事实作品包括了其价值体现在对真实的、准确表现的所有作品。例如,地图、航海图、新闻节目表、纪录片、科学学术文献等。”
第11篇
【摘要】在目前的艺术领域内,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对于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加强研究十分必要。在当前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过程中,很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气韵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艺术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对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中气韵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从而在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中更好地把握气韵。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鉴赏;气韵;重要性
随着目前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而实现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的更好发展十分必要。在目前的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中,相关人员需要深刻认识到气韵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气韵进行合理地把控和应用,使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实现艺术领域更好地发展。
一、气韵的概述
所谓气韵,其分为气与韵,其中气所指的就是精神气以及气势,而韵通常所指的就是神采及神韵。在古代社会,气韵所指的主要就是人物神采,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气韵内涵也发生着较大程度地变化。当前,气韵的内涵不仅包括人物神韵及神采,而且在不同专业及领域内,气韵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在文学艺术中,气韵所指的主要就是文章的意境,以及文字所营造出的境界;在美术艺术中,气韵所指的主要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趋势。所以,在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中对于气韵需要充分地把握及掌握,从而使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能够得到更满意的效果[1]。
二、气韵在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艺术创作中气韵的重要作用。首先,气韵的形成对于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有利。对于艺术专业人员而言,气韵属于其重要的外在体现,这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因而需要艺术专业人员使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提升,对于相关艺术理论知识要能够系统掌握。同时,要大量阅读相关艺术理论内容,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我有效提升,并且需要积极进行思考,对于比较优秀的一些艺术作品,要进行关注,在此基础上可逐渐模拟,从而使高超艺术手法得以形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其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气韵形成与艺术实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需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的经验进行不断总结,通过开展实践能够使艺术创作人员将各种技法充分掌握,并且能够使其对这些技法进行熟练应用,通过开展大量艺术实践可使艺术创作人员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同时,气韵的形成对于艺术专业人员进行艺术创作,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使艺术专业人员能够在进行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有利于自身艺术创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使艺术创作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再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创新与气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当前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创新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也是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的需求,通过艺术创新才能使艺术创作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可使新颖的艺术作品得以出现,使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追求得到更好满足。在艺术创作的创新中,气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形成独特气韵的情况下,艺术创作人员能够依据自身气韵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也就能够使作品的创新真正得以实现,从而使艺术创作取得更加理想地发展。(二)气韵在艺术鉴赏中的重要性。首先,在艺术鉴赏中,气韵属于十分重要的准则。对艺术作品而言,其所能达到的最理想境界就是气韵生动,在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过程中,首先就是需要注重作品蕴含的气韵,而作品的内在韵味以及神气所体现出的就是作品的气韵。在实际进行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对于作品中的气韵而言,应当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注重:其一,鉴赏人员应当注重作品气韵生动性,通过外在造型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在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过程中,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及感受需要充分把握,需要从整体层面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其二,需要注重作品气韵的内涵,这一点也是艺术作品鉴赏中的关键。其次,琴韵有利于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对于艺术研究人员,在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在对作品气韵进行较好把握的基础上,也就能够对作品各个方面的情况充分了解,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作品分析,使作品鉴赏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实现作品鉴赏水平的有效提升[2-3]。
三、结语
在目前艺术研究领域内,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艺术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在目前艺术创作及艺术鉴赏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员应当对气韵加强认识,把握气韵在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使其达到理想的成果。
关键词艺术意义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
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艺术是什么?对于此,前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而且接着他们的思考,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说明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这一艺术定义问题本身作为一个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美”的定义等问题一道,在西方现当代美学尤其是英美分析哲学美学中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且已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体的自我循环的假命题而多被诟病。此前从狄尔泰已经开始对艺术的本体问题不作追寻,他的探讨退出了本体问题而讨论艺术的意义。他认为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艺术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兴趣(关注)中才有意义,因此不存在没有前提(先决条件)的艺术。分析哲学的先驱乔治·E·摩尔认为,“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早期维特根斯坦也认为美属于不可言说的东西,对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只能保持沉默。著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则断定,由于美学的命题基本上没有实指,所以都是“妄命题”。因此,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和肯尼克,都根本否定给艺术下定义的做法,宣称艺术是不可定义的。所以,在这些理论来看,艺术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艺术,艺术的本体在它的宾词后没有成立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没有可能的可能性,恰恰是我们思考的起点。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无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显然,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须首先思考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考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始。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一、艺术和艺术作品
探讨艺术问题,通常我们首先从分析艺术作品入手。根据经验,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我们在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观看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们都是艺术品,而且我们会有意识地去评判它们的艺术水平的高低。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凭什么说它是艺术品或是非艺术品,如果作为艺术品,它们的水平高下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判断的基准在于什么,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在含义也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众多物品面前,如何判断哪个是艺术品,艺术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艺术品,我们怎样确定艺术品的水准的高低。显然,我们通常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作为艺术品的基本构成的涵义的理解上,这种判断在我们当下的话语系统中是有效的,比如在特定的时限或氛围中,可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问题可能会变得复杂起来。究其实,我们对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追问,回到根本上也就是对艺术问题的追问。因为我们在划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时,我们已经存有了艺术的观念在指导着我们这样做,不管这种观念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支配着我们。这就是说,我们对艺术品本身的追问,也就隐含着对艺术问题的追问。所以,探讨何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成了艺术探讨的奠基性问题。但这一探究从一开始就显得困难重重,问题遍布。
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艺术“模仿说”是雄霸西方千年的艺术理论,模仿说被作为经典的艺术理论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一理论是直接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作为艺术的艺术品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另一位哲人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也继承了艺术模仿说,直到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还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虽然,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崛起,在各种全新观念的冲击下,这一理论遭受严重的挑战而变得如此不堪,但在我国当代的一些僵化和陈旧的艺术理论中还有极大的市场,以一种变形了的“反映论”艺术观的面目出现。这一理论探讨的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从艺术作品的问题开始的,分析了艺术作品和自然、理念、事物的关系。模仿说把艺术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艺术作品产生的源泉来把握艺术本质。然而,其根本问题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根本的问题也就在于把对艺术的探讨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这样自然就把艺术的问题置换为艺术作品的问题。显然,严格地讲,艺术和艺术作品是有差别的,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含混了起来。
因此,从艺术作品作为逻辑出发点来探讨艺术的本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这种探讨首先就预设了艺术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认为艺术品是一种区别于自然、理念等的存在物,然后去探讨它和世界的特殊的联系。但在这其中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一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在艺术之所以成立的预设中也就包含着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主义假定,反过来正因为有了这种预设和前提,艺术作品才得以成立和显现。显而易见,这自然就导致了对艺术的真实意义问题的掩盖,其所探讨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艺术作品而不是艺术,但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这些艺术作品存在的逻辑前提又是什么?艺术作品是怎样从世界中剥离出来的?我们怎样认定这些悲剧、史诗、雕塑等就是艺术作品而不是其他?这样,艺术的意义的真正问题就掩盖在本质主义的预设之中了,艺术的问题就变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其二,既然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物,它是对世界的模仿,它所体现的是艺术作品和世界的关系,那么,在这种关系中,艺术家作为这种活动的直接介入者,他的意义又何在呢?艺术家在这种模仿世界或理念的活动中,不介入自己的任何理解而机械、本真地模仿自然或再现理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恰恰是艺术家的活动,使得本真从遮蔽中绽出,使得艺术作品充满了生气,这样,艺术家的活动正是决定艺术作品水准高低的主导因素。所以,单方面地从艺术作品出发来探求艺术问题,显然就掩盖和遮蔽了艺术的最基准的问题。也就是艺术的意义的真实问题。
艺术模仿说以艺术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为其探讨的主要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这种无限多样的自由创造性,因为它一味地强调艺术和现实世界的完全的符合。但事实情况是,艺术就是艺术,它和现实就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颜色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根本见不到,小说总归是一种编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使人神情激荡,思绪飞扬。为什么又会如此呢?显而易见,用艺术作品和现实之间的这种生硬的关系来说明这些问题,已显得极为力不从心了。这样,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又向前迈进一步,把探索的目光聚焦于艺术作品的现实来源,也就是艺术的制作者,即艺术家。
二、艺术和艺术家
艺术家,通常认为,就是艺术的制作者。艺术首先是艺术家制作出来的物品,自然地,是艺术家使艺术成为艺术,没有艺术家,艺术似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家以及他的艺术制作活动是艺术的主导因素。逻辑地看,艺术活动首先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艺术作品也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最后结果。
随着西方近性主义的高扬,人的价值,个性自由,人的主体性等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也随之勃兴,艺术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自由张扬和展现,自由、创造、天才等概念成了这种潮流的主导性范畴,艺术家成为艺术的主导因素。与之相应的是艺术“表现说”对传统的“模仿说”的反叛。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提出天才是和模仿精神是完全对立的观点。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主体性问题被强调到了极致,人是目的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基本出发点,这样,他就是从艺术家的活动出发,肯定了天才和创造在艺术制作中的巨大意义,他认为天才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天赋因素是艺术的决定因素,这样艺术家在艺术制作中的作用被康德充分地加以肯定了。德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认为,人即使练习作画,感情的表达也应该放在第一位。德国直觉主义哲学家柏格森认为,诗意是表现心灵状态的。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克罗齐更是干脆宣称艺术即直觉,即抒情的表现。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致上是与表现说相类似的观点。较之模仿说,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更明确地来说,就是把艺术家的情感作为艺术的核心和关键性问题。但同样可以看出,在这种以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的情感为主导的艺术问题的探讨中,照样包含着对艺术更为极端的本质主义化的倾向。
首先,艺术活动是以艺术家为主体的活动,我们绝对不否认艺术家对艺术制作活动的意义,正因为艺术家的存在以及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水准的高低,就自然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水准的高低,否则那些非凡、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不会产生的。但是,我们把问题拓展开来看,如果说,艺术家的制作的结果是艺术作品,推而广之,就是艺术。那么,是什么使得艺术家的制作得以成立?也就是说成为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是他赋予的他的制作品的风格,还是情感,还是其他?这些都无法说明这一问题,而且会使问题再一次陷入到循环论证中而无法自拔。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在艺术家的制作活动开始之前或进行中,他是否明确或已意识到他正进行着艺术活动,是否明确他的制作的结果将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如果是这样,那他已经就是按照艺术的模式和规则来进行艺术产生,那么,艺术的创造性又怎样灌注其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这些问题又涉及到了艺术的意义问题,这就促使我们从其他方面而不是从艺术家出发去探究。显然,从艺术家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认为艺术家就是艺术的立法者,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观点,同样使得问题简单化了。不难发现,艺术创造并非艺术家为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实际上只是为了某种艺术创造才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艺术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规则而成就了艺术。因此,需要有另一种线索来研究艺术家是如何赋予艺术品的艺术性或者艺术质量以及艺术规则的艺术质量。
其次,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但是,如果仅仅承认只有艺术家具备情感的表现能力,只有艺术家的天才能力才能超越事物的表面,捕捉到那最为动人的情感,那么,问题是这种情感能表现出来吗?即使能够表现,我们又如何体验到这种表现呢?这里问题还是不少。正如我们前面已否定的,艺术本来什么也不是,我们不要试图给艺术负载什么文化、情感等的因素在其中,但情感表现主义却把模仿说中的再现自然或理念暗换为表现情感,这种情感中心主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反而以一种模糊的情感来惑乱视听,使艺术被一种不知所云的神秘主义面纱所笼罩,或是成为肤浅的弗洛伊德主义者的某种阴暗、病态心理的暗示,把崇高的艺术变成了类似原始巫术一样的神神道道的东西。本来情感使艺术充满活力,但情感表现主义所要求的情感的意味和表现,实际上是对情感的一种贬低和严重的曲解。
从艺术家出发探讨艺术的基本思路是,因为存在艺术家,艺术才成为可能,不管来自于理念还是自然,还是表现历史、情感等,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制作。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就是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这些有意识地向自然或理念模仿或是表现情感的活动,艺术才赖以成立,艺术品才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样,艺术家成了艺术制作的主体,相应地,艺术家之外的与之对立的自然、理念或情感则成了艺术的源泉和来源,是为客体。这是一种表面化的探求和本质主义的预设,因为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自然可以推出,在艺术之前,已经存在着所谓的艺术之为艺术的实体,不管它是在自然或是理念、历史、甚至情感之中,只不过是艺术家把它抽取出来而已,艺术家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抽取的角色。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因素:艺术的本体和艺术的诸现象,即艺术作为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家、作品等,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自然地隐藏在事物背后,艺术家将它开掘出来,艺术家就成了艺术的代言人。
以艺术家为逻辑起点出发对艺术的意义的追问,使得艺术的意义探寻问题向本质主义更深地推进了一步,沿着这一思路下去,艺术欣赏或艺术接受就成了二次开掘的工作,作为艺术接受者的活动就是猜谜式的或是破译密码式的工作,我们面对艺术,就要愁眉难展、费尽心力地再次去找寻艺术家植入到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义,但是,是否存在这种永恒的意义呢?这种寻找意义的活动是否构成了艺术活动呢?这种寻求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解释学艺术理论便试图从艺术接受方面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三、艺术和艺术接受
当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出发对艺术的探讨充满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以往的理论中关注甚少或根本没有关注的艺术接受问题上来。艺术接受包括艺术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体验、感悟和评价;在这种接受活动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现实的存在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可能会和艺术作品一起构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体悟和评价。显然,这不单纯是个体当下的评价、接受的行为,同时也是在文化和文明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因为这种接受、评价、体验的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和易变性,就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难以把握,所以,因其无序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以往的研究多不予关注。但它确实是艺术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因素,而且是艺术活动的直接发生者。20世纪以来的解释学艺术理论便试图以此为出发点来读解艺术、艺术作品。
解释学艺术理论把艺术接受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体,其基本观点在于强调从艺术接受者出发的对“文本”阐释和读解的多样性,肯定了艺术接受中“前结构”和接受中的误读和解释的合法性,由此达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所认为的艺术的中心意义的消解。解释学艺术理论从艺术接受出发探讨艺术,是针对传统的艺术表现论而言的,这一理论首先要询问的是艺术中究竟有没有这种恒定不变的意义中心,作为艺术接受活动的实质究竟是不是对这种恒定的中心意义的寻找。在这一前提下,他们认为,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这种“前结构”,也即“历史视阈”是影响接受的基本因素,它构成一种“合法的偏见”,所以,对于接受来说,不存在所谓的与文本符合或发现中心意义的问题,而是由文本和接受构成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文本向接受者敞开,接受者也向文本敞开;故而,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理解,不是要指向那意义,进入艺术之中,绝对占有艺术所构成的世界,而是将自己是“非现实化”,将自己“暴露”给文本;在艺术接受中,是力图和自我构筑的“他者”不断地对话,形成一个不同的世界和新的视野。所以,解释学艺术理论强调艺术接受对艺术的意义,不但主张艺术接受者对艺术意义的占有,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占有对接受者自己的创造和激发。这样,传统的艺术的永恒、普遍的中心意义消解了,艺术不再是反映现实或表现情感的东西,它没有普遍的标准,永恒的意义,一切都在解释和对话中不断地展现,不断地开启着新的世界。在这一理论中,他们提出“读者中心主义”的口号,力图解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在艺术中的意义,这样,艺术作品的范围大大扩展,艺术家的创造不再对作品具有决定意义,甚至作者彻底地从接受视野中消失了。
但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果真像他们所描述的,任何文本,在认识视界中是真理,而在审美视界中是艺术,全由接受者的读解来决定,那么,艺术的意义的规定性几乎等于零。这样,艺术创造、艺术家甚至纯粹的艺术作品都会从人们的视阈中消失,我们可能面对的一切都会成为艺术的世界,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可能会成为艺术化的活动,在我们随意性的指称中,艺术就诞生了,那么,艺术还有什么意义和规定性而言呢?所以,这又不得不迫使我们把问题引向纵深。
从艺术接受出发来探讨艺术的意义,对艺术的本质和中心意义的消解,强调艺术接受的意义,从而强调艺术阐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这是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在艺术理论中的体现。这样,在艺术接受的误读和敞开中,“我”和“艺术”构筑着世界,艺术活动成了艺术的意义探究的核心,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则是艺术中主要强调的因素,对艺术的意义的探讨就直接指向了人的心灵的意义的探讨。在这里,艺术不再是模仿现实或理念等事物,或不再是情感的不断表现,艺术没有这个必要,艺术的意义变成了一种行动,一种构筑着“别样”世界的活动,艺术的意义在于将自己“暴露”在世界中,世界向自己的一种展开和敞亮,正是在这种沉沦和上升中,艺术的意义开启了。所以,解释学艺术理论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将艺术的意义的探讨最终指向了艺术活动,指向了人的心灵。
四、艺术和艺术活动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不论是模仿说还是表现说,不管是从艺术作品还是从艺术家出发来探讨艺术,都包含有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都企图从让艺术来负载一些什么东西在里边,不论是作品中对世界的反映,或是艺术家感情的宣泄,都试图把理念或情感的内质强加给艺术,这是一种本质主义对艺术的否定,它在给艺术赋予一定的本质的时候,恰恰就将艺术彻底背离了。所以,我们认为,对艺术的意义的阐释的最大的问题是极端的知识化。人的任何活动都有相应的知识,归纳性的、解释性的或是反思性的等等,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也被限制在知识的规范中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美学理论。作为艺术的规范性理论,美学理论已严重地背离了艺术,由于它过分的和极端的知识化倾向,使艺术被淹没在空洞的理论中。而要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除了摆脱这种空洞理论的束缚外,最主要的还在于溯本逐源,从艺术活动的本初谈起。而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努力则扭转了这个方向,它更重视艺术是一种活动,在这种阐释的行动中,艺术和接受对自我和世界的意义的构筑和开启。因此,我们强调,艺术什么也不表现,什么也不反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艺术!所以,对艺术的意义的探讨,从艺术作品、艺术家或是艺术接受出发,最终都要归结到对人的艺术活动的探讨中去。
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就是构筑另一个世界的活动。我们之所以提出艺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艺术的极端的观点,并不是彻底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遁词,而是要彻底否定所谓的艺术批评和美学理论对艺术是什么的概念化和知识化的思考,艺术开启的本来是一个非凡别样而不同平常的世界,而我们的理论总是试图将它纳入到我们正常的世界中来思考,这就从根本上将艺术背离了。所以,我们所要否定的就是对艺术是什么的提问。因此,问题最后会变为艺术可能的意义,艺术能够给予什么的追问,而这种追问只能再回到艺术活动中去探究,因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的基本的和原初的起点。
如果我们以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的意义问题的起点,那么我们又如何来描述艺术活动呢?人的活动纷繁复杂,究竟那些属于艺术活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会变得困惑。但是,我们先验地认为人就是一个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艺术活动也就是人的所有活动中的一种,这种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再造另一世界的活动,它是一种心灵构筑意义的活动。
首先,人的活动的特殊性,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创造“第二自然”的活动,活动本身是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但人的活动不仅仅体现为人和自然之间的活动,人也不仅仅是使自然向着他自己,他的活动的内涵应该更广阔,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创造“第二自然”的观点却为我们提供了思路。由此可见,人的活动具有某种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就体现为人对另一世界的探视的努力,在这种探视中,他不是还原现存世界,而是力图去开启和敞亮可能的世界,这种可能的世界只能是艺术世界。不管是艺术制作还是艺术接受活动,都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所以,不管怎样,艺术活动是一个使我们的世界“陌生化”的活动,这是一个极为朴素的事实,但这正是我们思考艺术的真正出发点。正是在这种制造陌生事物的活动中,我们在不断地超越,超越现存世界有和无的隔离,在心灵中出现了另一世界,这就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心灵不断地展示自己的运动,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接受都可以包含在这个心灵的运动之中。艺术活动的本意就是心灵自我改造的意义,面对一件非凡的艺术作品,我们感悟到的东西,绝对不是现有的知识告诉我们的,或是艺术理论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什么的东西,而是对我们心灵的改造;艺术作品也不是一个常规的现实存在的物,它绝对不是知识的对象,而是一个开启我们的世界面向心灵的物,艺术作品的本意是激荡起我们的感受,是艺术作品驱使着我们,而不是我们审视艺术;所以,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应该就是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感觉,使我们进入到“我—艺术”的世界中,使之在思考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艺术就是着力于激发塑造新的心情,新的感受方式,是艺术的方式在制造着我们感觉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在不断地规定着艺术的方式。
网址:艺术作品分析通用12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0156
相关内容
生活中的艺术作文600字(通用19篇)生活中的艺术作文(通用25篇)
生活中的艺术作文(通用15篇)
生活的艺术作文(通用39篇)
生活中的艺术作文(通用20篇)
家居产品设计论文通用12篇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通用14篇)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通用10篇)
礼仪案例分析(通用20篇)
艺术品鉴赏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