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期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

发布时间:2025-02-04 12:3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获得专业指导,改变生活习惯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习惯改善# #生活习惯改变书籍#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多元,对人的要求也更为苛刻,常常让人感到心力交瘁。尽管我们付出很多,尽量有效地利用时间,吐血加班,谨慎的处理人际关系。然而我们却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越来越容易在一些小事情上情绪崩溃。健康,家庭以及自我内心的追求都被我们放在了工作之后。那么我们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呢?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想要摆脱困局,我们就需要拥有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它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阐述的内容,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图片

本书是一本经典著作,《福布斯》杂志将此书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曾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5个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在领导管理,家庭及个人方面,都影响深远,写这本书,柯维教授花了三十多年去学习研究,最终集结成册。

01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图片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艘演习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我就在打头的那艘旗舰上当班。当时天色已晚,我站在舰桥上瞭望,浓重的雾气使得能见度极低,因此船长也留在舰桥上压阵。入夜后不久,舰桥一侧的瞭望员忽然报告:“右舷位置有灯光。船长问他光线的移动方向,他回答:“正逼近我们。”这意味着我们可能相撞,后果不堪设想。船长命令信号兵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20度。对方说 :“建议你转向20度。”船长说:“发信号,告诉他我是上校,命令他转向20度。”对方回答:“我是二等水手,你最好转向20度。”这时船长已勃然大怒,大叫道:“告诉他,这是战舰,让他转向20度。”对方的信号传来:“这是灯塔。”结果,我们改变了航道。故事中的船长一直要求对方调转船头,并强调自己是战舰,你必须听我的。结果当得知对方是灯塔的时候,估计内心很羞愧吧。借用美国作家弗格森的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你要先改变,生活才能改变。如果你还是读昨天的书,走昨天的路,见昨天的人,未来怎么能改变呢?改变心态,向内归因。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身的不足,不改变自己的缺点,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自己。面对问题,用固定思维解决不了时,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思维,另寻他路。

02 七个习惯概论

图片

七个习惯是符合成长规律,高度整合的,并不是零落的,分散的,并且这七个习惯会让我们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以及把握机会实现螺旋向上的成长。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指我需要你的照顾+你要为我负责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指我要靠我自己+我要为我自己负责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指我们合作+我们共赢七个习惯与三个成长阶段的关系
依赖期:能力尚未成型独立期=同时具备三种能力=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个人领域的成功互赖期=同时具备三种能力=知已解彼+双赢思维+统合综效=公众领域的成功

图片

在第2章中,我们学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产出/产能平衡(P/PCBalance)。这个原则通过伊索寓言中的金蛋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产出(金蛋)与产能(下单的鹅)之间的关系。效能的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平衡。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里的磨刀,就是我们所说的产能--准备和投资的过程;而砍柴则代表着产出--我们期望得到的结果。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结果,而忽视了产能的培养和维护。在企业运营中,员工的能力和福祉是公司的产能,而利润则是产出。许多公司只关注利润,却忽略了员工这一核心产能的重要性。同样,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表现为产出,而亲子关系的培养则是产能。只有当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给予足够的关注,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产出/产能平衡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工作和家庭,它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生活哲学,是指引我们走向高效能人生的灯塔。

03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图片

【习惯1: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天赋——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和独立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我们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应该主动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噩运的降临。积极主动的人会关注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投入少的精力。

图片

习惯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根本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基于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创造出一个文化。

图片

习惯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要更多聚焦要事,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需要分辨轻重缓急和培养组织能力,勇于说不,必要时应该不卑不亢的拒绝别人,在紧急和重要之间,知道取舍。自我管理的四个步骤: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

图片


习惯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生活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是双赢的必备条件,其间的平衡点是成熟的重要标志。知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然后建立起双赢关系,通过双赢过程(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可能路径)来完成。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图片

习惯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先去寻求了解对方,再正确让对方了解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我给对方我认为最好的,应该是理解对方给对方最需要的。有四种错误的自传式回应: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有效的沟通应当复述语句、加入解释、掺入个人感觉、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适时扮演知音。其中信任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增进信任的是礼貌、诚实、仁慈和信用。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地储蓄情感账户,七种投资方式: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坦然交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图片

习惯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了彼此,甚至还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0.5),不以妥协为目标(1+1=1.5),也不仅仅止于合作(1+1=2),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

图片

习惯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生活基本面身体(健康饮食、锻炼身体)、精神(读书、音乐、放空)、智力(读书、选择节目、写作、组织规划)社会/情感(燃烧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路。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通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引发惊人的结果,世上无小事。小结:强烈呼吁大家去看这本书,三言两语根本无法传递这本书的精髓。我的读后感触是:强者改变,弱者抱怨。生活高低起伏,谁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真正大格局的人,不会动辄生气抱怨,更不会让坏情绪肆意蔓延。很喜欢一句话:“抱怨深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工作中得不到赏识,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感情中付出没有回应,那就把精力用来好好爱自己,你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当你跳出负面情绪的思维框架,多用积极的心态思考,自会发现难题的出路,人生如同浪潮,每一次触底,都是为下一次反弹蓄力。只要我们直面挫折,做出改变,不断提升自己,下一次就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敢说,当你开始阅读本书时,你已经开始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成长历程。请和你所爱的人分享你的收获,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开始践行它们。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其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让我们共勉!摘录: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人生。
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善用榔头的人往往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钉子。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当根基改变时,一切都会摇摇欲坠。相同不是统一,一致也不等于团结,统一和团结意味着互补,而不是相同,相同毫无创造性可言,而且沉闷乏味,统合综效的精髓在于尊重差异。问题的反面是契机。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要紧的不在于言语或行为,而在于本性。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就一定要平衡好产出和产能,这就是所谓的高效能。而维持产能的关键就是自我提升。【欢迎大家分享你对此书的观点和感悟】主编:朱津津校对:赵铃铃

网址:07期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4877

相关内容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改变人生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丨书摘&读书笔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些好习惯,请逼自己养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实践好习惯,提升自己的效能
什么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
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3个好习惯,帮你改变自己,改变人生
习惯的养成,从思维转变开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ptx
祝坤《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