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儿童及青少年食养原则和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06 11:20

青少年儿童应避免过多零食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营养饮食#

减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一直是热门话题。

肥胖不仅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因此对于孩子的体重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正所谓七分靠吃三分靠练,减重期间究竟该怎么吃,才能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达到减肥效果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食养指导

食养原则和建议

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3.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4.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5.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6.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第一:

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达到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选择小份量的食物以实现食物多样,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能量的需要量,控制食物摄入总量。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保证蛋白质摄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学龄前儿童(2~5岁)每天摄入350~500mL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学龄儿童(6~17岁)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2-17岁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

各类食物建议摄入量及能量需要量

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常涉及膳食能量摄入过高。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

尽量选择天然、新鲜食材,提高鱼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必要时补充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控制精白米面的摄入,增加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全谷物和杂豆摄入。

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过程中,建议膳食能量应在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 20%左右。同时,膳食结构应有利于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适当增加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

第二:

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儿童青少年要选择适宜的食物,因地制宜进行食养。如西北高原地区,多见寒冷干燥气候,饮食上宜多选择温阳散寒的牛羊肉等食物,东南沿海地区温暖潮湿,饮食上则宜清淡,可多食蔬菜、水果、鱼虾、豆制品等食物。

肥胖儿童青少年应顺应四时,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应当早起,足量运动。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不可贪凉饮冷,避免损伤阳气。秋天易燥,要少食辛辣,适量多吃酸甘多汁的食物,如莲藕、苹果、梨、枇杷等。冬季天气寒冷,往往进食牛羊肉类较多,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因此可添加些“甘寒”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百合、梨、苹果等,调剂平衡。

开展系统的膳食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要结合儿童青少年体质和身体状况,从食材选择到食物应用进行整体膳食管理,优化传统膳食结构。

各类食物选择举例

第三:

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养成健康饮食行为是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重要途径。

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进餐结束,立即离开餐桌。

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用餐时长适宜,早餐约20分钟,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控制每餐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

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强调吃好早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 25%~30%、35%~40%、30%~35%。

肥胖儿童青少年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

儿童青少年在选择零食时,应首选干净卫生、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原味坚果;结合营养标签,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过度加工食品;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10%

不喝含糖饮料,足量饮用清洁卫生的白水,少量多次。

尽量在家就餐,在外就餐也要注重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全谷物和杂豆摄入,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摄入。

第四:

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学龄前儿童每天身体活动的总时长应达到3 小时,包括至少 2 小时的户外活动。

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 60 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包括每周至少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

家长应为儿童青少年创造积极运动的家庭氛围,与他们共同运动,培养其运动技能,鼓励儿童青少年每天校外身体活动时间达到 60 分钟。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运动处方师等专业人员的安全评估和指导下,结合自身运动能力制订运动方案,从每天 20 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 20~60 分钟,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进行 3~4 次、每次 20~60 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包括每周至少 3 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抗阻运动,鼓励多种运动方式结合。

肥胖儿童青少年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传统健身方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如健身长拳、八段锦等。

保证充足睡眠,做到早睡早起,建议5岁以下儿童每天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6~12 岁儿童为 9~12 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为8~10小时。

儿童青少年要将每次久坐行为限制在1小时以内。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包括看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关注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视提升肥胖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管理能力,解决肥胖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第五:

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家庭、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预防与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键场所。家长应提高营养健康素养,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培养科学饮食习惯。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特点设置营养教育课程,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开足、上好体育课。

鼓励社区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提供支持性环境。通过讲座、入户示范、壁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肥胖防控知识;配备充足、适宜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场所。

鼓励食品、运动设备生产企业研制有助于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的产品。

第六:

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每年监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评估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

对于体重正常的儿童青少年,建议家长至少每月测量并记录1次其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并观察变化趋势;如有异常变化,应主动咨询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

肥胖儿童青少年要在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每周测量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制定体重管理目标,评估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运动、睡眠、心理状况,制定膳食加运动的个体体重管理方案。

对于疾病原因导致的肥胖,需要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不建议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重度肥胖或伴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可以进行多学科协作下的临床治疗。

儿童青少年肥胖不同证型食药物质推荐

◇◆◇◆◇◆◇◆◇◆◇◆◇◆◇◆◇◆◇◆◇◆◇◆◇◆◇◆◇◆◇◆◇◆◇◆◇◆◇◆◇◆◇◆◇◆◇◆◇◆◇◆◇◆◇◆

“英国养娃那些事儿”诚意推荐

来自CrazyUKPS

欢迎转发分享

网址:国家卫健委:儿童及青少年食养原则和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4283

相关内容

国家卫健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
儿童青少年日常食养遵循6条原则
吴以环委员:建议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食物多样、健康零食、积极锻炼……儿童青少年营养指导建议 重点来了
委员提出这些建议,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指导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营养指导建议
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 年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年人、儿童青少年营养指导建议来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