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24 09:40

城市生活方式研究中的慢生活理念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生活方式研究#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子课题进展

目前研究计划总体进展顺利,各个子课题按照时间计划不断推进。已完成学术论文20篇,著作1本,研究专报1份,博士毕业论文2篇,硕士毕业论文5篇。

研究计划包括6部分研究内容和5个子课题。6部分研究内容包括:1)城市“三生”空间的概念界定、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实践政策评价;2)“三生”空间优化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3)“三生”空间优化的理论内涵和目标体系;4)“三生”空间技术支撑研究;5)“三生”空间优化发展的评估体系与影响因素研究:格局、过程与机理;6)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发展的空间区划、治理措施和保障机制建议。5个子课题分别是:1)中国城市“三生”空间的协调融合研究;2)集约高效的中国城市生产空间优化研究;3)宜居健康的中国城市生活空间优化研究;4)绿色安全的中国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研究;5)“三生”空间的技术支撑研究。

从6部分研究内容来看,各部分都有所进展,当前重点在第1、第4和第5部分。从5个子课题来看,在第2、第3、第4、第5子课题上完成较多。归纳当前重点完成任务,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1、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质量格局与相关因素分析

这部分研究内容反映了当前中国城市“三生”空间存在问题、现状质量的空间格局以及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为全面了解我国城市“三生”空间现状提供了基础性参考,也为后续研究深化提供了分门别类的划分依据。成果形式是待发表的学术论文1篇。

2、中国城市生产空间优化研究

重点从集聚与分散、单中心与多中心视角探讨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绩效和促进创业的空间结构模式。成果形式为6篇学术论文和3篇研究生毕业论文。

3、中国城市生活空间优化研究

主要从交通出行、健康、幸福感角度探索绩效更佳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建成环境特质。成果形式为8篇学术论文和1篇研究生毕业论文。

4、中国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研究

重点研究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以PM2.5、CO2等为生态环境质量代理变量的影响。成果形式为2篇学术论文和1篇研究生毕业论文。

5、中国城市空间形成影响因素和国外经验借鉴

探索了市域空间结构、国家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信息化对于城市空间集聚分散的影响,以及美国城市化对于我国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启示。成果形式为3篇学术论文和2篇研究生毕业论文。

6、政策建议

对长三角一体化提出了政策建议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并以上海为例探讨了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的对策。成果形式为1篇研究专报和1篇学术论文。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已经积累了全球人口数据库Landscan,全国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上海交通出行、生活、健康数据库,全国多个抽样数据库,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库,全国POI大数据,等10多个研究所需数据库,满足了研究需求。

根据研究需要,各个子课题都对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不断跟踪,并进行了CiteSpace文献分析,对最新文献具有最及时的把握。

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每年1次的美国地理学家大会(AAG),世界地理联合会大会和区域会议,区域经济协会年会及下属专业委员会年会,中国地理学年会及下属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专业委员会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及下属专业委员会年会,交通出行行为与时间地理年会,中国首届城市经济年会,区域经济学科会议,等一系列学术会议。课题组不定期召开学术工作坊和学术沙龙,邀请国内外学者交流。与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授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前后4个博士生前去学习访问一年。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以及城市地理系的微信公众号上不定期发布成果信息近30余次,在澎湃新闻等报刊媒体发文多次,扩大宣传。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原计划重点探索达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绩效俱最优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1年半来,实证探索发现这一目标是难以达到的,没有一种空间结构可以同时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绩效各方面最优。现实的选择是设置生态底线,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主要矛盾,实现生产和生活协调和最优空间配置。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从完成的29项阶段性成果中选出8项代表性成果,反映研究取得的主要发现以及对课题的贡献支撑。

1、Han, Shuaishuai, Bindong Sun*. Impact of Population Density on PM2.5 Concentrations: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9, 11(7), 1968; doi:10.3390/su11071968

探索城市建成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以PM2.5作为生态环境的代理变量,以上海为例,检验了城市空间结构对于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街区人口密度与PM2.5浓度显著正相关,与北美发达国家关于紧凑能够降低污染的论断相反,表明在中国上海这类高密度超大城市中,高密度导致的污染集聚效应超过了出行方式转移带来的污染降低效应。这一发现说明,我国城市三生空间优化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经验,要立足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的策略。

2、Li, Wan and Bindong Sun*. 2018. Spatial structure and labo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prefectures in China. Urban Studies, DOI: 10.1177/0042098018770077 journals.sagepub.com/home/usj.

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涉及到城市生产空间的布局合理性。本文从单中心-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视角,以中国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检验了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级市市域尺度,单中心空间结构更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绩效。这与以往文献基于市区尺度得出的多中心结构的经济绩效更好的结论不同,反映了空间结构的绩效与空间尺度有关。城市三生空间优化也要重视优化的空间尺度差别。

3、葛全胜,董晓峰,毛其智,张文忠,杜龙江,张伟,何春阳,吴殿廷,吕拉昌,陈明星,孙进柱,孙斌栋,赵鹏军,潘竟虎,彭建,强海洋. 雄安新区:如何建成生态与创新之都,地理研究,vol.37,No.5:849-869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北美国家,为了建设宜居社区,解决低密度郊区化蔓延问题,提出了紧凑发展的理念。作者综合了自己关于城市人口密度对生态、健康、幸福感影响的研究,提出对于城市建成区密度已经很高的中国城市来讲,紧凑发展要具有自己的内涵,适度紧凑更加适合我国国情,过高密度的开发不利于环保、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作为未来城市空间的标杆和典范,雄安新区宜居城市建设不应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紧凑发展理念,适度紧凑应当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指导原则。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人民群众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要求,生态、健康、幸福应当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4、Bindong Sun, Chun Yin *.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scale urban built environments and body mass index: A study of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2018(94):230-240.

促进居民健康是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中国跨城市4114个居民个体的样本,检验了城市和邻里尺度建成环境对居民BMI的影响,以及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和生活方式对建成环境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建成环境在城市和邻里两个尺度都显著影响BMI,在城市尺度,适度的城市规模和职住平衡能降低BMI,而人口密度与BMI 呈U型关系;在邻里尺度,增加健身设施可以降低BMI;2)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可以调节建成环境对BMI的作用。因此,为防止超重和肥胖,规划政策应该同时关注城市和邻里两个尺度建成环境的影响,强调合适的城市人口规模和密度,促进职住平衡,同时关注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和生活方式对建成环境的调节作用

5、林杰,孙斌栋. 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城市发展研究,2017(12):69-75.

城市空间对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正受到越来越的关注,但是鲜有研究系统地分析各类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作用。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全国抽样数据,本文采用多层定序逻辑模型检验了社区与城市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后,社区及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会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降低的可能性,住所距最近公共交通站点距离越远,个体主观幸福感降低的概率越大,而城市每万人公交拥有量的增加对于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也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考察建成环境对幸福感影响的异质性发现,建成环境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论为如何通过城市空间优化来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启示。

6、孙斌栋,汪明峰,张文新,吕拉昌. 中国城市经济空间,科学出版社,2018

本书立足于城市地理学的分析思维,并融合了城乡规划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就中国城市经济空间的形成与演变、集聚与分散、产业升级与开发区转型、崛起中全球城市制造业生产链布局、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CBD、城市商业格局与空间演变、现代化与新城市消费空间、创新·创意·创业与新城市经济空间八个主题展开论述,力图展示我国城市经济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剖析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空间突出特点,揭示城市空间与经济发展互动规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对于构建中国城市经济空间理论和指导中国城市经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本课题关于城市生产空间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分析材料。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1、在单个空间优化研究基础上,开展“三生”空间协调融合研究

研究计划中的5个子课题分别是:1)中国城市“三生”空间的协调融合研究;2)集约高效的中国城市生产空间优化研究;3)宜居健康的中国城市生活空间优化研究;4)绿色安全的中国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研究;5)“三生”空间的技术支撑研究。目前在第2、3、4、5子课题进展较多,下一步要在继续深化基础上整合,展开第1子课题即“三生”空间融合研究。

2、聚焦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研究

目前对上海生活空间研究较为充分,下一步将展开以生产空间为主的城区“三生”空间优化研究和以生态为主的城区“三生”空间优化研究,前者以金山为主,后者以崇明岛为例。同时按研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代表性城市做案例研究。

3、在前期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更多相关政策建议;并梳理成果和文献,初步提出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

研究计划包括6部分研究内容:1)城市“三生”空间的概念界定、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实践政策评价;2)“三生”空间优化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3)“三生”空间优化的理论内涵和目标体系;4)“三生”空间技术支撑研究;5)“三生”空间优化发展的评估体系与影响因素研究:格局、过程与机理;6)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发展的空间区划、治理措施和保障机制建议。目前成果集中在4)和5)方面,下一步强化其他部分内容。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艾雯)

网址: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1967

相关内容

农村生态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2024年中国淋浴器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规划的中期报告
【2018年整理】研究分析报告=中国三线城市网民暨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pptx 全文免费
育儿网发布:2019中国下沉城市母婴生活调研报告
中国生活美容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树懒生活]:2023中国家居装修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柴彦威:基于时空行为分析的中国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节能调查报告
淮安市城乡空间优化布局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