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个人成长》系列:在工作中生活,在生活里娱乐

发布时间:2024-11-11 13:38

硕博心理撰稿人:刘刚

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寻求工作的意义同样也是一个过程。如果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感到非常沉闷乏味或者无法找到发挥潜能的途径,我们最终会失去生活活力。


你可能很喜欢你的工作,并且也从中获得了满足感,但有时你还是会因为一些工作以外的原因而感到厌倦,比如士气低落或同事间发生冲突、不够和睦。研究者指出,不良的工作环境来自三个方面:职业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

虽然期望同事之间从不发生矛盾是不现实的,但如果长时间这样也是令人无法接受和容忍的。不幸的是,同事间的伤害在一些工作场所屡见不鲜,它对员工的情绪和业绩表现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另一研究发现,那些总是负面看待事情的雇员很容易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同事身上。


即使你没有遇到伤害他人的上司或同事,还会有无数其他的压力和要求让你感到厌倦,对工作产生不满,它们包括:要赶期限和完成定额;得与别人竞争而不仅是将自己发挥到最好就可以了;面临失去工作的威胁;感到工作陷入瓶颈,很难再向前迈进;应付难缠的客户或顾客以及必须加班或从事非常辛苦的工作。

不满意的另一个原因则可能因为要与一些比你年轻又没有经验的人一同工作,而他们的薪水和你的差不多甚至比你的还高。


还有一种压力是隐藏的,但却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非常严重,这就是裁员或解雇的压力。特别是当你想到自己的付出和担负的责任时,会更感到焦虑。


如果你很幸运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可能还会遇到每天上下班的压力。你可能在上班前就感到紧张,而下班途中的交通拥堵也会让你在到家后觉得很烦躁,这种压力会给你与家人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你的工作很繁重,你就无法给予孩子、伴侣和朋友太多,也无法享受他们对你的付出。有时或许你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但千万不能因此而忽视它对你整个生活造成的影响。如果工作环境令你感到不快,你一定要设法找一些其他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这些因素都会让你产生不满,甚至会削弱工作本来带给你的益处,而且这种对工作的不满还会干扰到你的生活。解决之道就是找出令你不满或紧张的具体原因,然后问自己该怎么办。你可能无法改变工作中所有让你不满的地方,但你的确可以做出一些重大改变来增加自己的满意度。


工作可能是你寻求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也可能是导致你感到沮丧的根源。工作能够让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到有意义和快乐,而且通过工作,你可以使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品质发生重大改变,这会带给你一种真正的满足感。但有时你也会感到工作毫无意义,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完全是在耗费精力。它不仅没有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意义,而且还让你觉得筋疲力尽。这时你就有必要问问自己:“我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意义?”


如果工作不能带给你力量,而是让你感到身心疲惫,你会考虑做些什么吗?是否有一些办法能够让你积极应对工作中让人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什么时候你该考虑换工作来重新寻求生活的意义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清楚自己究竟最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比如丰富性、灵活的工作时间或与人接触的机会等。如果你目前的工作中缺乏你所希望的,那么你可以试着和老板谈谈换工作的可能性,许多老板为了不失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会予以考虑的。


如果你决定维持这份无须付出太多努力却又不甚满意的工作的话,那你就需要接受在工作时觉得没什么意思的现实。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需要明白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对你的整个生活是有影响的,因此,较为积极的做法是,设法在工作之外找到能令你感到获得认可、有价值和兴奋的事情做。比如说让自己放松的娱乐一下。


工作不代表生活的所有方面,即使是有价值的工作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大多数人在工作以外都需要其他内容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也给工作带去新能量。工作需要你的坚韧和力量,而娱乐则要求你具备放手的能力,并且可以随性发挥,而没必要总考虑“该做什么”。


娱乐教会我们培养一些新的能够带给我们活力的兴趣,它要我们学会随遇而安不要较劲,不要勉强。如果工作无法让你感到充实和满意,在闲暇时间里追求个人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它可以取代工作,为我们提供机会尝试新的活动,从而在工作之外找到生活的意义。休闲娱乐能让我们暂时忘却工作的责任,缓解工作的压力,也有助于我们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

这里是宥唯心理,我是刘老师,虽然我们只是心理学界的一颗小树苗,但是我们努力做到我们的最好;用真诚的态度、客观、专业的方式向每一个愿意关注我们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们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学知识。

请记得不管你在哪里,世界和我陪伴着你。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作者:(美)克里 等著,王晓波 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2. 《心理治疗》作者:郑日昌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3. 《人格心理学》作者:Jerry M. Burger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4. 《心理治疗》作者:胡佩诚、赵旭东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5. 《咨询心理学》作者:杨凤池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网址:《心理学与个人成长》系列:在工作中生活,在生活里娱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0605

相关内容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第十版)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第十版)(万千心理)
【成长系列】学霸秘籍: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成长系列】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心理学与生活在线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
【心理成长】大学生军训心理调节与适应手册
法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
家庭教育的温馨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护航计划在行动】物电学院开展“10.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