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苇岸始终关注大自然中的事物,关注人与土地的和谐,思考大自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启示
环境美学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美学理论#
彭程作品系列(三卷)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07
7月25日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读书会(第186期)特邀当代新散文代表作家、光明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彭程,就其作品系列——《大地的泉眼》《阅读的季节》《心的方向》和纯粹Pura读书会读者深度交流,同时就其把生命经验抽象至哲学层次的锥心悼女之作和三部作品进行了诠释,表达其对生活与命运、苦难与拯救、写作的意义的思考和提炼。
《大地的泉眼》是散文家彭程的散文集,主要篇目有《消逝了的夏天》《大地的泉眼》《一个人怎样变得衰弱》《王子与玫瑰》《童年乡野》《当地名进入古诗》等。在《大地的泉眼》中,作者描绘了节气的变化,将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具象化;在《一个人怎样变得衰弱》中,看到了人世间悲剧的指向与必然;在《王子与玫瑰》中,作者探讨了《小王子》中王子与玫瑰、狐狸的关系,得出了一个结论:爱是一种联系,但更要紧的是要“创造联系”……三十几篇文章融入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对生命、故乡的体验和感悟。作者透过事物的日常状态,挖掘出个人灵魂深处的奥秘。作者以真诚深切的心灵抒写,托举起一方丰邃而睿智的精神天地,浓缩了密集的思想元素与丰沛的审美含量。
《阅读的季节》散文家彭程的散文精选集,所谈都与书有关,包括读书、藏书、评书等40余篇,是作者遨游书海、沉醉书香的感悟,探索书与人的生命交互,阅读与写作的彼此相长。或谈经典之作与经典阅读,抒发了在书中与名家神交所获得的心灵滋养;或谈聚书的乐趣,及由阅读带来的生命的宽阔;或曰精彩书评;或分享名家写作历程与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从四个维度展现了阅读长河生生不息的流动,邀请读者一起浸入其中畅游。
《心的方向》是散文家彭程的自选集,呈现了作者所到之处的多彩自然人文风光,大多是旅行和采风到过的地方,也有生活了数十年的京城居所。透过或陌生、或熟悉的山水风光、历史风物、人物表情,作者把感知到的生活与生命中最为本质的、最具普遍性的内涵,倾注于笔尖纸上。
杯子上的笑脸
作者:彭程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4-02
《杯子上的笑脸》为散文家彭程追忆爱女之作,一部饱含思想创痛的生命和人性之书,从个人苦难上升到对命运和苦难的形而上思考。独生女乔乔不幸罹患脑癌,生命凋落于最好的年华。作家以笔笔滴血的笔触记录了得知女儿罹患绝症的震惊痛苦,长达十几个月的救治过程,以及女儿离世后绵绵不断的哀痛和思念。作品涉及许多感人而带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有对于乖戾无情的命运和苦难的思考,有面对绝症不放弃一丝希望的抗争。这是一种对于超出日常经验的苦难经历的书写,感受和思考格外真挚、强烈和深入,既充满真挚浓烈的情感,又具有哲学的深度和丰富的思想性,以平实和生动的文字呈现出悲慨沉郁又不失理性内敛的风格,饱含对爱、生命与魂灵的泣诉与追问,表达了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现特推送“一个人的诗与思:彭程《大地的泉眼》《阅读的季节》《心的方向》《杯子上的笑脸》读书分享会(纯粹读书会第186期)”现场回放及其文字速记,以飨读者。
——纯粹君
纯粹现场
文 /彭程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彭程,很高兴也很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读书会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得以和大家进行交流。今天这个活动的缘起,是这家出版社先后给我出版了几本散文作品,因此我今天是以一个散文写作者的身份坐在电脑前的。虽然我们彼此之间不见面,但是我相信这种形式不会影响交流的效果,也期望能够得到各位的指教。
今天我想主要介绍一下其中的三本书的内容,谈论一些写作中的思考和体会,同时围绕散文创作中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同时也是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简略地谈一下我的认识。因为时间关系,这些内容恐怕都只是简要地提到,不可能是深入地探讨。
曾经有人问起过我,你因为什么选择了写散文,而且一直在写散文?第一次被这样问起时,我也感到有些疑惑,是啊,为什么是这样呢?做出这样的选择好像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并不是那种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一开始写作就是从散文入手的,后来就延续下来了,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也许最初的选择很关键,决定了以后的走向,这里面可能有一些类似惯性驱动的因素。我的作品的数量不算很多,与不少高产的同行相比很是惭愧,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文体的单一性就更为明显。
但是随着写作不断进行下去,我开始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成其为问题。我觉得对自己来讲,散文是一种表达对于生活的感受和认识的比较适合的文体样式,因此很自然地就持续下来了。当然如果换一个作者,可能小说或者诗歌是他的合适的方式,就像有句话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因人而异的情况与写作者的个性、爱好、思维的特征,还有感受世界的方式等等因素有关系。这些与今天的话题关系不是很大,也就不展开谈论了。
阅读的季节(彭程作品系列)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年: 2021-07
我们都会听到一个说法,叫做“散文易写而难工 ”。“易写 ”,容易写,是指的门槛低,它不像别的文体的写作,需要有一些入门级别的条件。比如说诗歌要有意象,要有韵律,有节奏,写小说起码要有人物,有故事,有一定的结构上的要求,但是比较起来散文的要求就没有那么多,好像谁都可以写,不需要资格认证,而且怎么写都行,没有规矩,至少是规矩不明显不严格。 至于“难工 ”,情况就有些复杂,其实任何文体的写作都有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写得好的总是凤毛麟角。但是我理解具体到散文之所以这一点被特别强调,可能是因为它的数量庞大,所以就更能够凸显出这一点来。
今天这次与大家的交流,起因于阅读,各位作为读者对我的了解,我想首先应该是通过读我的作品。今天愿意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听我讲,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行为的延伸。其实作为一个写作者也无法脱离开阅读, 阅读给写作者提供资源,提供借鉴,告诉他写什么和怎样写,并提供一种标准和尺度,树立起一种他期望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
其实如果就文学阅读而言,在过去几十年中我读小说和诗比读散文要更多一些。这三本书中的一本《阅读的季节》是读书随笔集,其中就有好几篇是阅读小说作品的感受。我也很喜欢读诗,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一直到现在每天总要花上差不多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读上一两首古诗,欣赏品味诗歌中的情感、意境还有语言,这一点已经成为习惯。这几本书,书名分别叫做《大地的泉眼》《阅读的季节》和《心的方向》,都是用每一本书中单篇的题目来作为书名的,它都是一种诗意的语言表达方式。
心的方向(彭程作品系列)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07
谈到了诗意,接下来我想说,我认为诗意是一篇散文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文学是诉诸感情的,是以情感动人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诗意就是一种感情表达的极致状态。关于这一点,我想提一本中国读者都很熟悉的书,苏联作家康 ·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这是一本以散文随笔的笔调来谈论创作的书,它影响很大,很多中国作家都把它称为自己的文学向导。贯穿于这本书里的数十篇作品中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记录了很多世界各国的著名作家对诗意的感受和追求,他们的作品能够不朽,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说就是饱含了浓郁的诗意。有一个比喻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诗意也可以说就是文学的内核。这一点体现在很多文体中,当然也包括在散文中。
散文中另外一个核心性的要素就是思想。它们在作品中的存在,就仿佛是一个人身上的骨骼,仿佛是一栋建筑物里的承重结构。它们是非常坚实有力,有一种坚硬的质地感,相比之下作品中感性的表现就像是肌肉皮肤的部分,摸上去有弹性有温度,甚至能够感受到那种目光的顾盼、气息的吹拂等等。我们形容一个美人,经常说她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吹气若兰,这都是古典诗词中的名句。说到散文中的思想性,像中国古代先秦诸子里的散文,不论是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还有韩非子等等,他们都是以思想性作为突出特征的,尽管他们关于人生和社会的见解和主张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西方的一些经典像蒙田随笔,像叔本华的随笔,也都是这一类作品。
如果说大家因为时代的和文化的差异,对刚才提到的那些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的隔膜的话,那么我讲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当代中国作家,就能够理解这种思想性的具体所指了。这个作家就是史铁生,因为他个人经历的不幸,他的思考一直围绕着命运和苦难,围绕着肉体的残疾和精神的健全,围绕着深陷苦难中的人怎么样才能获得救赎等等关于生命的重大问题而展开。他的这些思考都被表达得既充分而又深刻,当然他的作品同时也是诗意浓郁极其富于感性的。因此诗意和思想性,这是我眼中的散文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当然还可以划分得更细致一些,分出其他的方面、其他的成分和元素。但是我认为后面的这些,基本上都能够归入上面我说的两大项中,或者说被这两大项概括和统领,这两大项就是诗意和思想性,诗和思。因此,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个人对于优秀散文的期待,如果就某一篇具体作品而言,那就应该包括诗与思的结合,或者说感情与理性的结合,或者借用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一本自传的书名《诗与真》。我曾经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这个意思。
大地的泉眼(彭程作品系列)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07
我们中国历代传诵的一些古典散文名篇,像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像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也都是这两个方面的一 种结合。既有情感的抒发,也有哲理的沉思,它们水乳交融一样,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极致状态。刚才我说的史铁生的作品也是很完美地达到了这一点。像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就是一篇这样的杰作,既有丰沛鲜活的情感,又有深邃独特的思想,所以问世以来广为流传。
其实诗与思、感性和理性在一篇散文中的分布,就仿佛是一个人的精神生命的构成。每个生命都是由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部分构成的,精神生命又可以分为感性和理性这样两个层面、两种状态。精神生命就仿佛是一辆双轮车,情感和理性就是两个轮子,任何一个轮子如果出了问题,即使车子能够行走,它也是踉踉跄跄的,也不会稳当。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要平衡感性和理智,指的就是健全的生命有赖于这两种成分的一种动态的平衡。散文写作也是这样,一篇作品中应该体现出这两者的并存和协调这样一种关系。
下面我言归正传,简要介绍一下这三本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一下我是怎样试图在写作中体现出这种散文理念的。这三本书中收入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前后有三十多年。这些作品并没有很明确的阶段性的划分,作品里的大部分的主题在写作的早期就已经涉及,此后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主题的延续,以及在宽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的开掘。如果仔细辨别起来,前后不同时期的作品还是有一些表达上的差别。在语句上,前期作品有的有一些雕琢的痕迹,不够自然质朴。叙述语调上,前期作品显得有那么一些飘浮,后面的就比较沉稳等等。但是整体上倒是没有那种特别鲜明的断裂式的差别,总的看还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我想原因可能在于我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同一种美学要求来写作的,这一点贯穿了写作的整个过程。
彭程《大地的泉眼》封面平面图
先说一下《大地的泉眼》。这本书的内容题材比较广泛,不是很容易归类,生活中受到了触动,有所感受有所思考,只要觉得值得写,我就愿意把它写下来。开始写作时尤其如此,这一点也与当时的年龄有关,年轻的时候心灵总是更为活跃更为敞开,喜欢对什么都发发言。在这本书里我写了父母的至爱亲情,写了童年生活的回忆,写了聆听各地民歌的感受,写了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的诗意,写了夏天的风光和氛围给我带来的那种沉醉之感,写了创造对于人生的意义,写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写了走入一片墓地产生的对于生和死的沉思等等,这个范围称得上是比较广阔。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是很羡慕那种能够专注于某一个主题的作者,觉得那样的写作有可能发掘得更深入,能够得到新的发现。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做挖十个浅坑不如打一处深井,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有一类作家这方面的特点很明显,像英年早逝的散文家苇岸,他的全部散文还有他的几本日记,也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他的写作就呈现出内容题材高度的一致性,始终关注大自然中的事物,关注人与土地的和谐,思考大自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启示,以及对于人应该怎样过一种平衡节制富于道德感的生活的深度思考。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但引发了广泛注意,我想与这种聚焦效应应该有关系。
但是很遗憾的,是我总是很难长久地专注于某一个方面。有一次我接受采访时,我用一个比喻,来表达这种看上去缺乏中心的写作,我是这么说的:“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令人感兴趣的地方不少,触动常有,我很想尽量多说出来,就像一个被父母带着去动物园的孩子,本来说好了去熊猫馆,经过狮虎山时也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不过我后来觉得这样也未必就是坏事,能够让我对广阔的生活敞开胸怀,能够产生一种对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关注和参与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不错。但是不论写的是什么内容,我还是希望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刚才我说的那种诗与思相结合的状态。
彭程《心的方向》封面平面图
再来说说《心的方向》这一本。这一本的主题范围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收缩,地点和空间是这本书里边的一个隐形的主角。这本书里的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游记体散文,我在报社工作,工作性质让我经 常有机会去各地出差采访采风,因此写了不少游记类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自古至今也都是散文的一大门类。其实如今旅行也已经是一种大众化的非常平常的行为了,和当年徐霞客的时代大为不同。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游览,如果有一些感受一些想法想记录下来,散文便是一种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如今有一个说法叫做诗和远方,这一类文章就是最能够寄托和表达这种相关的情感的。
我举个最近的例子,上个月我自驾游去了一趟山西北部的雁门关。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的关口,我因为对历史比较喜欢,知道这个关口的历史十分悠久厚重。早在西周时期,它就是抵抗北方少数民族南侵的前沿阵地。战国时候赵国的大将军李牧,长期驻守于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从这里北上,收复了河套地区,赶走了匈奴并修建了长城。汉代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李广,也都先后在这个地方与匈奴作战,打了很多胜仗。唐代大将郭子仪,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他也是从雁门关出去北上平叛的。我还读过不少与这个地方有关的古诗词,里边那些充满了离情别绪的诗句,让我联想到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还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战乱中被劫掠流落到匈奴地区,后来嫁给匈奴首领的蔡文姬,她在那边生活了12年,后来被曹操赎回回到中原,她们都是从雁门关经过的。联想到她们的身世命运,想到她们写下的诗词里发出的悲叹,就有一种很浓重的感慨。这种感受就和那种网红打卡式的旅游、到一个地方拍几张相留念,大为不同。我也把这次游历写成了一篇散文。
收入这本书里的作品,虽然时间上相对更早一些,涉及的地域也比较广阔。东西南北,高原海岛,古城小镇,地点比较丰富复杂,但我也都是大致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的,有一种共通性的东西贯穿其中,在风光之上有一些历史文化的内容,写今天时也有过去的影子。老作家孙犁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好像题目叫做《万里与万卷》,他说过游记散文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怀古的忧思,二是要有临民的热情,三是要有高尚的寄托,四是要有优美的文字,这几点也是我的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本书的另外一组几篇,写的是我前后生活过的地方,北京城里的不同区域。像《周围》这一篇,写的就是我所在的单位光明日报社老社址周边的区域,写了琉璃厂、菜市口等街道,写了永定门、长途汽车站、友谊医院等。《家住百万庄》这一篇,写的是我住过十年的西城区的百万庄小区。《公园记》这一篇,写的是在几十年岁月中曾经发生过密切联系的几个公园,分别是紫竹院、玉渊潭、陶然亭和天坛公园。《三宅记》写 了二三十年间我先后住过的几个地方。
从作品的面貌来看,前面的那些游记时间是短暂的,空间是移动的变化的。这里的几篇时间则比较长久,空间也是固定的静止的。作为写作者来说,前面那些游记是行走的所得,主要是来自目光的观看,后面一组可以说是一种沉潜后的所得,更多的是倚仗心灵和思考。它直接呈现的是空间,但是真实的主角却是时间。写到的每一个空间都仿佛是一个容器,容纳了我对于生命的种种感受和思考。虽然它们写的都是熟视无睹的风景,都是波澜不惊的那种日常生活,但我试图揭示的却是生活和生命中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内涵。尽管这几篇数量不算很多,但因为密度比较大,感慨比较深,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占了全书 的不少页码。在这几篇散文中,我抒发情感的方式,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方式,比较节制含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并不是那种直抒胸臆式的,更多的是将感情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中。
彭程《阅读的季节》封面平面图
下面我说一下第三本《阅读的季节》,这是一本读书随笔集。这方面也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有一些是比较泛泛地谈论阅读的感受和体会,表达了我对阅读的热爱。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件比写作更能够带来纯粹而深沉的快乐的事情。这本书里的有些文章题目就透露出了我的这种态度。有的涉及了阅读与生命的成长的关联,比如《阅读的季节》《流泪的阅读》《阅读让人保持生长》等等。有的试图揭示文学的最初的渊源,以及不同时代的书籍彼此之间的内在的关联,像《源头的声音》,像《旧瓶与新酒》等。
也有的篇章是对某一个作家或者对某一部作品的阅读感受,像读陶渊明和苏东坡,像读托尔斯泰的《复活》,读加缪的《鼠疫》。也有的涉及对某一个话题的思考,像那篇《在母语中生存》,写的就是母语对一个人精神人格的塑造,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类似于一个人的基因血脉的作用。这篇写出后感觉意犹未尽,十几年后我又写了一篇《在母语的屋檐下》,表达的意思有所扩展。另外这本书的内容和形式也是比较广泛,林林总总,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可以当作文学性的随笔来看,而不是学术性的评论。我虽然也写过一些学术性的评论,有的也比较喜欢,但没有收入,因为它们不符合美文的标准,在我看来一切散文首先都应该是美文,都应该具有美的表达。
以上介绍的是这三本书的主要内容,属于写什么的范畴,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写什么,别的散文作家也各自有他的写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其实也再正常不过,天地这么广阔,生活这么丰富,每个人生命的经历和遭遇又都是千差万别,自然会体现为这种取材上的差异性。
其实在写什么之外,相信大家还会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写的问题。今天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散文写作以及散文阅读早晚都会遇到的问题。一篇作品有两个构成要素,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一篇成功的作品就是要给内容找到合适的形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散文的呼声很高涨,散文表达方式的探索也很活跃。因为原来的那种比较传统也比较固化的形式,限制了散文内容的充分表达。 这种探索的结果让散文产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如果拿现在的散文和此前几十年的作品比,可以说有很明显的面貌差异,大家都能看出来。当前有一些很活跃的散文作家,像张锐锋,像周晓枫、黑陶、汗漫、宁肯等等,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这样的散文作家还可以拉出一个不短的名单。
彭程《大地的泉眼》书籍设计展开图
我在散文写作的形式方面也有所留意和探索,但是并没有形成具有外在的鲜明标识性的特征,像刚才提到的几位作家那样,因此不适合拿自己的作品来作为例子加以谈论。不过这也并不妨碍我谈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那就是散文写作应该追求难度。其实所谓追求难度,也是上面说到的那几位富有探索精神的作家们所做的探索的另一种说法,这种探索的目的是让散文呈现出新面貌。新面貌这一点,既体现在散文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散文的形式上,但是人们说起时可能想得更多的是后一方面,那么我今天也就围绕着后一方面,也就是表达上的创新简单说几句。
散文写到一定的程度,轻车熟路了,这时候下笔可能会比较顺滑,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的固化、一种表达方式的固化,但是这样并不好,容易陷入一种自我的复制。嚼别人嚼过的馍不好,嚼自己嚼过的馍同样也没有味道,因此要努力摆脱这种窠臼,追求新的东西。上面谈到的这些作家们的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其实也是为了摆脱程式化的束缚,让散文以新的面貌面对读者,这也是追求有难度的写作的意义。总之,写作是毕生的追求,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行为。画家齐白石衰年变法,为中国画开辟出了新的境界。其实一切艺术的生命都在于创新,散文追求当然也是这样, 所以散文写作者对这一点应该有明确的意念。
还有一个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就是散文的真实性问题。具体地说是散文能不能虚构,这个话题也争论了很多年,各说各的理,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交锋很激烈。我在一些场合,与文友交流的时候,有时候讲课的时候,也有多次被问到怎么看。我的观点是不能一概反对虚构,文学毕竟不同于新闻报道,一定程度的虚构对散文写作不但是允许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史记》中的鸿门宴,司马迁他是根据史料描绘了当时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对不同人物,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的神态和动作,都做了很生动的描写,并且让读者能够由此猜测到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内容都是历史记载中没有的,是司马迁想象出来的,他用想象填补上了史料记载的寥寥数语所造成的大块的空白,生动地重建了或者说复活了当时的现场。但他的这种虚构是合理的,是建立在对于历史事件对于人物个性的了解,以及对于生活的逻辑性的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是能够让人信服的,这样的虚构当然没有问题。
彭程《心的方向》书籍设计展开图
但是虚构一定要有个限度,不能够随意越界,应该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有一些根本性的东西要坚守。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在我看来是构成一篇散文的主要的东西、关键性的成分,它们应该是真实的。比如说散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一个核心式的人物,不能是无中生有的。一个对于表达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事件,如果这个事件本来是发生在张三身上的,你就不应该移花接木挪到李四身上,不能够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效果而牺牲这种真实。我读到过一个年轻的作家吴佳骏,一个重庆的作家,他写的一篇文章,他说他曾经读过一篇散文,文章写自己的爷爷去世了。他读了以后很感动,后来在一次文学活动中见到了作者,作者却说自己的爷爷还活着。他说听了这话我真是无语了,他说这样不但是对读者的欺骗,更是对自我的不尊重。他说如果散文写作是这样的,势必会使散文走向解体,滑入非驴非马的尴尬的境地,我很认同他的这个观点。散文的价值序列中,我认为真实性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连真实性都放弃了,那它还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本质性的特征呢,散文和小说还有区别的必要吗?既然我们到今天为止仍然认可这种文体的区别,认可规则的必要性,认可散文和小说在表现生活方面有着各自的定位各自的功能,有着各自适用的范围, 那么就不能够过分的随意。
是不是时间快到了,我还是再回到一个纲领性的话题吧:写作中如何能够不断进步。这个题目一点也谈不上新鲜,但是对于一名真诚的写作者,这永远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终其一生这个问题都无法摆脱,好像如影随形一样。这个题目也很大,可以分而论之,比如说人格的培养、阅历的扩展、知识的积累、写作技艺的锤炼等等,但所有这些最后都可以归总到一点,就是写作者的精神境界。写作到最后拼的是人格,很多有成就的作家都这么说。几位历史上的伟大作家像陶渊明、杜甫、苏东坡,我觉得都是古典作家中的有说服力的例子。他们之所以取得彪炳史册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们具有卓越的人格,他们的杰作都是各自的人格的投射。他们或者蔑视功名利禄,追求灵魂的自由超越,或者牵挂国家的安危,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或者笑对苦难挫折,百折不挠,都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了文章的气度格局和生命力的长久与短暂。
精神人格的修养是一个终身的功课,一切文学写作者都应该追求,当然也包括散文的写作者。这就要求他要真正把写作当作一件严肃从事的事业,是一个朝向美和善的行为,而不能抱着玩票的心态,不是为了单纯的名利而写作。对于这样的精神境界,写作者应该抱着一种这样的态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刚才也说过这句话。古人也有个说法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只有用高标准要求,才有希望让自己不断进步。
彭程《阅读的季节》书籍设计展开图
说到自己今后的写作打算,仍然还是想在这个领域,在散文写作方面继续努力,争取能够不断有所进步。我有一个朋友给自己确定的人生准则是六个字,叫“择一事做一生”,选择一件事做一辈子,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样是这个意思,还有一句表述,叫做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句话是不久前去世的新疆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周涛的一篇散文的题目。周涛20世纪90年代大力倡导散文的解放,对当代的散文发展有突出的贡献。的确有一些写作者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小说、散文、诗歌,写什么都能成,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很少。我自己是一个才智很平庸的人,像那种文思泉涌倚马可待的情况从来没出现过,如今取得的这点微小的成绩也是付出很大努力才取得的,所以这种努力还要坚持下去。
刚才是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专注的意义,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认识到自己的限度后的一种反应吧。时间流逝得很快,快得让人怀疑人生,让人经常体会到一种幻灭的心情。我记得很多年前我读美国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的作品,就是那个著名的“兔子三部曲”的作者。读他的一个短篇,其中有这么一句,“这些已经二十五六岁、生命的可能性已经不多的人 ”,当时觉得受了很大刺激。在他看来二十五六岁就已经没有很多人生的机会了,比较起来如今自己已经一只脚跨进了老年年龄段了,这个可能性的空间就更是非常狭窄了。当年的一些梦想看来注定了永远只会是梦想,不会再有机会来给你实现,所以还是要在这个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方面继续努力,力争能够不断地有一些进步。
杯子上的笑脸
大家想必留意到了,我刚才介绍的这三本书是 2021年7月份出版的,不能算是新书了。按照惯例,书的推广宣传都是在出版后不久进行的,事实上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是在这套书出版后不久联系过我,想做一期节目,但我当时刚刚经历过一次人生的大劫难,独生女儿患了一种绝症,尽管全力抢救一年多,还是被死神夺走了生命。我当时正处于人生的至暗的时刻,处于精神痛苦的深渊状态,在那种情况下对我来讲这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如今过去三年了,时间的流水逐渐冲淡了伤痛,我感觉到有能力面对了,所以有了今天这次与大家的交流,可以说是一次迟到的交流,好在文学作品不同于新闻消息,可以在相对长的时间内进行谈论。
顺带说一句,我将这次丧亡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既是对女儿的纪念,也是一种将自身从苦难中挣脱出来的努力,书名叫《杯子上的笑脸》。今年年初已经出版,也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次交流的预告上也打上了书名。这本书称得上是我的一本心血之作,发行后社会反响不错,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我的散文观念,计划在下个月举办一次线下的交流活动。到时候我会围绕这本书与几位老师、几位朋友进行交流,大致上会谈到生活与命运、苦难与拯救、写作的意义这一类话题,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留意有关的消息预报。现在时间显示九点半了,我已经说了有一个小时了,说得不算短了,就此打住,再次感谢大家。
现场互动
严京荣:当代生态散文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当代散文中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散文类型,请彭程老师谈谈散文创作的这个新的走向以及审美追求?
彭程:你好,这个问题很有现实针对性。生态文学写作近年来发展得很迅速,数量和质量都很可观,我想这与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这种国家战略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写作是一种贴近现实的写作,和几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那种改革文学,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具有相同的性质,具有可比性,都是写作者对于重大社会问题的参与,是一种在场的写作,体现了写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从更深层的原因看,还可以说生态文学也是一种基于人性的内在需求的写作,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事实上当前也确实有很多的作家都进入了生态文学写作的领域,这方面没有什么文体的分别,小说家、诗人、报告文学作家、散文作家都在写,但散文的数量相对最多,更为引人注目,影响也更大。
我觉得生态散文写作可以说是方兴未艾,还是刚刚开始,相信今后一个很长时间内还会大放异彩。说到这一点,我想我们不妨拿美国的自然文学写作作为一个参照系。虽然在名称上不一样,但是它的内涵和我们所说的生态文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美国的自然文学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其中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作品,就有梭罗的《瓦尔登湖》、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等等。自然文学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而且对于美国人的生态环保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前总理李克强的夫人程虹女士就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她写过好几本高质量的专著,大家可以买来参考。
我们这方面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像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这方面的描写,这些都可以深入发掘,也必定会有助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学包括生态散文的写作。你刚才好像问到审美追求,我理解应该是指的生态散文写作的艺术特点吧。我想生态散文写作也是最能够体现出文学之美的写作,它是以大自然作为直接的描绘对象,不管是高山大海,是平原,是丘陵,还是河流湖泊,还是生长在大自然中的各种树木植物花卉等等,这些都是鲜明可感的物象,都是美的一种最为直接的和最为直观的呈现方式。当然描绘生态之美的方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未必就是那种照相式的非常直观地呈现,也可以是别的方式,比如说诗歌写作中常用的那种意象的方式、象征的方式,甚至一些梦幻般的方式也都不妨拿来尝试。我觉得这种艺术方式的探索也有很广阔的空间。这个问题我就谈这些,谢谢。
纸页上的足印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1
洪艳:若散文是心流,如何使它流淌得更好,成为好作品?
彭程:你好,你提出心流,这个说法很有些新奇。心流,从字面上理解,我猜测你的意思是不是指的心情的流动。如果是的话,它应该是属于情绪和感受的方面,属于这种感性的方面,而且它应该既是指同一种感情在程度上的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包括不同情感的变化,我是这样理解这个概念的。人是情感的动物,有时候一天之中可以体会到多种不同的情绪,像欢快、喜悦、振奋、消沉、失望、悲哀等等,这种情感变化的过程也是类似于水的流动。这种感情的流动,有着自己的规律或者说有着自己的强度,有时候难以控制。我们有时候会说一个人情不自禁,如痴如醉,甚至是五迷三道,指的就应该是这种情况。这种感情的流动当然也属于散文写作的范围,而且还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也读到过不少这方面的名篇,比如说我们在中学上语文课时,都读过朱自清的 《背影》,这是一篇名作。朱自清去外地上学, 他的父亲来车站送他,照顾他上了车,还给他买了水果。父亲因为身材比较肥胖,爬上爬下月台的时候很吃力。父亲对儿子的这种深沉的父爱,就是通过儿子眼中的背影体现出来的,就是通过这些很平常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读来很受触发,很感动。
这类作品要写好,前提就是情感要真实,文学作品打动人靠的就是情感的真诚。当然了,同时美的表达也不可缺少。古人说过言而不文传之不远,这个意思说的就是光有好的内容还不行,还要靠恰当的表达形式。如果一篇散文这两点都具备了,都能够做到,我想它离好作品的距离也就不远了。
萧:我们知道目前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真实性”的问题,这涉及散文文体及其层次、环节、要素等各方面,请问彭程老师我们如何处理这个“真实性”问题?
彭程:你好,看来关于散文的真实性问题确实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刚才其实我也谈到了这个话题,主要的观点也已经表达过了,不过既然你问起来,那么我也再补充几句。我想不管我们怎么样给散文作品来分类,说它是传统散文也好,说它是新散文也好,说它写法比较传统也好,说它具备创新意识也好,都应该有一个最大的公约数,那就是构成散文的重要的基本性的材料应该是真实的。按照刚才我谈到这个话题时的说法,也就是说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应该是真实的, 这是第一点,是从内容方面来说的。还可以有第二点,是形式上的。的确现在文学的不同样式之间都有一个彼此学习和借鉴对方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现象,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小说,就呈现出这种非情节化的倾向,讲求情调,讲求韵味,语言很讲究很有诗意,但是故事性不强,像汪曾祺先生的一些小说就很像散文。但是即使是这一类的小说,它们的人物和故事主要也还是虚构的,所以不同文体的基本规范还是应该遵守的。我们可以探索,可以有所拓展有所延伸,但是一些属于那种本质的规定性的东西,还是应该坚守勿失的,这是我始终坚持的一个看法。这个话题我想就不再进一步展开了,谢谢你。
彭程《杯子上的笑脸》 封面平面图
十四州:彭程老师您好,我读过您的散文,也很喜欢您的作品。在《写作的难度》里您曾说要进行有难度的写作,不过作为一个读者,我总会不自觉地希望文字组合的成果不那么艰深,尤其是散文。因为我想享受这个阅读的过程,而不是像上课一样做阅读理解。相比于其他同学在读完您的文章后四通八达的深沉思考, 我总是流于表象。所以我想请问您:作为作者,是否希望读者进行“有难度的阅读 ”呢?如果希望的话,我该怎么成为这种读者?如果不希望的话,您又希望您的读者是什么样的呢?
彭程:你好,这个问题好像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同时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和写作一样,阅读中同样存在着一个难度问题,像那种快餐式的阅读确实没有丝毫难度,但它们没有办法给你的精神世界给你的情感世界增添什么内容。我觉得在阅读中要想理解一些比较深刻复杂的思想,要想对一些或者很强烈很深沉或者很朦胧很微妙的情感,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要想获取到一些精华性的知识就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阅读难度,不花费工夫是难以如愿,难以达到目标的。这样的话就要求一个读者在阅读时,要打起自己的精神来,面对那些不那么容易进入的、比较艰涩比较高深比较难懂的内容要不畏艰难,迎头而上,这样持之以恒,慢慢地收获就会越来越多,曾经的艰难也会变成享受了。
总而言之,那种可以说称得上具有创造意义的阅读, 那种能够开阔一个人的胸襟和视野的阅读,那种能够提升人格境界的阅读,不可能是轻轻松松的,一定是具有难度的。其实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想要做出不同寻常的成绩来都不是容易的,成就越大吃苦也就越多,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捷径。当然了,阅读中要讲求那种具有科学性的更有效率的阅读方法,也还是有这样的方法的。你的问题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阐述的话题,我就简单地说这一点,谢谢你。
在母语的屋檐下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16-05
李俊敏:彭程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理解“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
彭程:你好,这个问题很具有学术分量,涉及的方面也挺多的。你提到的是“新文化大散文”,“文化大散文”这个概念倒是比较常见,是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的,而且很快形成了不小的热度,既有写作者也有研究者,代表性的作家有余秋雨等人。你又给“文化大散文”前面加了个新字,也可以说给它加了一个 限定,“新文化大散文”。可能是我的视野还是有限,对于这个概念好像只看到过个别的文章提到它,没有看到它被更多的文章充分地谈论。所以新文化大散文是不是形成了一个流派,以及它的精确的定义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
不过从被归入这个范畴的某些作者和作品来看,我刚才提到过我读过个别的使用这个概念的论文,应该是这种文体对于写作者个性的要求更高,认为在一篇散文中属于个人的眼光、属于个人的角度和发现更为重要。这种散文也更偏重于小的切口、小的进入的角度,以小见大,不像当年有些文化大散文那样喜欢宏大叙事,动不动就描写一个朝代的兴衰、一次社会的大变革。另外它也更强调感性,比较起来过去的那种文化大散文常常是理念大于感性,甚至压倒感性。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所说的这种新文化大散文,我觉得它对于文学的本体倒是更为贴近了。
至于非虚构写作这个说法,近年来倒是相当普遍,很多文学杂志上都开设了非虚构写作的专栏,不过对于这个提法的定义,不同人的说法好像也不完全一致。我的理解,它应该是以尊重真实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体,包括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等文学样式, 但是当这几种文体都戴着同一个非虚构写作的帽子时, 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区别呢?这还值得做进一步的探讨。
对于非虚构写作,我的意见也主要是两点。首先,既然标榜的是非虚构,就应该对真实性有一个比较基本的要求。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虚构,但不能无所顾忌,这方面的尺度,我觉得和我刚才谈散文的虚构时应该是基本一致的。第二点,既然非虚构写作它是一个文学性的概念,因此需要强调文学的属性,要追求文章的表达上的美感。我们看到有些作品虽然也自称是非虚构作品,但是文学性比较欠缺,只是用新闻笔法记录一些社会现象,一些生活事件,读起来没有什么味道,产生不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的那种审美愉悦感。这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谢谢你。
(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读书会<第186期>速记整理稿)
阅读的季节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7
当代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的散文精选集,所谈都与书有关。包括读书、藏书、评书等40余篇,是作者遨游书海、沉醉书香的感悟,探索书与人的生命交互,阅读与写作的彼此相长。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溯源”,谈经典之作与经典阅读,抒发了在书中与名家神交所获得的心灵滋养。第二辑“汇聚”,谈聚书的乐趣,及由阅读带来的生命的宽阔。第三辑“宛转”,收录作者撰写的精彩书评。第四辑“涌流”,分享名家写作历程与跨文化的文学交流。四辑从四个维度展现了阅读长河生生不息的流动,邀请读者一起浸入其中畅游。
心的方向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7
当代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的自选集,呈现了作者所到之处的多彩自然、人文风光,大多是旅行和采风到过的地方,也有生活了数十年的京城居所。透过或陌生、或熟悉的山水风光、历史风物、人物表情,作者把感知到的生活与生命中最为本质的、最具普遍性的内涵,倾注于笔尖纸上。作品分为“古韵飘香”“山水新颜”“心的方向”“京城日影”等四辑。
大地的泉眼
作者: 彭程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7
《大地的泉眼》是我国当代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的散文集,主要篇目有《消逝了的夏天》《大地的泉眼》《一个人怎样变得衰弱》《王子与玫瑰》《童年乡野》《当地名进入古诗》等。在《大地的泉眼》中,作者描绘了节气的变化,将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具象化;在《一个人怎样变得衰弱》中,看到了人世间悲剧的指向与必然;在《王子与玫瑰》中,作者探讨了《小王子》中王子与玫瑰、狐狸的关系,得出了一个结论:爱是一种联系,但更要紧的是要“创造联系”……三十几篇文章融入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对生命、故乡的体验和感悟。作者透过事物的日常状态,挖掘出个人灵魂深处的奥秘。作者以真诚深切的心灵抒写,托举起一方丰邃而睿智的精神天地,浓缩了密集的思想元素与丰沛的审美含量。
杯子上的笑脸
作者:彭程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4-02
本书为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是散文家彭程痛失爱女后的椎心泣血的追怀之作。作者的独生女儿不幸罹患脑癌,生命凋落于最好的年华。作品描述了得知女儿罹患绝症的震惊痛苦,长达十几个月的救治过程,以及女儿离世后绵绵不断的哀痛和思念。作品涉及许多感人而带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有对于乖戾无情的命运和苦难的思考,有面对绝症不放弃一丝希望的抗争。这是一种对于超出日常经验的苦难经历的书写,感受和思考格外真挚、强烈和深入,从而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一部深刻的创痛、生命和人性之书。
彭程,籍贯河北衡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供职于光明日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散文集“彭程作品系列”——《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大地的泉眼》,《漂泊的屋顶》《急管繁弦》《在母语的屋檐下》等,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金奖、报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丁玲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等。
原标题:《彭程:苇岸始终关注大自然中的事物,关注人与土地的和谐,思考大自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启示 | 纯粹现场》
阅读原文
网址:彭程:苇岸始终关注大自然中的事物,关注人与土地的和谐,思考大自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启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7262
相关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感恩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从生态自然谈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pdf
人与自然和谐作文(合集16篇)
书香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阿来“山珍三部”的文化哲学底蕴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例6篇
有关和谐的作文(《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属于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