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生活丨古代文人之书房意趣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现代人穿汉服可体验古代文化。 #生活知识# #传统文化#
书斋始于汉唐,宋元普及,明清鼎盛。
书房无一定之规,富者筑楼,贫者一席。
书房,是文人的道场,是他们追求仕途的起点,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作为具有精神属性的私人空间,读书人用来安放他们的心,表达他们的个人意趣。文人的书斋在传递大时代风貌的同时,又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摄于杜甫草堂
最有名的书斋,大约是蒲松龄的“聊斋”,杜甫的“浣花草堂”。宋时,司马光的书斋叫“读书堂”,陆游的书斋叫“老学庵”,听起来又端正又土气,一派做学问的严肃紧张。张岱的“不二斋”,李渔的“芥子园”,袁枚的“小仓山房”,活泼俏皮,带着通达与享乐的意趣。
在明清时期,家里有间书房,是特别普遍、特别时髦的事儿。《红楼梦》里,探春住在“秋爽斋”,书房阔朗大方,毫无闺阁脂粉气,装饰着米襄阳的烟雨图、颜鲁公的墨迹。
秋爽斋·建筑效果图
《金瓶梅》里西门大官人家里也有个书斋,叫“翡翠轩”,安置了彩漆描金的书橱,不过西门庆可顾不上读书弹琴,只为追赶流行,附庸风雅。
有那么一帮有钱、有闲、有知识、有文化,还天天变着法儿对自己特别好的人,像是,文震亨、高濂、张岱、李渔、袁枚。
他们大多少时即为文人,有闲情、爱繁华,专心致志的研究了关于书房的选址、建筑、硬装、软装,还特别认真的写了文章,指导人们如何在更好的装的同时,切实提高生活品质,从而达到修身养性之妙用。
下面这几本古书,帮你了解让现代设计师汗颜的古人对书房的软装要求。
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高濂《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教导我们,书房,宜留小窗,过于宏敞收不住心神。摆几组盆景,聊表情趣,离窗户较近的地方可以养上几尾鱼,让书房动静皆宜,充满活力。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文震亨《长物志》
长物志事无巨细描述书房配置器物,从文房笔砚到哥窑定瓶,闲时插上鲜花,收早上朝露以清目,平时,焚香置鼎,冬天暖砚炉研磨,烤手,壁挂古琴,偶弹奏之,好不舒适惬意的独处生活。当然,书房挂画也有讲究,山水为上,花木次之,鸟兽人物尽量避免,也是期许以山水之心胸,定频气场,增长浩然之气的方式罢了。
墙土壁,极有萧疏雅淡之致。厅壁不宜太素,亦忌太华。名人尺幅,自不可少,但须浓淡得宜,错综有致。书房之壁,最宜潇洒。壁间书画自不可少,然粘贴太繁,不留余地,亦是文人俗态。
——李渔《闲情偶记》
李渔描述了,书房的墙,最后是土墙,没有颜色的倾向与修饰,便是以雅淡为主。利用名人字画增加厅壁的内容,不宜太素,更不宜繁复太华。太华,尚露俗态,非宜人,但毁人也。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以便及时修改
责任编辑:
网址:汉式生活丨古代文人之书房意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2592
相关内容
文人书房的生活雅趣古人消暑纳凉的生活智慧与文化雅趣
中国古代家庭文化之夫妻之道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
明人书房:复兴明代文人生活
书单丨生活书店蓝色图书封面大赏
明清家具的书房文化之道
一代代淘书人 接续古旧书文脉
沉浸式文旅丨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料理秘籍、烹饪技巧、厨房趣事,5本“好吃”的趣味图书陪你度过无聊假期丨新年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