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救济金='养懒金'?呆在家里不干活

发布时间:2024-11-12 23:05

  作为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命钱”,每月300元的广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金在保障城市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近日的采访中,笔者却发现,由于难以核查个人家庭收入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低保救济金”已成为少数人的“养懒金”甚至“养坏金”。

  据了解,随着劳动力市场体制的改革,近年来广州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建立起企业在岗职工的最低工资、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失业人员失业保险期间的失业保险金、退休人员的最低养老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5道保障线,立体式、全方位地保障了广州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据统计,目前广州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困难人士共7万多人,为保障他们的生活,市政府去年共下发低保救济金6500多万元。低保户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但和国内其它城市的困难群众相比已走在前列。

  但有关区、街民政干部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却一脸无奈:部分低保对象尽管有劳动能力,但天天坐在酒楼固定的茶位上,“叹”茶不已;有的成天闲在家里“叹”空调,每月光电费支出就超过300元;部分低保对象甚至成天游手好闲,通宵“奋战”在麻将桌上,或是三餐买醉……

  据悉,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安排的低保金,近年来总量增加幅度已越来越大,对地方财政构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一些本该自力更生的人却还是依靠低保金度日,在增加地方财政负担的同时,也使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些民政干部疾呼,吃“养懒金”的人该收手了!

  懒汉浮世绘

  拿低保金乐游白云山

  越秀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一些明明有工作能力的低保户,却抱着“反正政府保障我的温饱,最多吃不好”的心态,宁愿长期领取救济金,也不愿参加工作。

  民政干部则向笔者描绘了个别低保对象的“惬意生活”:早上爬白云山,近中午时分吃中午饭,开支在2元左右;然后,与一班朋友聊天消磨时光;菜摊即将收摊时,到熟悉的摊主处,以最低价格购买一些便宜的剩菜,供全家人第二天生活之用……

  “这些低保户的要求不高,生活颇有规律,他们充分利用低保救济金,特别‘善于生活’,除了应付一家三口的必要开支外,一个月甚至可能还有100多元的节余。”越秀区民政局黄永青局长说。

  如果这些低保对象上班,会不会增加收入呢?民政干部为笔者算了另外一笔账:如果工作,每天需2—4元的公交车费,中午吃一个煲仔饭起码要5元,下班回来后因为菜贩收摊,也买不到便宜菜了,一个月下来开支少说也在400元左右,而他们上班的工资也就是600—700元左右,节余无几,却要每天上下班。“你想,这样他们会愿意工作吗?”民政干部问道。

  经济窘困却天天“叹”茶

  “叹”茶(喝茶)是广州市民的爱好,本也无可厚非。但一边领取低保救济金,一边却成天泡在茶楼里,却是一道奇怪的风景。

  东山区东湖街民政科干部虞天玉介绍,在该街道曾经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性,因家庭经济窘困,在领取低保救济金的同时,还接受街道提供的“1+1”帮扶,一家公司在两年内为其提供了总额为6000元的帮扶金。但该低保户却在某茶楼有固定的茶位,天天和一帮老友喝茶聊天,长时间内雷打不动。

  虞天玉说:“低保救济金只解决低保户的温饱问题,天天上茶楼是不行的。这是我们重点监督的钉子户,一旦核实,必须停发其低保救济金。”

  低保户每月电费300元

  在某些老区,一户低保户家里,竟然同时有3部空调整天在工作。民政干部查看其电费表时,赫然发现这户低保户两个月的电费开支在600元左右。

  越秀区民政局社会救济福利科陈远征科长表示,按照应保尽保原则,不管是否装有空调,低保户还是可以申请领取低保救济金的。而低保户也很委屈:“空调是我家经济状况很好时添置的,难道现在都把空调卖掉,或者关掉,那不造成更大的浪费?”

  “我不打麻将,那又干啥?”

  虞天玉透露,她曾经碰到过一个这样的低保户,成天迷着打麻将。街坊和居委会干部劝说他,不要拿维持温饱的那点救济金去玩麻将,他当面回答:“我只是看人家打麻将。”等到居委会干部一转身,他又上了麻将桌。

  等民政干部掌握他打麻将的真实情况后,他反问民政干部说:“我不打麻将,那又干啥呢?”他甚至表白道:“我的钱不够用,我要到麻将桌上赚点钱回来。”虞天玉告诉笔者,后来她把这位低保户的低保救济金停了两个月,只发放粮卡提供实物救济,直到这位低保户离开麻将桌,街道才重新核发低保救济金。

  看门月入过千,不干!

  按照《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或参加劳动的,应不批准救济。但部分低保户借口有病,拒绝参加劳动。

  虞天玉介绍,在东山区东湖街有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居委会给他介绍了两份工作,均遭其拒绝。第一份工作,是为一家单位24小时看守大门,对方开出的工资还不低:月薪超过1000元。但该中年男子推说自己有病,断然拒绝。当街道决定暂时停发其低保救济金后,该中年男子还写信到区民政局投诉街道。

  懒汉何以得逍遥?

  收入核查难住民政干部

  低保救济金申请对象的实际家庭收入如何统计?低保对象的家庭生活水平如何界定?空挂户(住房、户口不统一,户口地址挂空在住宿外的另外一个区)如何管理?

  对此,广州市、区、街道三级民政干部日前向笔者表示困难不小。如何防止既不漏保,又不错保,是摆在广州市民政干部面前的一大难解的“方程式”。

  实际家庭收入如何统计?

  1999年8月颁布的《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第13、14条规定,家庭收入是家庭全体成员收入的总和,家庭收入不稳定时,按申请时前6个月收入的平均数计算;家庭收入属一次性收入时,将其分摊到6个月计算。但广州市的民政干部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低保救济金申请对象的实际家庭收入如何统计,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救济处处长潘应强表示,按照规定,对于那些未能达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市民,政府发放一定的生活保障金给予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民政部门却很难查清低保申请者的家庭收入究竟有多少。

  潘应强说,按照有关规定,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市内老八区为300元,也就是说,那些家庭平均收入达不到300元/人/月的市民,民政部门将发放一定的补助,使其达到这个水平。但是,民政部门在审批低保申请时,往往只能依靠申请人自报家庭收入,然后社区居委上门核查。

  广州市东山区东湖街民政科干部虞天玉介绍,目前核算低保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全靠自觉。东山区民政局社会救济福利科科长陈远征说,低保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调查难度大。

  越秀区民政干部透露,个别低保户钻政策的空子,为领取低保救济金,明明自家经营商铺、档口,却让亲友顶替自己成为商铺、档口的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者。等到民政干部发现他天天出现在同一家档口,因而有所怀疑前往调查时,他却辩称:“你看,营业执照上是不是我的名字?我是替朋友看档口。”

  陈远征指出,还有一个低保户同时打几份工,开有大排档。民政干部却没办法调查其收入。

  家庭生活水平如何界定?

  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条例》中所讲的“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实有很大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实际的政策操作过程中,让民政干部无所适从。

  陈远征说:“我敢说,没有开奔驰、宝马来领取低保救济金的。但我却实实在在见过开着面包车、在两家公司上班的人,到民政局来领取低保救济金的。”陈回忆道,那个中年男子开着一辆据称是香港亲戚捐赠的面包车,在两家公司打工,却申请领取低保救济金,理所当然地被拒绝。但该中年男子一再强调他的收入未达到广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生活水平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却让民政干部颇为头痛。

  空挂户领取低保救济金如何管理?

  由于旧城拆迁的原因,在越秀、荔湾、东山等老城区,都存在大量的空挂户:住房在海珠、白云、天河等新城区,但户口簿上的家庭住址却依然挂在越秀、荔湾、东山等老城区。陈远征说:“有的低保对象有几套房子,我们上门核查要预约,非常困难。我们不可能一家家上门核查。”虞天玉介绍,其实有的空挂户房屋家具不少,但等到我们预约上门后,却发现室内家具破破烂烂,很难找到几件像样的家具。原因是空挂户早已做了一番手脚,将大件的、豪华的家具转移到别处了。

  新闻背景:

  广州8年发放保障金2.3亿元

  据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救济处处长潘应强介绍,广州市从1995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开始在农村建立基本医疗制度。从1999年开始,社会保障的对象有了拓宽,除了民政部门的救助对象之外,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困难家庭等都纳入了社会保障的范围。从1995年到2003年,广州市城乡累计救助22.2万人,发放保障金2.3亿元。

  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当年城镇、农村享受低保的共有30045户、71960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0.9%.其中,城镇享受低保的有16349户、39739人,发放保障金5500.8万元;农村享受低保的有13696户、32221人,发放保障金1729.6万元。城乡低保对象比2002年增长了6145户、13703人,其中城镇增长了3032户、7238人,农村增长了3113户、6465人。

  在城镇享受低保的人员中,主要为无业人员(绝大部分都有工作能力)和退休人员,以2003年为例,39739名低保对象中,“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人员2295人,无业人员23150人,失业人员2139人,退休人员5725人,在职人员6430人。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本辖区内有常住户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主要有以下四类人员:

  1、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没有赡养、抚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以下简称“三无”人员);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和下(待)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城乡居(村)民(不包括农村五保人员)。

  城镇居民保障标准

  1、市属老八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0元

  2、番禺区300元

  3、花都区275元

  4、增城市275元

  5、从化市260元

  农村居民保障标准

  1、海珠区200元

  2、天河区200元

  3、芳村区200元

  4、黄埔区200元

  5、白云区130元—180元

  6、番禺区200元

  7、花都区156元

  8、增城市130元—170元

  9、从化市130元

  10、“三无”人员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上浮20%.

  不予保障对象

  申请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批准:

  1、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家庭生活水平;

  2、家庭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职工在申请低保救济前已购买并正在使用的电视机、电冰箱、热水器和固定电话等家用电器不影响其申请低保救济)、有超出家庭人员居住面积需要并用于谋利的房产或者其它不动产的;

  3、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或参加劳动的;

  4、违反《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且未采取补救措施的。(毕式明 王长庚 杨亚军)(来源:南方日报)

网址:低保救济金='养懒金'?呆在家里不干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1184

相关内容

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金
关于印发《济宁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民字〔2022〕5号)
家庭养小金鱼方法
养老金保险值得买吗
从经济金融化到社会金融化——社会学金融化研究的兴起与展望
我们生活在富饶的金融时代
关于印发《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
金融生活论文汇总十篇
后懒人经济:质懒生活成为新风尚|2022趋势报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