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这些日常应急知识,你必须知道
总院有微视号了
二维码在后边
中国是世界上
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
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为此
我国自2009年起
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
在庆祝第108个国际护士节、母亲节的同时
不要忘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以下资料由市应急办收集、整理
自然灾害常识
地震逃生自救: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一、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二、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三、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四、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暴雨天气行车的注意事项
一、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前保险杠,行车时应该多警惕。检查时如果发现空滤潮湿或者进水,应该赶快停车检查,避免发动机进水。
二、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建议不要再行驶,立即熄火停车。否则容易发生“气门顶”。如果过水时熄火,千万不要尝试再打火启动。
三、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
四、见到积水处不要左闪右避。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左闪右避反而容易使后面司机误解、造成意外。
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由于雨天汽车的刹车距离会加长,所以行车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六、雨刮器最好一年一换。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车观察路面情况将很困难。特别是高速行驶时,雨刮片向上浮起,扫水能力更差。另外,夜雨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
七、定期检查前风挡处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畅。避免雨天积水造成发动机进水,防止车载电脑短路。
八、并线时多看多观察。很多车的外后视镜没有自动加热功能,雨天在外后视镜上积留的雨滴容易造成驾驶员视线盲点,除了及时清洁外后视镜之外,并线时司机也要多看多注意。
九、夜雨、阴天行车,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夜晚行车视野性较差,为了防止后面的车追尾,应该及时开启夜间行车灯;另外在阴天、雨雾较重、可视性较差的雨天,也应该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
十、雨天停车时不要关闭发动机。虽然有发动机盖防雨,但难免留有空隙及地面溅起的水花淋湿点火系统,造成雨后发动机无法启动。
十一、对于未知水深的路段,下车巡视或者等待。水深超过排气管,容易造成灭车;水深超过保险杠,容易从空滤、进气口进水。对于未知水深的路段,最好下车巡视或者等待,以免造成发动机进水熄火,反而欲速不达。
十二、对于车窗起雾可以开启冷风选择直吹玻璃得档位,开启外循环换会导致滤芯吸潮,产生空调异味。
十三、涉水行车后应当即使踩点刹车,使得通风盘内得积水干燥掉,否则盘体生锈或者因为有水降低刹车能力。
事故灾难常识
关于安全乘坐电梯你必须知道的事
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出行方式,其运行安全是全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面对频频发生的电梯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安全乘梯?
乘客乘用垂直升降电梯时应注意些什么?
乘坐电梯要排队进入电梯,不要与他人拥挤。很多时候,特别是上班下班时间,电梯迎来了最繁忙的时段,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拥挤电梯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在电梯里不要上蹿下跳,不要用力地用脚蹬电梯,容易造成电梯故障。
使用电梯按键时只要按一下按键就行了,不要多次按键或是用力拍打按钮,这样容易造成路线故障,导致电梯停止运行。
电梯关门时,不要用手或其他物品去挡住迫使电梯打开。
不要在电梯里吸烟或是吃东西,电梯是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空气流通不好,在里面吸烟或吃东西,会加重空气污染,对人体危害很大。
乘坐电梯出现故障、停电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及时报警,等待救援,不要试图自己用手去扒开电梯门。
小孩子乘坐电梯时,需要有大人陪同。
乘客在乘用自动扶梯时应注意些什么?
乘前,要系紧鞋带,留心松散、拖曳的服饰(例如长裙、礼服等),以防被梯级边缘、梳齿板、围裙板或内盖板挂拽。
踏入自动扶梯时,要注意双脚离开梯级边缘,站在梯级踏板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勿踩在2个梯级的交界处,以免摔倒。
搭乘时,要面向梯级运动方向站立,一手扶握扶手带,以防因紧急停梯或他人推挤等意外情况摔倒。若因故障扶手带与梯级运行不同步时,注意随时调整手的位置。离开时,要顺梯级运动之势抬脚迅速迈出,跨过梳齿板落脚于前沿板上,以防绊倒或鞋子被夹住。
电梯出现困人故障时乘客应如何应对?
乘客首先要保持镇定,电梯不是密封的,不存在窒息危险;其次电梯被困乘客可以按响电梯内的呼叫警铃,利用警铃联系物业公司值班人员,便于其就近救援;再次在电梯内警铃无法联系物业时,如电梯内张贴有当地电梯专门应急救援电话可利用手机拨打电梯专门应急救援电话;最后也可拨打110、119等应急救援热线进行求救。
KTV娱乐场所发生火灾怎么逃生
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前往KTV、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进门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清楚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同时,要特别注意逃生技巧。一旦发生火灾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持头脑冷静
保持冷静,赶紧找到安全出口和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才能在第一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二、起小火先扑救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威胁时,应利用周围的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将小火扑灭,切莫掉以轻心。
三、遇险情先撤离
突遇火灾时,尽快撤离现场最为关键,要根据安全出口指示灯的方向撤离或是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疏散,切不可在火场滞留。
四、浓烟袭先防护
火灾发生时,以湿毛巾(如身边没有毛巾,可用口罩、床单甚至衣服替代)作为临时的“空气呼吸器”,捂住口鼻,穿越浓烟区,如果一时找不到水也可用饮料代替。
五、遭围困先求援
如果KTV处于高层建筑中并且安全通道被大火或者浓烟堵住,一时找不到其他的自救设施,这时要逃向火势比较轻的地方,向窗户外边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的营救。
飞机遇险时如何自救
万一事故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乘务员的指导下,有组织地采取安全救生行动。
一、留意靠近自己座位的紧急安全门及开启方法,万一失事,要能在浓烟中找到出口,按指示打开紧急安全门。氧气面罩储藏在您座椅上方。发生紧急情况时,面罩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脱落后,要用力向下拉面罩。将面罩罩在口鼻处,带子套在头上,进行正常呼吸。请先戴好您的面罩,然后再为小孩戴好面罩以便为您赢得时间,保证大人和小孩的安全。
二、万一遇到飞机出现故障的情况,千万不能惊慌失措,要信任机上工作人员,服从命令听指挥,并积极配合进行救护工作。当出现飞机迫降的可能性时,应立即取下身上的眼镜、假牙,取下口袋的尖锐物品(如钢笔),以防碰撞伤害身体。穿上所有的衣服,戴上手套和帽子,脱下高跟鞋,将杂物放在上方行李架,扶直椅背,收好小桌,系好安全带,用毛毯、枕头垫好腹部,以防冲击时受到身上锐利物品的伤害。
三、飞机迫降时,一般采用自我保护的防冲击姿式,即如果旅客前面没有座位可头低下,两腿分开,两手用力抓住双脚。多数旅客可采取手臂交叉抓住前方椅背,收紧下颚,头放在两臂之间,双脚分开用力蹬地。身长、肥胖者、孕妇或老人,可以挺直上身,两手用力抓住座椅的扶手,或用两手夹住头部。飞机未触地前,不必过分紧张,以免耗费体力。当听到机长发出防冲击指令时,旅客应按上述动作,做好冲撞的准备。在飞机触地前一瞬间,应全身紧迫用力,憋住气,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对抗外力的状态,以防猛烈冲击。
四、舱内出现烟雾时,一定要把头弯到尽量低的位置,屏住呼吸,用饮料浇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后才呼吸,弯腰或爬行到出口。
五、正确使用应急滑梯的方式是:
(一)上体保持垂直,微向前倾。
(二)双腿伸直,足尖翘起。
(三)下滑不畅时,借助双手略使些力。
(四)滑到地面时,脚一蹬地便站起闪开。据专家介绍,由于充气滑梯有一定弹性,下滑时应避免跳跃动作,否则可能会被弹起来,滚落跌伤。滑到地面后,尽可能快速的远离飞机,不要返回机上取行李。
六、如果自己和别人受伤,应通知乘务员,他们受过急救训练。等待救援时,设法和其他乘客交谈,保持求生意志。
总之,民航飞行的安全问题不单是航空公司的事,每一位旅客都应该自觉遵守民航安全规定,培养自身的安全常识,共同杜绝事故隐患。
公共卫生事件常识
儿童流感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每年在世界各地均有传播,在我国北方通常呈冬春季流行,南方有冬春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不同年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流行水平波动。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等。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二、儿童流感有什么特点?
儿童流感常常突然起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最高体温可达39—40度,常伴有畏寒、寒战。孩子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也可能会出现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这些感冒的症状,少部分可能会有消化道的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而且这个症状多于成人。
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像儿童那么典型,可能仅仅表现为发热、咳嗽。
新生儿流感相对比较少见,但往往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合并肺炎,呼吸困难等。
儿童流感引起急性的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都比成人常见。
三、为什么儿童更易患流感?
儿童相对免疫力低,幼儿园、学校人员密集,所以更容易感染。
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更应加强预防。
流感相对于普通感冒来讲,体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全身症状更重,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更高。
四、在家如何护理流感患儿?
1.注意降温、别捂着。对于3个月以上,体温>38.5度者可以口服退热药。对于体温低于38.5度儿童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
2.适当多饮水,饮食清淡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
3.注意开窗通风、个人防护,如接触流感患者时戴口罩,接触之后洗干净双手等。
4.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五、如何预防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3.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
4.根据气温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除特殊情况(小于6个月、对鸡蛋过敏及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疾病等),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孩子接种疫苗。
社会安全事件常识
公安机关提醒:八种行为易造成个人信息泄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个人信息的整理、收集和传输变得越来越容易。网上购物、聊天、发邮件、打印复印材料等行为会不经意“出卖”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能就会被诈骗分子盯上并造成严重损失。如何才能避免信息泄露被骗?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醒大家要注意加强防范以下这8种情况:
一、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提醒:在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是钓鱼网站。
二、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提醒: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
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等,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四、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甚至身份证号。
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五、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通过微博、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在微博、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六、慎在网上晒照片。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社交软件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也经常被利用来看到他人的照片。
提醒: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七、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提醒: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八、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提醒: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发生拥挤踩踏如何自救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发布“节日安全四注意”,提醒广大游客出游、出行不忘自身安全,充分享受平安快乐假期。
一、旅游观光“不走野道”注意请走景区指定线路,不在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地方停留、拍照、摄像。不去未经开发的景点旅游。游山要按照顺序上下山路;玩水要有安全防护,不跨越隔离栏杆。如果游客过多,超过安全容量时,景区会采取暂停售票、暂缓进入等措施,请理解和配合管理人员工作。
二、参加大型活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活动时间,尽量错开高峰日、入场高峰时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自驾车注意避开临时交通管制的区域,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停车场地。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自觉接受、配合安检。进入活动现场后要注意现场引导指示标识,注意观察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遇有紧急突发情况时,请听从现场广播及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三、人员密集区域不围观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不到人员过于密集的地方。遇到局部人员拥挤时,不围观,尽量绕道而行,或者选择安全地点短暂停留。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时要时刻保持平衡。
四、全家外出照顾好老人和小孩,防止走失走散或发生意外。最好事先相互约定时间、选择明显位置作为走散后的相聚地点,在老人及儿童的口袋里要留有应急联系方式。一旦出现走失走散情况,就近找工作人员或警察求助,通过现场广播等方式及时查找。尽量不要带老人和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或区域。
公共场所应急避险指引
一、飞机
(一)火灾。
有能力的乘客要协助机组人员及时取出机舱内的备用灭火器灭火。其他乘客应尽量蹲下,使身体处于较低位,屏住呼吸或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飞机降落后,乘客应听从指挥,迅速有序从紧急出口逃生,撤出机舱,千万不要蜂拥而上,把出口堵死。
(二)恐怖劫持。
发现可疑人员和可疑情况,乘客要及时报告机组人员。被劫持时,乘客要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压低身体,头的高度要低于前面的座位。注意广播和机组人员的言行,领会意图。如飞机突然剧烈颠簸,劫机者站立不稳或趴倒,乘客可以乘机制服劫机者。飞机加油或换乘飞机是营救的良机,要密切关注周围,意会、配合营救行动,但不要擅自行动。
二、高层建筑
尽量利用高层建筑内部设施逃生。千万不要乘坐普通电梯。当你所在的场所已被火封锁,可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并向救援人员发求救信号。
(二)爆炸恐怖袭击。
不要盲目往外跑,防止二次或多次爆炸。逃生路线宜向下不宜向上。若上面楼层发生爆炸,毫无疑问往下面的楼梯跑。若下面楼层发生爆炸,乘客也要选择安全通道向下层跑。逃生时乘客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等设施。千万不要搭乘普通电梯。
(三)生化恐怖袭击。
应迅速配戴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服。如果找不到这些装备,乘客应佩戴简易防护口罩,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遮盖裸露的皮肤,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口。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等设施逃生。逃出后,向上风方向撤离。
三、大型商场
应尽量走防火防烟楼梯,不能乘坐普通电梯,并利用商场货物避险逃生。利用商场的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牢固打结并连结起来,固定好一端,从窗口开辟逃生通道。无路可逃时,应积极寻找避难场所,例如天台,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缝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被困者应在背对火势以大声呼救等方式不断发出各种求救信号。
(二)爆炸恐怖袭击。
应注意躲避,防止二次或多次爆炸。商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关闭空调系统,同时开启排烟、排毒设备,关闭防火门等阻隔障碍物,寻找毒源,并隔离毒源。被困者应沿着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迅速撤离到地面、避难间、防毒室、上风方向的地方或高处安全区。
(三)恐怖劫持。
应选择相对安全的方向撤离,不能撤离时,应顺从劫持者,不要对抗。劫持者开枪射击或引爆炸药时,要立即就近闪避到商场的柱子、柜台或商品后面。不要躲到玻璃柜台附近。要注意柜台稳定性,以防被倒塌的柜台砸伤。可设法靠近窗户,向外面的人投递纸条,告知内部的情况。
四、公共汽车
如果发动机着火,驾驶员应即时报警,同时开启车门,疏散乘客从车门下车;组织人员用随车灭火器灭火。车厢中部着火,驾驶员应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的车门有秩序地下车。
车门部位火焰较小时,乘客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当车门无法开启时,乘客应用鞋跟或车上备用的专用铁锥击碎就近的车窗玻璃,互相扶助,从车窗疏散下车。未出车厢前,乘客要弯腰,用毛巾、衣物捂住鼻子。乘车人员衣服着火,要迅速脱下衣服,或在地下打滚,将火压灭。千万不要慌乱奔跑。
(二)恐怖劫持。
乘客应保持顺从劫持者的姿态。不要试图跳窗逃跑或激烈对抗。不要与劫持者争夺汽车方向盘。司机一般要听从劫持者的指令驾驶、停放汽车。停车要设法尽量远离加油站、易燃易爆物品、人群密集场所、重要设施等,设法停靠在有利于营救人员上车的地方。乘客不要离开座位或起身,要抓牢把手或扶手。注意平复好孩子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哭叫,以免引起劫持者不满而伤害孩子。营救行动开始时,乘客应当立即放低身体,躲避在座位靠背后面,不要乱动。注意观察劫持者和营救人员的动静,按照营救人员的指引,迅速有序地撤离车辆。
五、学校
学校要立即通过广播告诫学生不要惊慌,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如果被困,要靠近走廊、窗口,大声呼救或挥动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
(二)恐怖劫持。
教师尽力安抚学生,使他们保持镇静、顺从劫持者。学生应事无巨细都向老师报告,不要自己直接与劫持者交涉。教师要设法与劫持者交涉,争取逐步释放学生,优先释放幼小及体弱的学生,并设法让被释放的学生把里面有关情况信息传递出去(如写纸条)。教师要关注劫持者,察言观色,观察劫持者的薄弱处,配合营救人员,组织学生撤离。
(三)爆炸。
学生要立刻找一个可以掩蔽的地方(如墙壁、柱子、讲台、课桌后面)躲避,防止二次或多次爆炸。不要搭乘电梯下楼。在多层楼梯的转角处,老师要维持秩序,防止前后踩踏、坠楼事件的发生。
(四)生化恐怖袭击。
老师应组织学生迅速配戴预备的防毒面具和各类防护口罩。学生捂住口鼻,扎好领口、袖口、裤脚口,尽量减少外露的皮肤,以防人体表面污染和昆虫叮咬。学校方面要统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把他们转移到附近的人防工程内或上风方向的高地。撤离到安全区的学生要脱去污染衣物,清洗或擦拭裸露的皮肤。如果发现学生染毒,老师应及时用清水、肥皂水帮他们冲洗染毒部位,并马上把他们送到医院处理。发现学生染病,老师要赶快隔离学生并送他们到医院治疗,防止疾病传染至其他学生。
网址:【防灾减灾】这些日常应急知识,你必须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3453
相关内容
【应急科普】防灾减灾小知识【应急科普】这些防灾减灾自救知识要掌握!
防灾减灾日,逃生自救知识学起来
生活中遇到这些突发情况怎么办?这些防灾减灾知识请牢记→
生活小常识,庭防火小常识!这些家庭火灾防范常识,你必须掌握!
5·12防灾减灾日致家长一封信,必学“自救常识”!
【防灾减灾】生存技能必修课 | 如果灾难降临,这些应对方法你都掌握吗?
防灾减灾宣传周|应对自然灾害,这90秒自救知识请牢记!
防灾减灾日|这份自救知识手册请收好!关键时刻能救命
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 今年四川应急管理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