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应急手册—— 应急常识篇

发布时间:2024-11-16 08:26

准备急救手册或手机应用,获取紧急救援信息 #生活常识# #应急生存技巧# #家庭应急设备#

 

居民应急手册—— 应急常识篇

一、家庭如何应急

灾难的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知道如何做”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准备和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制定个人和家庭的应急计划和措施。

(一)基本知识储备

·了解本地区和家庭周围经常发生的灾害事件。

·了解应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基本常识。

·寻找家庭中的安全盲点。

·知道如何帮助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

·了解本地区、本社区、本单位和子女学校的应急方案。
 (二)制定应急方案

召开家庭会议制定自家独特的应急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家庭成员集合处 确定紧急状态时的“家庭成员集合处”,最好有两处:

①家中发生意外时可去的屋外安全地点。

②当发生意外难以到达①地点时,可去的本市某交通便捷地。

(2)家庭紧急联络人

在本市和外市各选择一位“家庭紧急联络人”。这样,事故发生时,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此两位固定的联络人取得联系。

基本家庭应急方案
 家庭成员集合处:
集合处电话:
地址:
家庭紧急联络人:
电话:

(3)信息联络卡

为每位家庭成员准备一张信息联络卡(老人和儿童尤其必需)。上面记录本人的名字、家庭地址、家庭其他成员、联络电话、年龄、血型、既往病史等信息。信息卡注意每年更新,并在工作单位和邻居家备份。

家庭成员信息卡
姓名  年龄  血型  家庭住址  电话   既往病史
家庭其他成员  电话
家庭紧急联络人  电话
 
注意

·在家庭成员中普及安全知识。尤其要教会孩子急救常识,主要是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的号码和常用报警号码贴在家中电话机上或近旁。 

·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和完善家庭应急方案。

(三)核对安全事项

家庭中通常存在许多安全盲点,请逐一核对您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安全事项:

·在家中装设油烟警报器,注意安装位置和房间,尤其要重视卧室。 

·不要在衣橱等高处堆放行李箱等重物,以免坠落砸伤人员。 

·储存家庭应急物品并准备家庭应急包。 

·参加灾难应对和急救知识培训班。 

·针对不同灾难和事件,确定家庭中的避难点或“安全房间”。 

·每半年给孩子们讲述一次安全知识,以免他们忘记。 

·应在室内玻璃上粘贴胶纸,以防玻璃破碎飞溅造成意外伤害。 

·让家人都知道电源总开关位置,并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

·家中勿堆积易燃物品。 

·窗户应保持开关自如。

·每个房间都要找出两条逃生路线,如通过房门逃生或借助窗外管道逃生。

·检查家中电线有无老化、裸露甚至断裂等现象。 

·厨房应备有灭火器,所有家庭成员须了解其使用方法。 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消防队、派出所电话号码贴在靠近家中电话的地方。 

·须在家中浴室地板平铺垫子或大毛巾,防止老人或儿童滑倒。 

·灯具须远离窗帘、衣物等易燃物品。 

·避免将盛水的花瓶、水杯等容器放置在电视机或影音器材上。 

·排查家中其他的安全盲点。

(四)准备家庭应急物品

每个家庭应准备1个家庭应急救援包(箱),配备一些必需的应急物品,以备不测之灾。家庭可按照下列清单储备应急箱中的日常用品。

1.应急逃生绳:承重力不小于200千克,绳直径为25毫米至30毫米,外裹阻燃材料。

2.简易防烟面具:当遭遇火警或遇到其他有害气体侵害时,取出面具戴在头上。

3.锤子、哨子、收音机、手电筒、电池(定期更换)等。

4.瓶装矿泉水、压缩饼干、面包、方便面、罐装食品、巧克力等饮料、食品(定期更换)。

5.应急医药用品

·医用材料:绷带、胶布、止血带、体温计、剪刀、酒精棉球等。

·外用药:碘酒、眼药水、烫伤药膏、消炎粉等。

·内服药:退烧片、止泻药、保心丸、止痛片、抗生素、催吐药等。

·消毒水。

6.家用灭火器(定期更换)。

二、居家安全防护常识

1.居家安全常识

独自在家
锁好防盗门。
就寝确认“五关”:水、电、燃气、门、窗。
 
有人敲门
·先观察后询问,若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

·若是修理工上门,要确认是否事先约定,检查来者证件并仔细询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门。家中需要修理服务时,最好有家人、朋友在家陪伴或告知邻居。

·若有人以同事、朋友或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不能轻信。

·若有上门推销者,可婉拒。切勿贪小便宜,以免追悔莫及。

·一定不要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

·遇到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
 
遗失钥匙
 应尽快通知家人,并视情况配换新锁。
 
重要证件
 ·银行卡、钥匙、身份证、名片等物要分散放置,不要集中放在一个包里。

·记录证件号码及服务电话。保留证件复印件。若不慎遗失应尽快电话挂失。
 
夜间返家
 ·到家之前提前准备钥匙,不要在门口寻找。

·迅速进屋,并随时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死角。

·送朋友回家,等朋友平安进入再离开。

·尽量乘电梯不走楼梯。

·若发现可疑现象,切勿进屋,并立刻通知警方。
 
日常外出
 “五关”,随身带钥匙、出门即锁门。
 
外出旅游
 ·“五关”:水、电、气、门、窗。

·请朋友、邻居代为处理信件、报纸、小广告等,以免盗贼就此判断家中无人。

·拜托邻居、居委会和保安多关照,留下自身联系方式。

·若条件允许,使用定时器操纵屋内的电灯、音乐,布置出有人在家的样子,以此迷惑不法分子。

·长期不在家,须拔掉电话接线,并将门铃的电池卸下,以免长时间响铃暴露家中无人。
   

2.如何防盗?

    (1)盗窃案特点:

    ·夏季为盗窃案多发季节。天气炎热,门窗洞开,容易为窃贼提供便利。

    ·案件通常发生在凌晨人困时分或白天无人在家时。

    ·安全防范措施较为薄弱的房屋容易成为盗窃侵害目标。

    (2)防盗要点:

    ·不要让送报员、送奶工等外来服务人员进家门,更不要对他们讲述家中情况。

    ·修理工、查水电表的人员必须进屋工作时,家里不要只有一个人,尤其不能只有一位单身女子在家。

·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不要轻易带回家。

    ·夜里睡觉应提前关好门窗,尤其是厨房的窗户。

    ·家中的刀具不要放到明处,防止窃贼进家门后找到凶器伤人。

    ·家中不要摆设特别贵重的装饰品,以免招贼。

    ·保险箱、贵重物品等不要放置在客厅或门厅,以防不法分子从门口窥视到。

    ·不要把存折等贵重物品放在抽屉里和柜子里,这些位置都是入室盗窃分子喜欢翻找的地方。应该把存折放进一摞不常穿的衣物里,这是窃贼容易忽略的地方。存折与身份证尽量分开存放。

    ·家里不要放置过多的现金,钱包里也应少放钱。即使出门,也只带当天要花的钱,不要露富。

    (3)应对招数:

    ※防止贼进门

    ·如果只有孩子一人在家,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敲门,都不要开门。

·买一扇带多道锁的优质防盗门。

    ·当独自回家时,开门前要先回头张望,防止有人尾随。

    ※在门外发现贼已进门

    ·如果回家时看见本应没人的自家大门虚掩,有人正在家里偷东西,千万不要出声惊动犯罪分子,更不要进屋,而是应该赶快找邻居帮忙,或者拨打110报警。

    ·若住的楼层较高,窃贼是从大门进入室内盗窃的。在发现窃贼时,不要进门,要迅速从门外用钥匙把大门和防盗门反锁上,然后再去找人求救。这样,贼在屋内打不开门,又无法钻窗户逃跑,更容易被抓获。

    ※在家遇到贼

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迷惑贼
 当独自在家时,要想办法让贼明白,家里马上就会有人回来

快跑
 尽量往外面跑,不要管家里的东西,也不要与歹徒搏斗,跑出去后,要马上报警。
 
报信
 家里进贼后,要想办法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家,比如到阳台上往下扔花盆、衣架等物。
 
搏斗
 体弱者,尽量和贼斗智;身体强者,可以和贼斗勇。
 
不看贼
 贼进来后,尽量不要盯着贼看,这样贼就能放松对你的警惕,认为你不会反抗,就不会采取过激行为。
 
装死
 如果贼掐你或用别的方法伤害你,能装死就装死,以躲避进一步的伤害。

不喊叫
 如果附近没有人,就不要大声呼叫,因为大声呼救容易激起贼的杀机。
 
从前面捆绑
 如果贼要捆绑你,你要往前伸手,让贼把你的手捆绑在身前而不是身后。同时,贼在捆绑时,你要尽量把肌肉绷紧。当逃脱时,手从身前容易挣脱绳子,绷紧的肌肉一旦松下来,绳子就不会捆绑那么紧,也容易挣脱。
 
放弃
 如果钱被翻出来了,不要和贼搏斗。
 
劝说
 想办法劝解或感动贼,比如拿药给贼擦伤口等,让贼放松警惕。

切记:晚上有贼进门后,不要主动开灯。因为贼并不熟悉你家里的环境,而你自己却熟悉。同时不要出声,尽量别让贼知道你在什么位置和家里有几个人,然后再找机会将贼制服。

※家中已经被盗

·保护好现场,不随意翻动。

·及时与公安、保卫部门联系。

·存折、信用卡被盗后尽快到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情况。

注意

关键时刻要分清重点,尽量保护自身生命周全。一定要保命勿保财!

三、紧急呼救电话(110、119、120)

    110报警服务电话

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应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应急要点>>>

●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

温馨提示>>>

◆110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报警时请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

◆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119火警报警电话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

    应急要点>>>

●拨打119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

●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扑救时需注意自身安全。

温馨提示>>>

◆119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119还应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各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救援,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空难及重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恐怖袭击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等。


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需要急救服务时,可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

应急要点>>>

●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方位、年龄、性别和病情。如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个方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发病表现,如胸痛、意识不清、呕血、呕吐不止、呼吸困难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并报告受害人受伤的部位和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温馨提示>>>

◆120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如果了解病人的病史,在呼叫急救服务时应提供给急救人员参考。

四、遇险求救信号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1.声响求救

遇到危难时,除了喊叫求救外,还可以吹响哨子、击打脸盆、木棍敲打物品、斧头击打门窗或敲打其他能发声的金属器皿,甚至打碎玻璃等物品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2.利用反光镜

遇到危难时,利用回光反射信号,是最有效的办法。常见工具有手电筒以及可利用的能反光的物品如镜子、罐头皮、玻璃片、眼镜、回光仪等。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再重复进行。

3.抛物求救

在高楼遇到危难时,可抛掷软物,如枕头、书本、空塑料瓶等,引起下面注意并指示方位。

4.烟火求救

    在野外遇到危难时,连续点燃三堆火,中间距离最好相等。白天可燃烟(燃烧新鲜树枝、青草等植物产生浓烟),夜晚可点燃干柴,发出明亮耀眼的火光向周围求救。

5.地面标志求救

    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利用树枝、石块、帐篷、衣物等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或在雪地上踩出一定标志,与空中取得联系。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几个单词: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受困)、LOST(迷失)、WATER(水)。

    6.留下信息

当离开危险地时,要留下一些信号物,以便让救援人员发现,及时了解你的位置或者去过的位置。一路上留下方向指示标,有助于营救者寻找你的行动路径,也有助于自己迷路时,作为向导。如:

·将岩石或碎石片摆成箭形。

·将棍棒支撑在树杈间,顶部指着行动的方向。

·在卷草的中上部系上结,使其顶端弯曲指示行动方向。

·在地上放置一根分叉的树枝,用分叉点指向行动方向。

·用小石块垒成一个大石堆,在边上再放一小石块指向行动方向。

·用一个深刻于树干的箭头形凹槽表示行动方向。

·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意味着此路不通。

·用三块岩石、木棒或木丛表示危险或紧急。

    7.摩尔斯电码求救

    用摩尔斯电码发出SOS求救信号,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方式。此电码将S表示为“…”,即3个短信号;O表示为“— — —”,即3个长信号。长信号时间长度约是短信号的3倍。这样,SOS就可以用“三短、三长、三短”的任何信号来表示。可以利用光线,如开关手电筒、矿灯、应急灯、汽车大灯、室内照明灯甚至遮挡煤油灯等方法发送,也可以利用声音,如哨音、汽笛、汽车鸣号甚至敲击等方法发送。每发送一组SOS,停顿片刻再发下一组。

注意

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除了通行的SOS外,国际性高山求救信号是一分钟发出6次哨音(或挥舞6次,火光闪耀6次等),然后安静一分钟,再重复。

五、急救常识

1.中暑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感觉口干、大汗、全身疲劳、四肢无力或头晕眼花、心理不适时,就是中暑开始的信号。

应急要点>>>

●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平躺休息。

    ●用冷毛巾敷头部,并擦身降温。

    ●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用人丹、绿豆汤等。

●昏迷者可用手指掐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等,同时立即送医院救治。

温馨提示>>>

◆夏季在烈日下进行露天作业或长途跋涉要戴草帽。

◆出汗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和盐分。

◆居室内要开窗通风,用电扇或空调降温。

◆高温车间要注意防暑降温。

2.鼻出血

  应急要点>>>

●用口呼吸。

  ●避免咳嗽或打喷嚏。   

  ●坐直,头略向前倾,冷敷额头。

  ●用手指捏紧鼻梁柔软处约10分钟。


3.晕车、晕船

坐车、坐船或坐飞机时,少数人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和四肢无力现象,这就叫“晕车”、“晕船”。

应急要点>>>

●在出发前约1小时,吃1-2片晕海宁,同时要注意吃适量的食物。因为不吃东西或吃得过饱都会引起胃部不适和出现呕吐。

●容易晕车、晕船的人坐车、船时,应闭目养神休息,不要将头伸出探视公路两旁的风光。对汽油味敏感的人,座位要离司机的驾驶台远些,同时注意通风。

●如果事先已经吃了晕海宁等药物,坐车、坐船时还是感觉全身疲劳、恶心,以致发生呕吐或全身冒冷汗等现象,应再服用灭吐灵或晕海宁,同时尽量平卧休息,用湿毛巾敷前额部,可以有效减轻晕车、晕船的症状,防止频繁呕吐。

●有晕车、晕船史的人,应树立信心和勇气,消除精神顾虑,在坐车、坐船的途中,吃些生姜、话梅,听听音乐。


4.触电

触电也称电击,是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所引起的电损伤。误触电路或使用漏电设备以及火灾、地震和大风灾害等导致漏电,都是造成触电的主要原因。

    应急要点>>>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若无法及时断开电源,可用干木棒、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

●立即拨打报警、急救电话。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检查触电者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则应取下。

●立即就地抢救。如呼吸停止,应采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如心脏停止跳动,应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如有电烧伤的伤口,包扎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

◆专业从业人员应在带电作业前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

◆使用电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能私拉乱接电线。

◆如在户外发现落地或浸入水中的电线,无论其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应远离,不要用手去捡拾,并立即告知供电部门(拨打95598)。

◆千万不能用湿物品去接触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以及电源开关、插口,不能用手去拿电线或接触没有脱离电源的人。

5.溺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紧急抢救。

    应急要点>>>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温馨提示>>>

◆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的方式。

◆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

◆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6.烫伤与烧伤

烫伤和烧伤事故常见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的烧伤更为多见,如能及时采取救助手段,可有效减缓伤害程度。

    应急要点>>>

●烫伤后,要迅速除去热源,离开现场,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对烧伤者,在隔断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通,然后小心除去伤者创面及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地除去。

●当遇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温馨提示>>>

◆接触高温、电或化学品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的安全。

◆即使是轻度烫伤或烧伤,在自行处理后,也应该去医院就诊。

◆如烫伤或烧伤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7.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毒蛇口内有毒腺,通过排毒管与毒牙相连,当毒蛇咬人时便把毒腺内的蛇毒素注入人体组织。

    应急要点>>>

●绑扎伤肢。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放低被咬的肢体,迅速用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用工具吸,将毒液排出体外。绑扎部位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绑扎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清洗伤口。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洗掉伤口外表毒液。

●切开伤口排毒。如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挑出,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锐物(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消毒),以牙痕为中心做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此后如随身带有茶杯可对伤口做拔火罐处理,先在茶杯内点燃一小团纸,然后迅速将杯口扣在伤口上,使杯口紧贴伤口周围皮肤,利用杯内产生的负压吸出毒液。如无茶杯,也可用嘴吮吸伤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

●局部降温。排吸毒液后,用冷水局部冷敷降温。如有条件,最好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个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冷毛巾在伤处及四周冷敷,以减缓人体吸收毒素的速度。

●若身边备有蛇药可立即口服以解内毒,伤者口渴时可以喝水,但不要饮酒及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紧急送医院治疗。

    温馨提示>>>

◆毒蛇咬伤后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跑动,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动,避免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

◆一旦被蛇咬伤,要迅速初步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一是看蛇形: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无毒蛇头多呈椭圆形,身上色彩单调,尾细而长。最好将咬人的蛇打死以供诊断参考。二是看伤口:毒蛇咬伤的伤口表皮常有1对大而深的牙痕,或2列小牙痕上方有1对大牙痕,有的大牙痕里甚至留有断牙;无毒蛇咬伤则无牙痕,或有2列对称的细小牙痕。如果蛇咬伤发生在夜间无法看清蛇形,从伤口上也无法分辨是否为毒蛇所伤时,千万不可等待伤口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此时必须按毒蛇咬伤进行处理。

◆经常野外作业者,应常备解蛇毒药品以防不测。

8.呼吸道异物阻塞

呼吸道异物阻塞是指急性的外在或内在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的阻塞或障碍。如果呼吸道阻塞不能迅速解除,将发生完全性的呼吸、心跳停止。

    应急要点>>>

●救护者可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另一只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在病人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当病人意识不清、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下面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朝病人上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婴幼儿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须将患儿面朝下,头部低于身体,放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用同一只手支撑患儿的头、颈及胸部,用另一只手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使其吐出异物。如果无效,可将患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其背部,头低于身体,用食指和中指猛压其下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反复交替进行拍背和胸部压挤,直至异物排出。

●对呼吸停止者,排出异物后应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温馨提示>>>

◆当儿童或老年人被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如遇孕妇或肥胖人士发生事故时,应垂直按压胸骨下部。


9.胸腹外伤

当发生利器刺入胸、腹部或肠管外脱事故时,不能随便处理,以免因出血过多或脏器严重感染而危及伤者生命。

    应急要点>>>

●已经刺入胸、腹部的利器,千万不要自己取出。应就近找东西固定利器,并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

●因腹部外伤造成肠管脱出体外,千万不要将脱出的肠管送回腹腔。应在脱出的肠管上覆盖消毒纱布或消毒布类,再用干净的碗或盆扣在伤口上,用绷带或布带固定,迅速送医院抢救。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温馨提示>>>

◆如果拔出刺入胸、腹部的利器,会造成伤者大出血,危及生命。

◆如自行将外脱的肠管送回腹腔,极易造成严重感染。

10.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应急要点>>>

●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人工呼吸方法: 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病人每分钟14~16 次,儿童每分钟20次。最初的6~7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病人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温馨提示>>>

◆心跳骤停时间不长时(3至4分钟内)可进行心肺复苏法。

◆实施心肺复苏法时,应将病人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


11.猝死

猝死是指人在正常工作、生活或运动时,自然发生、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

    应急要点>>>

●立即就地将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施救者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病人喉部气管正中部位,对男病人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施救病人喉部气管正中方向滑移2至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部动脉,检查有无搏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不要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不要压迫气管。

●紧急服用急救药物。心绞痛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

    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运送病人必须使用急救车,不要用出租车或其他车辆。

◆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避免加重病人病情。

网址:居民应急手册—— 应急常识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063

相关内容

居民应急手册
这份气象灾害应急知识手册请收好!
应急生存手册:危急时刻拯救生命的290条黄金技能
应急生存手册:危急时刻拯救生命的290条黄金技能(全彩图解版)
市民应急避险常识.docx
公民应急救援科普常识
家庭应急事件常识篇
日常应急知识
应急小常识在线收听
公众应急常识

随便看看